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糖尿病足溃疡后,清创是治疗糖尿病足的第一步。那么清创的原则是什么?首先清除坏死和感染组织,最大限度保留功能。坏死的骨与肌腱再生能力差,清除不彻底会影响愈合。基于皮肤的保护功能、肌肉的抗感染能力及其不可再生性,两者在清创过程中应尽可能被保留。 另外清创中,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后的有效冲洗能进一步保证创面清洁。当坏死组织界限不清时,可能需要反复多次清创,从而保存更多健康组织,保留更多足的功能。 清创完成后,进行恢复形态与功能。采用保守或外科技术使足部形态的完整性得到恢复,足的行走和站立功能得到保留。基于此原则,可采用最简单、侵入性最小的方法来迅速、持久及功能性地闭合伤口。当然理想的创面修复是采用一期邻近自体组织无张力修复伤口,且组织能耐受站立、行走过程中形成的各个方向的持续压力及剪切力。对于较小伤口经适当清创和局部护理可能完全愈合,但大面积伤口(尤其是深层软组织和骨性结构暴露者),通常需要更复杂的创面修复技术。“阶梯性重建”按侵入性从低到高提供了伤口闭合措施。 清创完成后,为尽快使创面愈合,可采用负压创面治疗、高压氧治疗、血小板凝胶等辅助措施与清创修复合理联合应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修复后的矫形治疗,如切除骨性突起或矫正 外翻等,或采用矫形支具保护修复后创面,也对预防溃疡复发及发生至关重要。在此,推荐使用智能负压引流,将各种药物混合使用,可以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转载自糖尿病足网 www.is12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