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记吧 关注:1,199贴子:8,973
  • 1回复贴,共1

第55章 长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55章 长大
  看宋嘉言活蹦乱跳的走了,宋荣淡淡一笑。
  他从不反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些心机,但,关键,不要耍小聪明,更不要自作聪明。若只是一些不入流的手段,还不如本本份份做人,老老实实吃饭。
  他知道这几日宋嘉言不大痛快,甚至绸缎庄的事,他也早便知晓。小纪氏的心思,他也一直看的清楚,只要无伤大雅,宋荣不想给小纪氏没脸。内宅还要靠小纪氏打理,这是他一儿一女的生母,很多时候,宋荣不得不顾忌一些。
  开绸缎庄的心思虽然是宋嘉言先有的,但,小纪氏说在前,宋嘉言吃了闷亏。宋荣并没有干预。
  一家之主,并不是包青天。
  何况在宋荣眼中,这并不算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世上的事,本就没有样样公正的。宋荣更倾向于从这一桩桩小事中来观察儿女的品性。宋嘉言忍下这桩事,退出绸缎庄的生意,转而得到了李睿。
  在宋荣看来,李睿的价值顶得上一百个绸缎庄不止。
  他当然更欣赏宋嘉言的行事风格,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内宅就只有这么顶点儿大的一片天,就算争个高下出来亦不过是井中称王。
  像宋嘉言说的,“外面天地何其广阔,何必在家里与自家人争。”绸缎庄的事,宋嘉言没有据理力争,甚至提都没提一句,宋荣很满意,他乐得见到女儿有这样的城府。
  宋嘉言渐渐的展示出她的眼光与胸襟,甚至,宋嘉言开始领悟到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宋荣感叹,这实在是天分。
  这样的天分,实非人人具备。
  就比如小纪氏隔了些许时日方知晓大弟弟纪文竟被打发到庄子上与二章姨娘带着两个庶子过日子,小纪氏险些急晕。如今,她才发现,她能倚仗的人唯有宋荣一个。
  章家早不来往,父亲下这样的决定,定是气狠了,而嫡母……她怎么求得动嫡母呢?再者,她也不敢去求嫡母。
  于是,小纪氏找了宋荣哭诉。
  宋荣早心知肚明,不过,他依旧耐心的听小纪氏哭天抹泪的说完整件事,沉默半晌,如同初初知晓一般,道,“岳父定是失望至极。”
  “我也担心父亲的很,只是,大弟弟这样的年纪,难道就在庄子上过一辈子不成?”小纪氏心疼不已,说着又流下泪来。
  宋荣为她拭去眼泪,温声道,“你莫急,事已至此,急也急不来的。等过几日休沐,我去瞧瞧岳父,看能不能为文弟说说情,现在大太太都有了身子,文弟很该回来与大太太正经过日子。”纪文这脑袋,以往瞧着不这样啊,莫不是给人下了蛊?真要被章家的狐狸精坑死不成?
  “可不是么?弟媳有了身子,文弟很该陪在身边。”宋荣的话给小纪氏提了醒儿,这时,小纪氏再不敢做什么叫二章姨娘回来的美梦,她现在只求把弟弟捞出来才好。事到此处,小纪氏心里都有几分怨怼小章姨娘狐媚,把弟弟害到这步田地。
  宋荣问她,“武弟可还好?”
  小纪氏眼睛红肿,道,“父亲给二弟捐了个官儿,过些时候就要去赴任了。”
  宋荣给了小纪氏一句准话儿,“你莫急,我想个法子,先去见见岳父再说。”
  小纪氏点点头,依旧满腹担忧。宋荣少不得留下来细细安慰了小纪氏半夜。
  接下来,宋荣又跟辛竹笙谈了学着打理庄子的事。
  这比叫辛竹笙念书高兴多了,辛竹笙笑道,“以往我也跟爹学过种田的事,我懂一些。表哥,以后我也不用去念书了吧,念的人脑袋疼。”
  宋荣笑,“好。你用心学着打理庄子。”
  辛竹笙忙不迭的应了,又将此事说给母亲和姑母知道,辛老太太笑,“那书念几日,认得字就成了。你跟你表哥们不一样,不是考状元的材料。学着做些实事好。”又拜托宋荣,“笙哥太实诚,该说他的时候,你就狠狠的说他。千万别手软。”
  宋荣笑,“舅母放心,笙弟是个仔细的人,我派了最稳妥的管事来教笙弟。”要说亲自教导辛竹笙,宋荣绝没那个空闲。
  当然,宋荣更不忘提宋嘉言一句,“这些天忙着衙门的事,还是言姐儿给我提了醒儿。先叫笙弟学着打理庄子,日后笙弟年纪再大些,我看能不能给他谋个差使,品级上不会高,不过,养家活口是足够的。”
  辛老太太更是乐的了不得,笑对儿子道,“好好听你表哥的,你表哥叫你做什么,你做什么。就一件,咱做人得老实,做事得用心。你比别人笨些,就要比别人多花用些心思。”
  辛竹笙忙应了。


