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荀吧 关注:334贴子:6,843
  • 10回复贴,共1

【短篇】无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貌似没关注这儿吧,不管了,同人吧里发过的,再发一次不介意吧。


IP属地:安徽1楼2014-02-22 14:23回复

    1)<?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正是阳光明媚,一派大好时光。坐落在青山旁的私塾灰扑扑的,毫无生命的气息。
    一枝梅花独秀,分外芳香,也给私塾带来了一丝少见的生气。少年半坐在旁逸斜出的虬干上,与这景色相得益彰。贾诩特别讨厌那些无聊的繁文缛节,所以才起了逃学的念头。他是那种说干就干的人,这个想法也很早就被他付诸实现。
    私塾后院的角落里有一株梅花树,这里便成了贾诩出走的地方。每每他都会翻上这棵梅树,然后通过它翻到其他地方。私塾旁是一栋废弃的房子,比私塾大上许多。自然,这里也成了贾诩逃学时的最好去处。
    贾诩皱了皱眉头,因为最近这里住进了人,以至于自己逃个学都不能安心。看着来来往往的搬家者,他有了微微的笑意:观看他人什么的最有趣了!
    一个正值中年的男子,脸上全是汗水。他用袖子擦擦汗,叹一口气,仿佛在慨叹着什么。
    另一个貌美如画的女子,斜坐在木制的椅子上。她手持一把花扇,一边浅笑一边捂着嘴。
    还有一位年轻些的书生,背着个书箱,似乎丝毫不嫌累似的。
    …………
    贾诩又笑了,笑中带着轻蔑:看了这么久,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自己!梅花分外芳香,但除了这清香之外,显然还有一股香气。贾诩正要找寻这香气的来源,便听见一个清脆的声音。
    “小偷啊!”
    他这才发现一位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少年,浑身带着书卷气。那袭人的清香,就是从此人身上发出的。轻巧地从墙头越下,贾诩紫色的眼睛似笑非笑,像一个来自天空的精灵。
    “喂,我才不是小偷!我叫贾诩,是那边的学生。”
    “额,我、我叫荀彧。”
    贾诩为荀彧笑了,他从小到大还没见过这么可爱的人儿。荀彧说话的时候吞吞吐吐的,不似他人那般故态复萌,清丽的气息浑然天成。
    “彧,以后我每天都来陪你,怎么样?”
    于是贾诩有幸看到这样一种景象,在零下十几度的低温下,荀彧不自然地红了脸。
    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文若叔,你怎么了?”
    荀彧在家中一度是众人学习的榜样,很小的时候就染上了病,不能过多的运动。因为这个原因,荀彧基本上没出过门,一心一意将自己的精力投在学习上。也正因为如此,荀彧学习的时候从来不会分心。
    荀攸很奇怪,他不知道为什么文若叔今天读书一点也不专心。也许,文若叔是遇到什么事了吧。可是,文若叔能遇到什么事呢?他从来不出家门的啊。
    荀彧抬头,一双清亮的眼眸盯着比他大两岁的侄子。确实,他是走神了。一瞬间的,他想起了昨天那个自称是贾诩的少年。那人有一双紫色的眼睛,头发甚至是诡异的白色,像是来自地狱的修罗。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深深地吸引住了他。
    “阿攸,能不能让我清静一回儿?”
    荀攸理解他的叔叔,他明白他的叔叔有难言的痛。深深叹了口气,他住了嘴。
    荀彧走到后院,香味中带了些迷离。想到了些过去的事,眼睛像进了沙子一般。不知不觉中,贾诩靠近了过来。他靠着身高差拍了拍荀彧的头,紫色的眼眸带着坏坏的笑意。
    “彧,出去吗?”
    出去?荀彧很奇怪,他根本没有出去的记忆。从小他就被告知自己的身子又问题,不能离开家。现在,自然也是不可以。能到后院已经是父上的恩赐,为什么还要多做要求呢?
    “彧,为什么要听他们的话?自己的事情,与他们何干?你没事,放心!走吧,你还没有去过吧!”
    荀彧微微偏了偏头,可还没来得及思索,就被贾诩一把拽住了。
    “走啦!”


