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李园主人吧 关注:279贴子:2,263

jT叔叔的中医基础理论(转自杏李园主人群的曳潇筠黛)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医基础理论,我教的内容都是很传统、很普通的。我常常觉得,我不是在教大家当名医,不是教大家当第一阵线跟癌症作战的伟大的医师。一者,我也不见得有这个能力;再者,不会有机会——因为癌症病人都到西医院去了,没有人会把他命交到我手上。      可是呢,我教的这些至为基础的东西,你们听到后来哦,其实会……有一点毛毛的。因为,真正基础的中医,跟你在外面听那些中医生讲的,以及中医学院的学生在学校学的,都不一样。   古时候的医书可能会讲说:你吃这个药,就不要吃太多青菜水果,免得青菜水果比较湿润寒凉的药性把这个药性洗掉了。   而古时候的方书,哪里会说喝了药「不能喝茶」呀?没有这个规矩的。跟茶相抗的,传统的中医就只知道那两味药不能碰茶,可是现在的中医呢,西方的学说都引进来了,说茶叶里面有什么叶酸还是叶碱的,会分解药物的分子啊!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4-03-28 16:01回复
    相反的,我们传统说:「不要吃那些生生冷冷的啊,不要又吃中药又吃冰啊!」但现在,很多人吃中药,他会觉得:「我身体已经不好啦,要调理啦,更需要补充纤维质跟维他命C啊!」于是就大力吃水果,排毒又健康嘛!然后,就把药性洗得干干净净。   现在,外面的中医,他们为什么不禁止这件事?很简单:因为外面的中医,不能像我这样躲在世界的角落。如果你是开医院的,你跟病人讲:「水果不要吃哦!」除非你是那种讲话很大声的中医,也就是神医(其实神医往往也镇压不住这件事情),否则的话,人类是很会顽抗的,他有自已熟悉的观念嘛。你讲一句话,病人就顶回来,他就会说:「水果为什么不能吃?不是对身体很好吗?」然后那医生就得开始仔细地回答他:「这水果不能吃,是因为它的性质是寒凉的啊……」然后病人就会说:「哦……那这样子,那我知道了,不寒凉就可以!芒果可以吃对不对?榴莲可以吃对不对?……」然后如数家珍般排列出一百种食物要你勾他那种可以吃,然后下次来的时候又从头问一遍,因为他回到家就忘光了……拜托!现在保健医生多可怜!一天要看很多个病人才能赚到足够的生活费养家活口,一个病人这样坐下来,口水多过茶,快快乐乐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这样过去,医生就只好去上吊啦。所以,干脆,不讲。这是实际操作上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你不可能又在教育那个病人又在帮他看病。一天要看一百个,你哪有时间教育他?所以都不能讲。   不能讲之后,又会怎么样呢?像这种水果类的、生冷类的啊,甚至很可怕的牛奶啦,对于很多补药,都有很强大的破坏力,然后,医生们就会发现到:「补药开出去,好像都没什么效?」那当然没有效,都破解完了啊。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03-28 16:03
    回复
        我教我们学生吃个补药,所有的规矩都讲得清清楚楚,这样子他们去吃,才会觉得:「果真有好耶!」如果你不守这么多细细密密的规矩,你以为补药多伟大?肾气丸一把三十颗也不过这么一小撮,番石榴那么大一颗,打得过吗?不可能打得过才对吧?   所以,现在外面医生有很多事情不会告诉你,他告诉你的,都是能够迎合你的观念的,这样两边才不会斗嘴嘛。最好你说什么好,他也说什么好,这叫什么?「开业术」,不是「医术」,是「开业术」,大家都要养活自已。   我要讲的,真的是基本得不得了的观念,但你走到外面,就会发现:「怎么外面的中医师讲的,都跟你的讲的不一样?老师,不是你疯了,就是他疯了!」      那要怎么办?很简单嘛,那就自已验证啊。你可以带着这种观念活一个月,然后,再带另外一种观念活一个月,看看哪个是真的嘛,对不对?人心可以有这种自由度的吧?我们不要被观念绑死嘛。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4-03-28 16:04