IP属地:山东1楼2014-01-08 14:58回复
      宋嘉语道,“大姐姐向来手快嘴快,表叔毕竟在前院儿,以后年纪渐长,来后宅的时候更少。有表姑在,大姐姐那里也没什么。”想一想,宋嘉语还是劝了母亲几句,道,“以前,我觉着父亲更喜欢大姐姐,心里总是别扭。如今,我也想明白了。大姐姐有她的好处,我学不来。我也有我的好处,大姐姐同样学不来。母亲,只要日后二弟有出息,我也上进,咱们别跟大姐姐较劲儿了。我看,父亲是喜欢我们兄弟姐妹和睦的。”随着年纪渐渐长大,宋嘉语也想明白了不少事。
      小纪氏搂住女儿的身子,道,“你跟你弟弟,样样都好,就是排行上差了。眼瞅着你们都大了,议亲的时候,一个长女,一个次姐,这里头的学问就大了。我这把年纪,难道还要跟她个小丫头过不去?这些年,她对我如何,你也是看在眼里的。这些年里,不过是在老太太那里见面儿请安,往日里轻易不到我这里来的。她心里待我远,我又何必去亲近她?”
      “至于别的事,如今我这心里,所牵挂的,就是你跟你弟弟的前程了。”小纪氏说到这些,不禁想到筛子娘家。宋嘉语的脸却是不禁微微泛红。
      小纪氏望着女儿娇美的容颜,越看越是欢喜,浅笑道,“你弟弟我管不到,有你父亲教导他呢。将来有没有出息,端看他日后科举罢了。反正,我瞧着他不像个笨的。我更操心你呢。你有满身的本事,琴棋书画样样都是好的,只可惜处处不能展露才学,不得不捧着别人。我看着,心里也替你抱屈呢。”
      “你爹爹官位不低,只是,你若想更进一步,就得有响亮的名声才行。”小纪氏笑,“我早为你筹划好了。这些天,你大姐姐心情不差,你多与她走动。过些时日,你们姐妹也举办个茶宴花宴诗宴词宴的,请些个官家千金来家里玩儿。在咱们自己家里,你大姐姐想争也不争不过你。我的儿,你就可尽展其才了。”
      女孩儿家的才女名声什么的,还不都是这样被捧出来的。小纪氏心中早有盘算。
      就是宋嘉语看来,这也没什么不好。小郡主一年举办多少场宴会,所为何意,宋嘉语门儿清。见母亲早有安排,宋嘉语轻轻的点了点头,说,“再过两个月就是父亲的寿辰了,我想给父亲做套衣衫。”
      小纪氏笑,“好,我叫人给你挑几匹合适的料子,再把你父亲的尺寸给你送过去,你细细的做。”
      宋嘉语微微一笑。
      岁月如水,匆匆流逝,长大的永远不只宋嘉言一个。
      作者有话要说:怎么说呢,嘉言在成长,所有人都在成长。尤其是嘉语,不论是偏执,还是好强,人随着年纪的成长会有更开阔的心境,这是无庸置疑的。所以,接下来应该是青春期的故事了。
      所有姐妹争夫打破头的狗血桥的幻想,请大家迅速忘了吧==


    IP属地:山东3楼2014-01-08 14: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