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驱狐
第一章 求雨术
大学时,我有个奇怪的室友,上学时期经常呆在图书馆的角落翻看着一堆堆的书;而放假时期则跑到全国各地去旅行,他为人极其低调,低调到有点透明,跟班里的人几乎没有什么交集,以至于五年同窗生活后都还有人没有跟他讲过一句话,甚至连名字都叫不上。毕业后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无人知晓他的踪迹。
谁知道,前几天突然接到他来约我吃饭的电话,见了面才知道他和我们根本就不是处于同一个世界的人,这并非说他“非人类”,而是他经历的那些事,极难为常人所理解并接受,就连他的出生,都带着一段传奇。
我问他,为什么会联系我?他笑笑说,如果心中有话憋太久,就会想说出来,不然会崩溃,就像开锅的水壶总要发出一声尖啸来减轻压力。我又问他,为什么要说给我听?他说,你既然能写出《鬼马郎中》这么神叨叨的东西,那么我的话,在你听来也许就没有那么疯狂。
哈,他看过我的小说,还用我的东西堵我的嘴,但我不介意。能做他的听众,也是十分荣幸的事!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很简单,我只是一名从医之余写点传奇志怪小说的普通作者,而他却是传奇亲身经历者。
那天,我如约来到笔架山瘦竹居吃晚饭。瘦竹居座落在山腰处,是一栋三层仿古样式的茶楼,红柱白墙灰瓦木质门,环境清幽,院子里种了不少翠竹,随风摇曳,别有一番风味。旁边是上下山的路,方便招徕顾客。
到了瘦竹居,发现他已经在一个偏僻的包间里等我,望着落地窗外的风景自斟自饮了好一会儿。
“挑的地方还不错,适合叙旧,瘦~竹~居~,看来这的老板喜欢郑板桥。”我直接坐到他对面。
“应该说,是我喜欢。”他斟了杯茶,推到我面前。
“莫非你是老板。”
“家里人占了点股份,所以我在装修上指手划脚了一翻。”他亳不隐瞒,然后对着身后的服务员做了一个手势,不久就有人开始上菜。
“我就奇怪了,之前还以为你是哑巴呢,今天说的话,比五年同窗还多。说吧!三年没见,找我什么事?”我觉得还是开门见山的好,省得越说越远,虽说同窗5年,必竟跟他还不是很熟。
“别急,我下场小雨给你看看。”他慢条斯理地说着。等上完菜,又叫服务员端来一杯清水,等包间里最后只剩我们两人时,他就开始做一些奇怪的事。
我抱着双臂,好奇地看着他,这个奇怪的同学会做些什么呢?
只看他对着那杯清水,嘴里念念有词,右手凌空在杯上比划着手势,那样子,看起来像,像画符,没错,是在画符。良久,他拿起那杯被祝福过的水走到落地窗前,往嘴里含了一口,接着对空中一喷,随后便施施然地回到座位上,说叫我等上几分钟便知分晓,然后我就傻傻地等着,而他则双手在腹前结成一个手势(据我目测,那是一种道家手印)。
果不其然,过了五分钟左右,窗前就淅淅沥沥地下起了牛毛细雨,持续了约有一分钟。这时,他腹前一直结着的手印,突地向上一扬,散开手印,那雨就应手而停了。
整个过程,令我目瞪口呆,完全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他是眉开眼笑做完这些事的,像只是完成了一件什么稀松平常的事而已。
可在我看来,这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已经算是超能力了,虽然离呼风唤雨有十万八千里之远,但毕竟也是开了一个求雨成功的头,说不定以后能为遭遇旱灾的地区下场大雨呢!
他对我扬扬眉毛,问道:“怎么样?还成吧?”
我将差点掉下去的下巴收了回来,咽下吐沫,伸出大拇指赞叹道:“什么叫还成?简直神了。司马超啊司马超,你是真人不露相啊!同窗5年,竟然没发现你还有这一手,是什么功夫啊?”