    IP属地:安徽2楼2014-02-22 14:26
    回复

      8)
      贾诩是知道袁绍的,所谓四世三公,不过如此。他不信荀彧只有这等眼力,投奔这样一个冢中枯骨。但是荀彧在渤海,那么自己也去吧。于是,他便去投了牛辅。那人是董卓的女婿,只可惜不论是才智还是武艺都很差。贾诩倒是不嫌弃这些,只要地点靠近大汉的中心就可以了。
      他换了许多主公,主公是什么样子他都不怕。牛辅之后是李傕,哪怕董卓死了贾诩也能够悠哉游哉地活。李傕本是董卓手下的将军,现在董卓被吕布干掉了,李傕则拥兵在城外。他想要卸甲逃逸,贾诩不禁慌了。
      要是李傕逃逸了,就凭自己的名字,怎么可能活的下来?李傕若是做出此等行动,自己还怎么见荀彧啊?
      自己想要活下来,自己想要见到他。
      所以平时不太言语的贾诩站了出来,献计:“不如进兵长安,以除王允之名。其一,为董卓报仇,师出有名;其二,将军若逃,则一亭长可以缚将军,不若将军进兵,则必能一举成功,不成,逃亦不迟。”
      李傕他们根本没有智商,整个团队里只有贾诩一个智谋之士。自然,他们对于贾诩是言听计从。
      贾诩进了京城,成了城里的风云人物。自此,贾诩的名字流传到很远很远。
      9)
      “文若叔,长安的信……”
      荀彧阴沉着脸,内心里波涛澎湃。长安城的消息被线人带回,贾诩成为了荀府热议的问题。对于曾经的教书先生,人人各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荀攸,就认为贾诩的佐法残害生灵。
      “文若叔,贾诩他真是的!他把李傕引进长安,分明就是残害长安城内好不容易在董卓之乱后存活下来的生灵!若是他仍旧这样,他就不配作我的先生!”
      荀彧的脸色更黑了,一双拳头悄然握紧。他不许,不许荀攸这么说贾诩!
      “阿攸,我不准你这么说先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荀攸奇怪了,他很少见荀彧发这么大的脾气。如果是为了贾诩,这……不太可能把?贾诩只是一名普通的先生,不值得让荀彧如此担忧。莫非……荀攸摇摇头,质疑自己的想法。也是,怎么可能呢?也许,只是文若叔对礼的尊崇罢了。
      荀彧拆开信,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原来贾诩巧用离间计,离间李傕和郭汜,让他们自行残杀。这样一来,贾诩就成了汉室的忠臣。
      “阿攸,你看,我就说先生不是那样的人!”
      荀攸又皱了皱眉头,他认为即使贾诩这样补救,也不足以掩盖他的残暴。就算足以补救,这样的方法也不对,毕竟李傕和郭汜的部队是无辜的。
      “先生不是的!先生不会的!”
      “文若叔,怎么了?贾诩这种人,祸国殃民!文若叔,忘了吗?我颖川荀氏一脉,绝不允许亲近这样的杀生者!这是家规啊,文若叔!”
      荀彧低低地哭泣着,睫毛上带着晶莹的泪珠。
      诩,对不起……
      10)
      贾诩逃跑似的逃离了长安城,他在这城中呆不下去了。通过离间计,他的名字又一次传播。现在必须离开汉室,换一个主公。
      而且,他要见荀彧!
      荀府很大,也很有名,贾诩很快就打听到了。包括荀彧的事,他也知道了十之八九。那位王佐之才,先是投了袁绍,又去投了曹操。贾诩有些烦“曹操”这个名字,但是想到马上就能够见到荀彧,他什么也不管了。
      他敲敲门,没人应声。贾诩再次敲了敲门,还是没人应。没人吗?不会吧!贾诩知道荀府是大家,不太可能没人吧!
      “有人吗?我是贾诩,贾文和!我是贾诩啊!贾诩!”
      门里还是没人的样子,突然的,传来了开门的声音。贾诩有那么一点儿开心,抬起头来看见荀彧,脸上的笑就要荡漾出来了。可是,他的笑容凝住了。因为他看见,荀彧的面容上只有悲戚。
      紧接着,荀彧给了贾诩一个巴掌,甩上了门,只留下一堆木头。
      贾诩也不知发生了什么,只是脸上火辣辣的。他什么都没有做,跪倒在荀府门前,紫色的眼眸变得无神。
      回来了,可是没有人了,没有人再陪自己了。即使回来了,又有什么意思呢?是啊,为什么要回来,为什么要这么做?彧,都是为了你啊。那么,你讨厌了吗?你讨厌了啊,彧,你是不是去和曹操他们同流合污?彧,其实你去哪儿都无所谓,只是不要抛弃诩啊!