      回复
        中医基本守则:物心不二。中医的第一个观念就是:“人,是有灵魂的。”   这句话,实在是太。重。要。了!你可能会说:“啊?学中医,就一定要讲到《灵》的现象吗?”对不起,学中医必需要讲到灵的现象。如果你承认人有灵魂的话,学起来,好简单;如果你不承认的话,简直是所有的理论都兜不起来。唉,所以不得不承认哦。   所以呢,我们学中医的第一条铁则,就是“物心不二”——听说佛家的人称之为“色心不二”——就是说,有形的这个物质的世界,跟无形的内在心灵与能量的世界,其实是连结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混同拥有的这个宇宙。   这样子的观念,你们能够接受吗?各位同学会不会觉得我在讲什么很玄奥的事情?听得懂?对不对?那,“物心不二”呢,佛家就讲什么呢?“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一个举例词,以视觉代表你五官能接触感受到的种种,桌子、椅子、身体,这些叫作“色”。五官能感知到的东西“色”,跟五官感知不到的东西“空”,其实是一个整体,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结果,竟然有佛经的英文译本写什么?“color is empty”,哗噢~!这个实在是太劲爆了哦?这种佛经……真的……能启迪外国人的心灵吗?我很怀疑哦。像什么“打赤脚”,外国译者的英文翻译也有过beat the red foot……   物心不二,这是基本中的基本。这基本中的基本,我来用一个图表解,来跟各位说明一下。这个基本中的基本,其实最近科学家也发现了,所我觉得现在讲起来好容易。科学比较发达了,它也能够承认这个事情了。      ---------------------------------------   道玄牝虚无空==================心==神   ---------------------------------的--   八脉   ---------------------------------世--   六经   ---------------------------------界--   五脏之精气======================肉身。形躯物的世界   ----------------------   科学家最近研究天文的时候,发现一件事情,他们从宇宙的扩散,跟星系运转的速度去计算,发现宇宙中存在着所谓的“暗物质”(dark matter),什么叫作暗物质呢?就是这个宇宙中,有很大一块宇宙,是我们完全不能观察也不能测量的。他们计算这个宇宙的总质量的时候,得到一个很惊人的结论,就是:我们看得到摸得到,可以用宇宙飞船探索可以用望远镜观察到的宇宙,只占真正的宇宙的“百分之四”,有百分之九十六的宇宙,是我们所不能观测的。那个叫什么?那叫“形而上的世界”。   形而上听得懂吗?就是佛经里面说的什么“三十三天,天外有天”之类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知道的这个宇宙之上,有百分之九十六的宇宙,是我们现在肉体五官的感知力所感知不到的,却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宇宙,跟我们这个宇宙重迭在一起。   这个观念,你们会觉得很离谱吗?会不会觉得迷信?就说是“有更高次元的宇宙存在”——空间向度比我们更多的宇宙、更精妙的宇宙——这样讲可不可以?我们人活着,我们的肉体活在这个有形的世界,我们的灵魂也活在那个跟我们现世迭合的另外一个向度的宇宙。   所以呢,当我们要从肉体的层面开始往上面探究疾病的时候,我们的灵魂里就会有很多层面开始出现。比如说,我们将来要教中医辨证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的辨证系统有所谓的“五脏辨证”、有所谓的“六经辨证”,甚至还有“八脉辨证”。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03-28 16:17
        回复