司马超对我表现出只是吃惊而非怀疑的态度,感到十分的满意,便道:“看在你没说我这是变戏法的份上,就告诉你,这是下茅山里的法术,只能下毛毛雨,要是换成上茅山的雷法,现在可能就是电闪雷鸣一场大雨了,只是雷法要结坛,在这里表演不太好,免得被警察抓去,说我是妖言惑众。”
因为求雨这件“小事”,接下来,我们的聊天很快就进入了状态,我得知司马超为了寻找他出生时的救命恩人,毕业后一直在全国各地游走。
下面,就是司马超对我说的话,他的话非常具有条理,逻辑也强,基本上,我只要原文录入就可以了。由此看来,这些话都在他心中憋了许久,恐怕腹稿都打了好几遍。闲话休提,且听司马超怎么说……
我出生在一座小山村里,那里山清水秀,特别多瀑布。爷爷是村长,家里还有些能力,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在落差和流量都大的地方承包了一座小型水电站,从此家里就不用再为吃穿用度发愁了,后来县城里又开发商品房,家里就在中心城买了几十个铺面,就此过上了“地主”生活。来钱容易,也就养成了我败家的性格——不事生产,游手好闲,还喜欢去冒险。
换作一般人家,估计我这样的主,腿早被打折好几回了,但家里人就是惯着我,说我这条命从出生那天起,就是捡回来的,多活一天就是多赚一天,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真不知该为有这样的长辈感到高兴还是悲哀!另外一方面,长辈都是那种有恩必报的人,知道我的打算后更加没有阻止的理由。
我问起这条命是怎么捡回来的?似乎村里的人都知道,众说纷纭。把他们的叙述汇总起来,竟然像一个传奇故事(故事中的主角,就是司马超的救命恩人,拥有特殊的超自然能力——祝由术,而且身份神秘——皮门中人。为防破坏故事完整性,具体事件将在后面另起章节叙述)。这个故事影响着我一生,为此我专门去中医药大学念了个本科,但也没有找到心中的答案。毕业后,我立志要去寻找那神秘恩人以及他背后的世界。
在学校学过一点中医知识,知道中医自古分为十三个科,其中有一科,叫祝由科,唐宋元明之际的官方都设有这个科目,可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迨至隆庆5年(1571年),祝由科从中被剔除出去。清太医院循旧制,依然没有恢复祝由的地位。为什么太医院会把祝由给剔除了呢?是不是从此就失传了呢?老师没有告诉过我,而我在图书馆也几乎查不到半点资料,就算有也只是只言片语,且语焉不详,根本无从下手。这种奇特的情况让我更加好奇,这个消失了三百多年的祝由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科目,有着什么样的秘辛?就我目前对于祝由的理解来说,祝者,咒也;由者,病由也。祝由即口咒病由之意。祝由科是一种以咒术为主要方式的治病巫术,属于白巫术,与属于黑巫术的蛊道巫术相对而立。
先不说祝由是不是迷信的东西,首先一点,我出生时所遇到的情况就不是普通中医能办的事;再有一点,就是我对这门知识的了解就几乎等于零,基本是属于知识架构以外的东西,那对于知识以外的东西,我们又凭什么去评判对错呢?还不如去做一个详细的调查再来说三道四,老人家不是说了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正所谓礼失求诸野,既然这是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那我就只好深入到民间去寻找这个祝由科的秘辛,所以,这也是我每次假期,都跑出去旅行的原因,其实我是去“寻幽访古”,到处打听祝由的线索。
读书那几年,我出外认识了不少朋友,其中一大部分是祝由论坛里的网友,更有不少读过我研究祝由的贴子的朋友,这些人给我提供了丰富素材,以及一些治病的事迹,有些听起来,真的可以说千奇百怪,似乎也与祝由术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更加觉得有必要出去看一看、访一访,因为大多时候,我获得的素材都是通过网络交流所得到的文字信息,只要是文字就必定会有遗漏,所以,这次出去就当实地考查,身临其境一翻,只有拥有更多祝由的知识,才能离恩人的世界更近些。
第一站要去的,是道风盛行之地江西,那里发生了一例看起来像是祝由术起作用的病案。
我有一个爱冒险的朋友,姓纪,姑且先叫他纪先生吧,五年前,也就是07年4月3号的时候,在短信里跟我讲了一件事。
他问,信不信这世上有些不死的怪物?