      IP属地:安徽5楼2014-02-22 15:25
      回复

        11)
        “先生,来投绣啦?怎么,荀彧不理你?”
        贾诩听不得张绣的声音,细细的不像一个真人,倒像是鬼。小时候贾诩不懂事,便当了张绣的老师。现在,他就被张绣缠住了。 “绣,我可是先生啊!先生先生,麻烦您恭恭敬敬地对我,好歹我也是你唯一的军师吧!”
        张绣狡诈地笑笑,他最喜欢戏弄他的先生了。每每看见贾诩无奈的表情,张绣就想笑。他喜欢先生所有的表情,喜欢先生一切的一切。
        “安啦,先生,不论你在什么时候,我都会支持你!”
        “谢谢啦,绣!最喜欢你了!”
        说着,贾诩给了张绣一个拥抱。张绣显然是没有反应过来,显得受宠若惊。贾诩还是不以为然,他只是把张绣当弟弟。张绣的笑容隐藏在阳光里,连同眼角的皱纹一起。
        建安四年,张绣听从贾诩,投了曹操。
        12)
        “贾先生真是人才,有贾先生,孤定当平定天下。”
        贾诩谦恭地笑笑,紫色的眼眸有着微微的不自在。他对曹操还是有一定的敬畏,他知道,曹公必将纵横天下。
        有荀彧在,不想纵横天下也难啊?
        曹操这就引了贾诩去见旧臣,以执金吾使的名义。先是郭嘉,曹操最钟爱的谋士。接着就是荀彧,身为曹魏老臣,资历可谓第一。
        荀彧初是行军司马,现在官是越做越大。荀府也是许都最大的府邸,果不辱荀氏的威名。在曹操的带领下,贾诩顺利地进了荀府。
        下人们对曹操和贾诩是恭恭敬敬,谁人不晓曹丞相与荀彧的关系?荀彧早已砌好了茶,微笑着等着明公大驾光临。可是,进来的,除了曹操,还有一个贾诩。
        荀彧清亮的眼睛失去了光泽,手中的茶杯不知觉中掉落在地上,“嘭”的一声,碎片散了一地。
        “文若,你们……认识?”
        曹操自是疑惑,荀彧又摆出了一副平静的面孔。再看贾诩,几近热泪盈眶。
        “明公,彧与他……不曾相识。”<?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IP属地:安徽6楼2014-02-22 15:27
        回复

          13)
          贾诩不再高谈阔论,他闭上了自己的嘴。原来他是有名的毒士,现在他褪去了锋芒。他再也不想,说话了。
          既然荀彧都不再念着自己,那么死又有何妨?
          不到关键时刻,他绝对不会发言。但是每一语,都是一字千金。贾诩虽然不言,他在曹操的心里也极其重要。
          “曹公,诩有一计。”
          贾诩极少言语,所以他这次开口特别不符合常理。曹操洗耳恭听,才发现贾诩会来了。他的计依旧是那么毒,依旧是那么可怕。
          “曹公是不是想加九锡?只恐难以服众罢了。那么,曹公可以让董昭提出加九锡――那人对曹公十分忠心。接着,曹公可以来问诩,诩定不允。如此,曹公便将诩鸠杀,以震曹公之威。虽不能令曹公加九锡,却能保世子平安登上帝位。”
          曹公不禁蹙眉心惊,贾诩的这道计根本不符合他的风格。看到贾诩此时的眼神,他明白贾诩是不要命了,他,怕是想死。
          14)
          “文若,你知不知道,贾文和,不要命了?”
          荀彧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诩到底要干什么?他忍住自己的激动心情,小心地问了句。
          “他…怎么了?”
          “文若还不知道吧,他要以死殉国。他献计于孤,让董昭上表为孤加九锡,而他便忤逆孤的意思,孤将赐予他死罪。如此,便可服众。”
          荀彧听得都要哭出来了,这个笨蛋,一点也不会爱惜他的身体!笨蛋,笨蛋,做出了那么多努力,还不是为了他!荀彧突然在曹操面前跪下,一脸忠义。
          “明公,不如让彧去做。其一,彧比贾诩要德高望重,影响力也比贾诩要大;其二,论安邦定国之才,贾诩比彧略高一筹。”
          “其三,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彧想让他活下去。彧……爱他。”
          曹操很少有过这种感觉,这种文若把心交给自己的感觉。他一直都是喜欢文若的,不过文若并不喜欢他。他们只是君臣,文若对他也只是忠。直到现在,他才能感受到文若的真心。
          原来,文若一直都爱着那个贾诩。
          曹操耐着性子,听完了他们的故事。能为自己所爱的人做些什么,这种感觉真好。
          <?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xml:namespace>15)
          “……当以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易如此。”
          荀彧满面的平静,身后的谋士们已经议论纷纷。荀令君冒出此等言语,可见荀家那忠于汉室的血脉仍未改变。可是,荀彧都跟着曹公那么多年了,从子荀攸也是曹魏的谋主,怎么会……
          贾诩的表情怔住了,他万万料不到彧会采取这等行动。曹公不是说,让自己来吗?彧这样下去,肯定会死啊!
          曹操见荀彧不准,面色铁青,看来是动了杀机。董昭趁机进言,曰荀令君乃妖言惑众。只是荀彧是曹公手下的得力干将,如果他不允,曹公也没有办法。
          曹操一甩手,大步流星地走了。朝堂上鸦雀无声,再也没有敢支持尚书令的人了。谋士们你一言我一语,觉得荀彧是不是脑子抽了。贾诩不敢加入讨论,他害怕面对现实。整个脑子像炸了一般,充斥着熙熙攘攘的声音。
          彧,怎么了?彧,你不是说,我们从此以后,就不算相识了吗?那为什么,你不让我离开啊?彧,我不要你死!
          荀彧偏过头,看见贾诩皱着眉,竟然痴痴地笑了。