            然后,你如果听我爸爸形容红斑狼疮,我爸爸会说:“红斑狼疮或是什么自体免疫功能失调,就是这样子的东西嘛:比如说有一个人扁桃腺发炎,然后呢没有管它,然后过了三个月,他的肾丝球坏死了。”然后他又跟我讲说:“比如说有一个人腮腺炎嘛——其实也不能叫腮腺炎,因为,白血球没有增加,不是真的在发炎——只是腮梆子不舒服,然后,过了三个月之后,那个男性,睾丸坏死。这种东西就是红斑性狼疮啦,因为他这个肾丝球啊,那个睾丸啊,都因为他的免疫机能过旺,所以就把他的肾丝球跟睾丸都吃掉啦。”其实,我爸爸这样讲的时候,我听到的是一幅“完美的六经辨证的图画”啊!有一条经叫作足厥阴肝经,从腮腺旁边通到睾丸啊,那一定是要你的经气已经虚到极点,才会一路死下来啊,从死腮腺开始,一直死到死睾丸,最后你的身体发现你的睾丸已经是死的了,就派出白血球把它分解掉,然后西医说:“自体免疫失调,你的免疫系统在攻击你自己啊。”不是免疫系统在攻击,是你的组织先死掉,它才攻击的啦,所谓“死掉”,也不用完全死,是指说在身体里面,它的生命力已经不能和全体到达调和的状态,我们的免疫机能就会把它认作“异类”来攻击了。   所以呢,扁桃腺是足少阴肾经的这一头啊,那你会扁桃腺乱发炎,就是因为少阴经开始虚了,它就一直虚虚虚虚到底,然后就肾丝球坏死。所以是完美的六经辨证图像啊。   那么,在它虚到底之前,赶快把肾经补起来、赶快把肝经补起来,不是就没事了吗?   但是,有没有那么容易呢?没有那个容易滴~~!因为呢,一个人会肾经绝、会肝经绝,若不是吃太多西药被毒成的,他一定是长期活在某种情绪之中啊,你以为一般的不摄生:饮食不调,房事不节,可以毁得那么惨吗?不可能吧?   肾经要绝啊,一定要那个人同时一天到晚在害怕一些事情,而且又活在一个他完全不甘愿待的工作或着生活岗位上,这样肾经才会绝啊。懂吗?如果你把一个小孩子的肾脉:“嗯?怎么没有肾脉?”那小孩子通常就是:他对美术很有兴趣,可是他妈妈逼他到美国留学念企管,他在美国念企管的三年,就是没有肾脉的——肾经可以这样绝。   那肝经呢?那更简单啦,很“好辩”的人,肝经就没有啦,因为最伤肝的事情就是对事物的强烈控制欲,它的反发作就是人会生气啊。那,当你对一件事情很在意、很执着,又喜欢什么事情,不仅对方的行为要合你的意,连人家的灵魂都要合你的意,所以跟人意见不合,你就赶快跟他辩论、作思想控制:“你不能那子样想!你应该这样想!你的想法是错的!”这样去抝、去压人家,然后抝抝抝抝抝,就会肝经使用过度,烧坏。其实也不一定要表现成行为啦,心念这样子转,就会伤到了。   所以,要救红斑狼疮,需要那个人变成一个从内心世界都不会跟任何人有意见冲突的人,然后在生活处境中,又完全不会害怕、不用紧张,不必活得郁郁不得志。可是,已经那样的人,他一定跟你讲:“谁想活在这种环境?我也是无可奈何啊!”对不对?这就没救了。他难救是因为这个样子,否则的话,还可以救。也就是说,这种病,它包含着整个情绪系统在里面的,五脏跟情志的问题,我们日后再细讲,但先跟各位介绍到这样子,可以理解吗?   所以,很多病都要身心双管齐下,“心”的部分实在是太重要了。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4-03-29 14:31
          回复
              那,图表上这个“八脉”,什么“神”的,那又是什么东西啊?   那,干脆我们现在来讲一讲中国人古时候的内功跟气功好了。我们中国人说什么……“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这三个步骤,叫作“三花聚顶”,有没有听过啊?这个三花聚顶的工程,就是在你这个肉身里面,经过一番修练,把你肉身里面那些物质的储存的能量,转化成“气”的能量,这叫“练精化气”。然后呢,再把这个气的能量,再提升它的内容,使它变成一种类似灵魂一样的东西,那后那个灵魂可以离开身体出来散步,这是“练气化神”。然后呢,在这个宇宙,到什么三十三天的顶端,还有什么一个什么东西?还有一个支撑这个宇宙能够存在的法则存在,那个法则,不知道叫什么,有学生最近告诉我说,老子称它为“玄牝”。“玄”就是黑摸摸看不到,“牝”就是一头母牛,也就是生出这个宇宙的那个子宫,那,那个……根本就还没有物质化、没有现象化啊,所以我们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但是在宇宙背后,还有这样子的东西。