听了太多看了太多无法用科学解释的故事,以我的这二十二年来(时值2007年)的经历所竖立的世界观来说,我答,信。
加上朋友本人也有颇多传奇的经历,更加让我确定他所说的事。
所以,当他问我这个问题时,我确切地回答,信。
他说,他一个朋友的老家里,有一件跟你们中医有关的怪事,真的无法按常理解释,但确实是用中医的方法治好的,有没有兴趣了解一下?
虽然说是治好了,但后续又有一些不太平,希望本人能帮纪先生去看看。因为老纪要去追踪另一件古怪的事情,无法分身,所以请我这个中医学生来处理一下。
当时我们刚大三见习,可以偷偷溜出去一段时间,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好,你说。
他说,他朋友老家在吉安,那里他朋友的邻居被狐狸迷了,那狐狸整整跟了他朋友邻居20年,直到最近,才被一个中医赶跑了。
他说,这个狐狸,就是那个不死的怪物。(司马又解释道,据我所知蓝狐的寿命为8-10年、赤狐分别为10-14、银狐分别为10-12年,如果这只狐狸纠缠他们超过15年,确实算长了,但也不至于说是长生不死,顶多算长命,就是不死就夸张了。)
我一听,好奇心就被勾起来了,只是不知道,所谓的后续不太平是什么?(司马又说,放在今天回想起来,那时,不论是我,还是纪先生,都有点托大了,这后续事件远超过我的处理能力!)
第一章 求雨术
大学时,我有个奇怪的室友,上学时期经常呆在图书馆的角落翻看着一堆堆的书;而放假时期则跑到全国各地去旅行,他为人极其低调,低调到有点透明,跟班里的人几乎没有什么交集,以至于五年同窗生活后都还有人没有跟他讲过一句话,甚至连名字都叫不上。毕业后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无人知晓他的踪迹。
谁知道,前几天突然接到他来约我吃饭的电话,见了面才知道他和我们根本就不是处于同一个世界的人,这并非说他“非人类”,而是他经历的那些事,极难为常人所理解并接受,就连他的出生,都带着一段传奇。
我问他,为什么会联系我?他笑笑说,如果心中有话憋太久,就会想说出来,不然会崩溃,就像开锅的水壶总要发出一声尖啸来减轻压力。我又问他,为什么要说给我听?他说,你既然能写出《鬼马郎中》这么神叨叨的东西,那么我的话,在你听来也许就没有那么疯狂。
哈,他看过我的小说,还用我的东西堵我的嘴,但我不介意。能做他的听众,也是十分荣幸的事!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很简单,我只是一名从医之余写点传奇志怪小说的普通作者,而他却是传奇亲身经历者。
那天,我如约来到笔架山瘦竹居吃晚饭。瘦竹居座落在山腰处,是一栋三层仿古样式的茶楼,红柱白墙灰瓦木质门,环境清幽,院子里种了不少翠竹,随风摇曳,别有一番风味。旁边是上下山的路,方便招徕顾客。
到了瘦竹居,发现他已经在一个偏僻的包间里等我,望着落地窗外的风景自斟自饮了好一会儿。
“挑的地方还不错,适合叙旧,瘦~竹~居~,看来这的老板喜欢郑板桥。”我直接坐到他对面。
“应该说,是我喜欢。”他斟了杯茶,推到我面前。
“莫非你是老板。”
“家里人占了点股份,所以我在装修上指手划脚了一翻。”他亳不隐瞒,然后对着身后的服务员做了一个手势,不久就有人开始上菜。
“我就奇怪了,之前还以为你是哑巴呢,今天说的话,比五年同窗还多。说吧!三年没见,找我什么事?”我觉得还是开门见山的好,省得越说越远,虽说同窗5年,必竟跟他还不是很熟。
“别急,我下场小雨给你看看。”他慢条斯理地说着。等上完菜,又叫服务员端来一杯清水,等包间里最后只剩我们两人时,他就开始做一些奇怪的事。
我抱着双臂,好奇地看着他,这个奇怪的同学会做些什么呢?
