凤鸣御前
玉案两侧宫娥伫立,袖连明红,你父李璟华服在身,稳坐案后。娥皇怀揽五弦,素手滚拨流珠,琵琶清音飒流风,袅袅一曲仙音,直追九韶。
曲意繁复,低回时若莺啭幽林,高亢处如六军剑歌。明快似阳春三月鸣新燕,沉吟如暮秋阑夜闻更漏。曲格高绝,翩翩有青竹傲骨;调音清古,悠悠若和风柔婉。弦挑间好似夺了万籁,妙不可言。
你父微阖双眸,略略颔首,直至曲终长音悠吟,袅袅而绝后,方拍案直称绝妙。
下令赐娥皇烧槽琵琶。娥皇方谢礼退下,你双手便已抚上几天来不曾离身的焦尾琴。
瑶琴七弦,其韵悠然,并具青山之巍峨,弱水之柔情。不同于琵琶音脆如珠玉,取而代之的则是醇和温厚。蕴天地二籁,当为太古神音。
捻弦疾挑,焦尾本就为绝世名琴,一曲《凤求凰》带铿然铮音,韵律急促,使五音皆黯然失色。御前凤鸣,只为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其曲情意绵长且炽热,一语求凰,从今便凤凰双飞,同饮甘醴,共栖晚桐,又更复何求?
余韵渐淡,你望向娥皇,分明看见她的眸中,有着莹莹清泪。
那曲《凤求凰》是出自我之身,纵我仅是焦尾琴上一朱弦,亦可听闻你与娥皇间无声的诉说。
愿凤凰于飞,长天共揽,山河偕看,与子为伴,白首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