修道者还要让自已变得跟宇宙赖以存在的那个法则合而为一,然后呢,自已的“我觉得怎么”样那个“我”消失掉,变成一切以宇宙的公道为公道,到那个时候,一个人的“我”就没有了。   这样的修行之路,当然是很遥远,我们医家怎么会需要那么伟大哩?表格上面这一大块……都不用看呵,我们看下面这一点点就好了。   但是,我只要告诉你:物质世界,是百分之四;上面这一块,百分之九十六;然后呢,那个生出百分之九十六的背后那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玄牝之门”到底有多大?没有人晓得。   宇宙是这样子的一种存在。   那,我们人体,也就是一个小宇宙,所以人体也是这样子的存在。最近有同学跟我讲:有练功的人说什么……这个地方哦……膻中穴最里面,练到后来,会有一个类似“黑洞”一样的东西,我觉得那很有可能,在一切背后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那东西,一定会在人体里面有它的一个定位、对应点。只是,我们医家不讨论,那些东西留给那些伟大的练功家、仙人去讨论,我们医家什么都不懂,做家庭主妇就好。   那,因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所以,我们一定会跟这个世界有很多的互动,所以我们的中医基础教材一开始就要跟大家讲人体怎么样跟天地互动。   原本,讲到这儿,就可以开始讲“阴阳”,但是我觉得,不要那么早开始讲。现在先告诉你们什么叫阴、什么叫阳就好:以前面讲的过状态来说的话,有形的物质的东西,我们称它为“阴”;无形的能量的东西,我们称它为“阳”。所以中医在分别人的阴阳,就会有一个对举,比如说——大家不要抄笔记哦,这些东西我下次会正式讲,现在只是带个头而已——比如说,如果血是“阴”的话,那运化你全身的气就是“阳”,就是动能越多的东西就越阳。   如果你的肉身是阴的话,那你的灵魂就是阳,可是这东西永远都是“相对的存在”,什么叫相对的存在?就是,如果你有一天修到了“练气化神”的时候,那可能你的气,即使都是阳气,但是跟更高阶的“神”相比,神是阳的,气是阴的;等到有一天你要“练神还虚”的时候,跟那个宇宙背后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东西相比的时候,那么你的灵魂就都是阴的,“那个东西”才是阳的。阴阳是一种“表记法”,懂不懂?也就是我们中国人用来表记东西的象征符号,就像我们中国人会用《易经》来表记这个宇宙,宇宙中每一个现象给它一个阴阳的二元计算机符码,可是它都是表记法,不是“绝对”,是“相对”的,这样懂吗?   因为,我们现在活在这个百分之四的世界,我们有什么资格讲“绝对”啊?我们在这个世界分划分出来的阴阳,一定不会是那个完整的宇宙的阴阳。   所以,宇宙,从低次元到高次元……活在低次元世界的我们,就只得承认它是如此的不能定义。   这东西要怎么样才会理解?要“大彻大悟”才会理解吧?那有多难啊?你们是这辈子都有当“佛陀”的志向吗?……都摇头哦?我想大家志向都不远大哦,都是在这个百分之四的世界的小小愿望哦,我们能够珍惜自已拥有的一点点,就很幸福了。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4-03-29 14:32
            回复
              当你对于很多很多的真相有进一步的认识的时候,你就会活得很快乐,这是我觉得可以跟大家分享的一种快乐,只是这样而已哦。   天人合人,物心不二,你不要以为物质跟能量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前阵子不是有什么狂牛症是不是?狂牛症最怕什么……海绵脑对不对?就是牛肉里面有一种蛋白质,那种蛋白质进入人体,到你的脑之后,那个像果冻一样的蛋白质分子哦,它拥有一种奇怪的磁场,会把你的脑子都拉成跟它同一国,也变成果冻,然后你就废了。那个不是化学反应,是磁场共振。   所以大家很怕那个狂牛症的牛肉,怕它万一还残留那个分子妖怪怎么办?不是在怕病毒,牛肉煎熟了哪里还会有什么病毒?他们怕的是那个分子,那个分子进入人体就不得了。这样懂吗?物质、能量两个次元之间的互相影响,竟然是如此的界线不分明。这是我们现在所认识到的世界,这些我们都要明白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4-03-29 19:55