只看他对着那杯清水,嘴里念念有词,右手凌空在杯上比划着手势,那样子,看起来像,像画符,没错,是在画符。良久,他拿起那杯被祝福过的水走到落地窗前,往嘴里含了一口,接着对空中一喷,随后便施施然地回到座位上,说叫我等上几分钟便知分晓,然后我就傻傻地等着,而他则双手在腹前结成一个手势(据我目测,那是一种道家手印)。
果不其然,过了五分钟左右,窗前就淅淅沥沥地下起了牛毛细雨,持续了约有一分钟。这时,他腹前一直结着的手印,突地向上一扬,散开手印,那雨就应手而停了。
整个过程,令我目瞪口呆,完全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他是眉开眼笑做完这些事的,像只是完成了一件什么稀松平常的事而已。
可在我看来,这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已经算是超能力了,虽然离呼风唤雨有十万八千里之远,但毕竟也是开了一个求雨成功的头,说不定以后能为遭遇旱灾的地区下场大雨呢!
他对我扬扬眉毛,问道:“怎么样?还成吧?”
我将差点掉下去的下巴收了回来,咽下吐沫,伸出大拇指赞叹道:“什么叫还成?简直神了。司马超啊司马超,你是真人不露相啊!同窗5年,竟然没发现你还有这一手,是什么功夫啊?”
司马超对我表现出只是吃惊而非怀疑的态度,感到十分的满意,便道:“看在你没说我这是变戏法的份上,就告诉你,这是下茅山里的法术,只能下毛毛雨,要是换成上茅山的雷法,现在可能就是电闪雷鸣一场大雨了,只是雷法要结坛,在这里表演不太好,免得被警察抓去,说我是妖言惑众。”
因为求雨这件“小事”,接下来,我们的聊天很快就进入了状态,我得知司马超为了寻找他出生时的救命恩人,毕业后一直在全国各地游走。
下面,就是司马超对我说的话,他的话非常具有条理,逻辑也强,基本上,我只要原文录入就可以了。由此看来,这些话都在他心中憋了许久,恐怕腹稿都打了好几遍。闲话休提,且听司马超怎么说……
我出生在一座小山村里,那里山清水秀,特别多瀑布。爷爷是村长,家里还有些能力,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在落差和流量都大的地方承包了一座小型水电站,从此家里就不用再为吃穿用度发愁了,后来县城里又开发商品房,家里就在中心城买了几十个铺面,就此过上了“地主”生活。来钱容易,也就养成了我败家的性格——不事生产,游手好闲,还喜欢去冒险。
换作一般人家,估计我这样的主,腿早被打折好几回了,但家里人就是惯着我,说我这条命从出生那天起,就是捡回来的,多活一天就是多赚一天,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真不知该为有这样的长辈感到高兴还是悲哀!另外一方面,长辈都是那种有恩必报的人,知道我的打算后更加没有阻止的理由。
我问起这条命是怎么捡回来的?似乎村里的人都知道,众说纷纭。把他们的叙述汇总起来,竟然像一个传奇故事(故事中的主角,就是司马超的救命恩人,拥有特殊的超自然能力——祝由术,而且身份神秘——皮门中人。为防破坏故事完整性,具体事件将在后面另起章节叙述)。这个故事影响着我一生,为此我专门去中医药大学念了个本科,但也没有找到心中的答案。毕业后,我立志要去寻找那神秘恩人以及他背后的世界。
