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步:缠把带

缠把带是也是自行车中的一门艺术活。看起来100,200块的东西影响的却不只是整车的操控质感,还有车主的艺术修养及对自行车的执着程度。
市面上手感好,而且耐用耐脏的把带真不多,除了Easton microfiber、Specialized和Pro的智能硅胶真没有什么好的选择,Veloflex的仿皮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笔者在规格、颜色上处处不能尽满意,唯有选用Zipp service course作顶替。

1)缠把带前应该先洗手(因为市场上大部分质地的把带都是不耐脏的,特别是EVA质地的),并且把线管用电工胶布先预缠好(某些弯把类型是把两线管收到下面的,但笔者比较喜欢把线管前置)
2)先在下把后缠一圈(要保证把塞周边是有把带均匀填充的,有些车店技术的做法是塞一段把带进去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样不仅事后的把塞很难塞上,而且即使塞上后也会因为周边受力不平均而导致堵闭不完全,严重影响外观!),然后以约15~25度的上扬角度开始往上缠;
3)如图所示,因为下把的握捏方向是往内两侧用力的,故把带相应的走向也应该是这样的,以保证把带用力时是越用越紧的,不至于长时间使用后松散开来。要注意把带字体的方向应该是向外的(即看到把带字体);
4)有经验的车友对于缠把带都有不同的见地。把带缠度多少其实并没有标准,1份咖啡、2份牛奶、1份奶泡是意大利南部拿铁的涩香。1份的咖啡、8份的奶泡和糖浆、1份冰块这是玛奇朵带来的延绵口感。笔者对于下把位属于操控型细腻型的地方比较喜欢薄一点的缠法(把带重叠部分比较少),让发力感觉更加直接。(你我并不跑Paris-Roubaix,过于繁重的把带非常影响手感)因此下把位直管段重叠1/3的把带即可(即上把带压下把带约1/3的宽度,一般把带宽度为28mm~32mm),而到了弯曲的地方则重叠1/2的把带宽度,以保证车把转弯处把带没有“走光”;
5)手变地方的缠法,有的车友喜欢十字交叉,有的车友喜欢垫把带。笔者比较偏好垫把带,交叉缠法会让手变的位置过于臃肿,影响握感。正确缠绕的把带左右两侧应该是对等质料的,笔者上把位为12圈,下把为为13圈,并且每一圈都应该是宽度相等的;
6)到了上把位及平把位,因为握法和手部的发力方向相反了,故把带的方向也需要相反以保证长时间抓握不会越来越松;笔者认为上把位的休息作用需求更大,故以1/2的重叠宽度来缠绕把带较为合适;
7)收尾的地方应用剪刀剪以相应的角度,并施以一定的张力让把带完美“过渡”。(笔者并不喜欢使用原装又短又硬的胶带裹之,取而代之的是3M电工胶布)笔者每种颜色的胶布对齐缠了两圈正圆,并且胶布的开口和收口处剪齐一并放在车把的下方,一方面是防止“手多多”把胶布搓起来,另一方面是防止汗水把胶布封口的腐蚀;
8)最后,用风筒对末端的3M胶布进行加温,使其更加服帖。堵上把塞后,缠把带的部分基本完成(注意,把塞的字要正放,此乃玩车人态度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