              回复
                中医的起源,说一下“中医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当我讲这句话的时候,有经验的学生就知道,老师又要开始胡说八道啦,因为,没有任何定论,所以大家都只能用推测的。   有人说:是外星人!   然后,有一些练功家,言之凿凿地说:“中医的来源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气功师!因为只有气功师能用他的活体去感觉那些气脉、经络的运行,才能够把那些东西历历如画地告诉你,否则你没有内功,你怎么可能知道人有经络呢?”那,听起来也是很有道理的对不对?   还有人说:中医怎么来的?就是太古神农氏哦,可能他灵魂的等级是佛陀那种觉者,就是他真的能够开天眼,然后把宇宙的奥秘就一次完整地告诉你。   为什么会这样讲?因为我们《黄帝内经》的奥秘,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奥秘,到今天为止,没有一个医生可以追过那个境界的啦。后代医生再怎么样苦练中医,也不能了解张仲景当年为什么可以创出那个方的啦,而且,张仲景的方又不是张仲景创的,他是拿更早时代的那个封印在皇室里面的秘籍,那个刻在石版上、藏之金匮的东西,那,那个东西是什么?西方叫作……“摩西十戒跟圣柜”吧?就是这一类东西。从这种东西得到一些情报,临床活用了之后,变成一个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的医学,到今天为止,我们只能够望其项背而兴叹。你说你医术再好,张仲景的小柴胡汤,以我的医术要多少年才创得出来?我说:两百年。那乌梅丸呢?四百年大概够了。我哪里活得了那么长?   也就是说,你医术必须走到那个境界,才能创得出张仲景所用的那个方子。否则那个结构不是后代人的脑袋可以想得到的。我们先看到了这个方,然后再去了理解,当然会容易很多。可是,实际上没有那个简单:把一堆很寒的药跟很热的药,合为一炉,用起来之后,那些寒药做寒药的事,热药做热药的事,而你身体竟然一点儿怪怪的感觉都没有……那个比例是怎么抓的?那要多少次实验、更动多少种变因才能够抓得出来?如果像西医那样研究中药草,这有什么某某成分,那有什么某某成分,那大概三五百年可以创出一个经方吧?   经方就是这样子的东西。我们中医,都是先有圣人创出伟大的医学,然后,后代才开始为它作后设理论——就是替他掰一些理论,使它听起来比较合理——后代都一直在努力掰那个理论,但,几乎所有的理论都是后设的。实际上那个东西是怎么创的出来的?恐怕不是现今人类的智能可以创得出来的,到今天为止也是黑盒子。   既然什么“太古时代的黄金圣柜里留下来的石板文字”这种话都讲出来了,那,有没有可能是关系到所谓“前期文明”呢?神农氏的时代,好像亚特兰提斯大陆还没沈掉哦?例如像我们这期文明,现在才开始能够用电阻测量到人类的经脉,然后什么东西放到人的手上,经脉会受影响,而变得更通或更不通……这些研究是现在有人在做的。会不会是我们现在的科学,再发展三百五百年之后,有一天,真的能搞通这些事情,能够测量一株花草所携带的讯息而把它纪录下来,然后那个文明,就因为太过兴盛,而发生什么电线走火之类的意外而毁灭了,存活下来的人类,把知识口耳相传,然后就变成下一期文明的中医……这些,我们都不知道。但是,有可能对不对?   一切都有可能。可是,你说我确不确定?我不确定。“所以,老师,你在唬烂!”对,我在唬烂。不过,这些唬烂的目的,只是在说明一件事,就是:目前为止我们拥有的中医,《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真的不是人智可以到达或感知的东西,那真的很像马雅的什么金字塔,里面有宇宙飞船的石刻,那种感觉你懂吗?就是“不合时代”,凡是很古的文明,多多少少都会留下“不合时代”的怪东西,很难洗清它跟上一期文明有接触的嫌疑,埃及有金字塔,马雅有太空站,印加有黄金城,就说中国的道家好了,《庄子》中的心理学,也至少比现代的心理学进步好几百年……   那么,西医要追到中医,要怎么追?我不知道。再过八十年或一百年,可能会开始有一点了解吧?现在的话,这两个领域是不能交谈的,因为中医在直接操作的东西,就不是现在的科技能够检测得很完善的东西。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4-03-29 19:57