          IP属地:安徽7楼2014-02-22 15:48
          回复

            16)
            下着淅淅沥沥的雨,雨滴慢慢地由细丝变为斗大的珍珠。贾诩像疯了一般,并不回家,而是冒着雨奔到了荀府。
            荀府的门很大,很牢固,也很残酷。门外是一个世界,门里又是另一重天地。他跪在门口,用全身的力气敲门。荀彧早就回到了家,宣布闭门自修。贾诩知道,但他还是坚持着。
            雨越下越大,贾诩也是老大不小的身子,根本是吃不消的。柔顺的白发早就被雨打散,凝成了一团。紫色的眼珠早就失了神,仅仅是心里的那团火支持着他。
            “叮咚”的雨声越来越响,贾诩却听不进去了。因为,他支撑不住了。
            贾诩的身子倾倒下去,撞在了硬邦邦的大门上。迷迷糊糊间,他感受到了一股独特的清香,沁人心脾。闻到这味道,贾诩完完全全地放松下来,卸下了所有的防备。
            17)
            半梦半醒之间,贾诩觉得自己身处一股清香之中。他熟悉这种味道,独属于荀彧的味道。眼睛慢慢地张开,贾诩看见一张白玉般的脸庞。
            小小的房间分外别致,雕镂的花纹栩栩如生。药的味道是苦的,荀彧的口腔却是香的。荀彧将药含在口里,一口一口地灌贾诩。长长的睫毛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即便是不再年轻,梨花带雨的样子也美到了极致。
            “诩,醒了吗?”
            荀彧的声音很轻,仿佛不存在于人世间一样。头顶精雕玉琢的簪子被荀彧拔下,递予贾诩,像是在做最后的一别。贾诩想动,无奈身子根本不允许,动都不能动。用了很大的力气,贾诩从床上掉了下来,摔在了荀彧的脚边。荀彧一脸心疼,费了很大的力气把贾诩拉到床上,气喘吁吁地靠在贾诩身上。
            “诩,如果彧走了,要好好照看自己。这个簪子,就当是礼物吧。看见它,就像看见彧一样。”
            “哦,诩,你的香囊我没有丢,一直都留着呢。”
            “诩,其实,我想,我一直都……”
            贾诩只是坐在床上静静地听着,荀彧从来没有说过这么多话。他也出奇地没有接话,一心地听着荀彧的唠叨。
            18)
            建安十七年,尚书令荀彧于行军途中病故,葬于寿春。曹操表示很遗憾,予与荀彧子孙厚待。
            许都城内,人人皆言曹公送予荀令君一空食盒,荀令君因此自杀。
            贾诩没有去过寿春,也不打算去。先是张绣,又是荀彧。一个一个,都死了。诩早就死了,早就死了。因为彧,他才活了下来。现在,他,又死了一次。
            彧,一切都好,何必多言?
            贾诩从此深居简出,亦是无言。死于黄初四年,官至太尉,葬于许都。
            死,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彧,我来找你了。收<?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IP属地:安徽8楼2014-02-22 15:50
            回复
              虽然有点虐但是文风好美啊~XD窝是仓鼠,楼主乃好请问怎么称呼?~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2-26 20:43
              收起回复
                超喜欢,同人吧也看过再看一遍还是超赞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3-09 19:2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