在学校学过一点中医知识,知道中医自古分为十三个科,其中有一科,叫祝由科,唐宋元明之际的官方都设有这个科目,可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迨至隆庆5年(1571年),祝由科从中被剔除出去。清太医院循旧制,依然没有恢复祝由的地位。为什么太医院会把祝由给剔除了呢?是不是从此就失传了呢?老师没有告诉过我,而我在图书馆也几乎查不到半点资料,就算有也只是只言片语,且语焉不详,根本无从下手。这种奇特的情况让我更加好奇,这个消失了三百多年的祝由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科目,有着什么样的秘辛?就我目前对于祝由的理解来说,祝者,咒也;由者,病由也。祝由即口咒病由之意。祝由科是一种以咒术为主要方式的治病巫术,属于白巫术,与属于黑巫术的蛊道巫术相对而立。
先不说祝由是不是迷信的东西,首先一点,我出生时所遇到的情况就不是普通中医能办的事;再有一点,就是我对这门知识的了解就几乎等于零,基本是属于知识架构以外的东西,那对于知识以外的东西,我们又凭什么去评判对错呢?还不如去做一个详细的调查再来说三道四,老人家不是说了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正所谓礼失求诸野,既然这是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那我就只好深入到民间去寻找这个祝由科的秘辛,所以,这也是我每次假期,都跑出去旅行的原因,其实我是去“寻幽访古”,到处打听祝由的线索。
读书那几年,我出外认识了不少朋友,其中一大部分是祝由论坛里的网友,更有不少读过我研究祝由的贴子的朋友,这些人给我提供了丰富素材,以及一些治病的事迹,有些听起来,真的可以说千奇百怪,似乎也与祝由术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更加觉得有必要出去看一看、访一访,因为大多时候,我获得的素材都是通过网络交流所得到的文字信息,只要是文字就必定会有遗漏,所以,这次出去就当实地考查,身临其境一翻,只有拥有更多祝由的知识,才能离恩人的世界更近些。
第一站要去的,是道风盛行之地江西,那里发生了一例看起来像是祝由术起作用的病案。
我有一个爱冒险的朋友,姓纪,姑且先叫他纪先生吧,五年前,也就是07年4月3号的时候,在短信里跟我讲了一件事。
他问,信不信这世上有些不死的怪物?
听了太多看了太多无法用科学解释的故事,以我的这二十二年来(时值2007年)的经历所竖立的世界观来说,我答,信。
加上朋友本人也有颇多传奇的经历,更加让我确定他所说的事。
所以,当他问我这个问题时,我确切地回答,信。
他说,他一个朋友的老家里,有一件跟你们中医有关的怪事,真的无法按常理解释,但确实是用中医的方法治好的,有没有兴趣了解一下?
虽然说是治好了,但后续又有一些不太平,希望本人能帮纪先生去看看。因为老纪要去追踪另一件古怪的事情,无法分身,所以请我这个中医学生来处理一下。
当时我们刚大三见习,可以偷偷溜出去一段时间,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好,你说。
他说,他朋友老家在吉安,那里他朋友的邻居被狐狸迷了,那狐狸整整跟了他朋友邻居20年,直到最近,才被一个中医赶跑了。
他说,这个狐狸,就是那个不死的怪物。(司马又解释道,据我所知蓝狐的寿命为8-10年、赤狐分别为10-14、银狐分别为10-12年,如果这只狐狸纠缠他们超过15年,确实算长了,但也不至于说是长生不死,顶多算长命,就是不死就夸张了。)
我一听,好奇心就被勾起来了,只是不知道,所谓的后续不太平是什么?(司马又说,放在今天回想起来,那时,不论是我,还是纪先生,都有点托大了,这后续事件远超过我的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