                回复
                  因为现在的科技只到达物理、化学,只能用化学成分去检测中医,可是,化学成分,对中医来讲,只有百分之四啊!那味药还有百分之九十六的药性你都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这样不是很可悲吗?   大陆的郝万山教授不也说嘛:“我们可以验出《葛根》中的成分可以放松肌肉,却不晓得为什么,葛根都只会专注于放松《后脑勺》的肌肉,别的部位却都不怎么有效……”   那如果有一个人,一辈子为了中医而拼命、对中医有充分的使命感,而跑去检测药物的化学成分,不是他一辈子都枉费了吗?(如果他是为西医而努力,就不算枉费,因为这种研究可以累积三百年后双方对话的基础。)如果我们拿他那一辈子的六十分之一,来上一点点中医基础课,这样就可以治感冒了,这样不是可以用得很开心吗?   中国人是很现实的,好用的东西,就拿来“用”!没有人会说“我不要开电灯,因为我还不理解相对论所以不能承认核能发的电的存在”的吧?   我很喜欢教中医,非常不喜欢教西医。为什么?很简单嘛:西医是一种开发中的医学、第三世界等级的科技啊。   “三十年前的仙丹是三十年后的毒药”,比如说,三十年前说:“胆固醇是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元凶,大家不准吃哦!”然后,后来发现:“很奇怪哦,怎么高血压、心脏病的人,有的人胆固醇高有的人胆固醇低,刚好一半一半,好像跟胆固醇没关系啊,不成正相关嘛。”然后,再过不久,又发现:“哎呀,其实高血压、心脏病是血液中一些代谢不完全的蛋白质、一些胺类的东西造成的!”然后,最近又讲说:“唉呀!发现惊人的结果:凡是胆固醇高过两百八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得癌症耶!”原来胆固醇不但没有害,反而大有用,因为胆固醇就是“元气”的导体——到现在发现到这样——那三十年前,坚信胆固醇有害的那些人,不是吃亏吃大了吗?   我都常说:我教书啊,一两年后回来听我自己上次教课的录音,都会觉得:“唉呀,千疮百孔啊,丢掉算啦!那时候的我,好愚昧好无知哦!”如果西医是以三十年为周期在演出我这种戏码的话,那实在是太可怕啦!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4-03-29 20:01
                  回复
                    那我们中医呢,早在两千年前,白老鼠就已经齐全了,这个药要是会吃死人,两千年间已经毒死过几万个人了,所有的副作用都已经记载得很清楚了。我们有二千年份的白老鼠在帮我们背书啊,这样是不是让人很安心呢?   以一个安全的角度,当然要选择这种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发展圆熟的医学啊。那从仲景到今天为止的这一千七百年的时间是什么?白老鼠实验嘛,试看看那些古方有没有效嘛,然后就发现有的有效有的没效,有的对有的错,那些枉死的人都已经死过了,现在,我们只要打开医案哪,一千七百年份的血迹斑斑都在里面,那我们就可以知道如何趋吉避凶啦,这叫经验法则,对不对?这样子不是令人感到很安全吗?   如果你现在相信西医的话,有一些理论,万一之后又发现它错了怎么办?就像之前,我爸爸喜孜孜地告诉我说:“唉呀,现在糖尿病有新的发展哪,分泌胰岛素的细胞不够,不怕!把胰岛腺的细胞移植到肝里面,让肝来代替胰生产胰岛素,这个人就可以败部复活啦!”哗,这种疗法真的是太妙了,那我现在,是不是也应该跟大家讲说:“西医现在真的是太进步啦,用这个方法竟然可以再生出胰岛素啊,真是不得了!”对不起,我讲不出口啊。因为,那个报导出来之后又过了几个月,又报:“什么?肝开始产生排斥反应,然后毁了……”于是,此实验又堂堂迈入下一阶段:“需要发明一种不会毁掉免疫机能、可以长服用而又害不死人的抗排斥药。”那你到底是要我怎么样嘛!——就是不断地这个样子“立而后破,破而后立……”学这种东西,你真的不会觉得很不安心吗?   我觉得我是“刁客”,我一定要看所有的人都吃三十年,都不死,我才敢吃。我不要当第一只白老鼠啊啊啊啊啊(回音)!这种心情,相信各位现在都可以体谅对不对?“作客当为刁客”,这是我个人的浅见啦。   我们今天其实是在把一些学中医之前要准备的土壤先耙松一点,不然我随便丢一个中医的种子在你们土壤里面,长出来的那颗树,你可能会有一点怕。   那……现在听了这些,有没有更怕了啊?我们……好像在传教耶,像现在的牧师布道说“你们要相信我们的神啊这样子这样子,神说宇宙是这样子的啊……”真是太可怕了,教个中医可以搞到这样,难怪我都不敢出去教。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4-03-29 20:02
                    回复
                      人体的共时性:这里我写「共时性」是有些用字不当。我用「共时性」,是因为第一个段落,想讲的是人类生命所共同拥有的一个生命周期,可是共时性「Synchronicity」这个字,在学术上,严格而论,不尽然是我要讲的这个意思。英文的「Synchronicity」本来是容格心理学用的一个字,直译是「同步同调」,但,它的意思,其实就是中国人说的「感应」。因为容格的生命中有非常多的巧合——可能某一个东西要到他手上之前,已经在他生活中会有一些预兆,让他觉得将要发生这样的事情——到后来,心理学家常常会用这样的说法,希望他的患者能够重拾对宗教的信仰,譬如说某个患者一直坚决说他觉得生命里面应该是没有上帝的,因为他活到今天,他不觉得有什么神赐给他的恩惠。那个心理学家就劝他说「你不要这样想啊」或怎样,刚好他们的话题讲到说,那个患者昨天梦到埃及的金龟子图案。然后那位心理学家一开窗,就「啪!」一只金龟子飞进来。他就跟患者讲:「其实,大宇宙就是有这样一种冥冥之中的联系的,你不能把自己看作是宇宙间的一个孤岛……」这种类型的「感应」,才是容格所定义的「共时性」。我们中国人说「感应」,当然说到更多层面啦,譬如说什么「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如果有一个铜矿在遥远的西边崩塌了,在洛阳铜做的钟,会跟它的母矿起共鸣,所以隐隐有震动。其实中国人还真相信这个,而且我们的中医也有很多很多基于感应所发展出来的信念。譬如说,「脐带」,你不能够把它烧掉,否则小孩子会有某种灼热的感觉,我们认为,即使离开了你的身体,它跟你的身体还是有一定的联系。除了脐带,还有胎盘的去处也是很被注重的。因为那跟你是同一个基因的东西,它的下场会让你的身体有感觉。我们中医认为,如果你哪里化脓,那个擦了你的脓的纸,全部都要放在一个竹篓子,放在屋檐底下阴干,等到你的伤口全部复原之后,再一起拿去丢掉或者烧掉。如果在你的伤口还没有复原之前,你的擦脓的纸,被太阳晒到,伤口就会很容易发炎;如果丢到臭水沟,就会很容易腐烂。即使是离开你身体的脓,都仍与你的身体有一定的共鸣存在。这是中医的一种传统观念,是一种「感应」的论点。这个论点,我没有特别把它归纳成我们的一段课,在我们课程「人体之共时性」跟「阴阳与养生」之间的地方,我们会讲到一些人体跟大自然周期之间「同步同调」的规律性。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4-03-31 19:19
                      回复
                        之前说过,这个班呢,我们要从中医的历史开始,稳扎稳打地讲,那中医最早的人是谁啊?——有一个神农氏,他非常会医病。然后又有个黄帝,听说黄帝传下了《黄帝内经》——可是,我们现在要读的这本《黄帝内经》,是什么时候成书的呢?它是汉朝的时候成书的。那你说,汉朝的时候汇编成的这本《黄帝内经》,真的就是有一个黄帝,然后留下这样一套伟大的情报吗?不尽然。汉代成书的这部《黄帝内经》,其实比较像是一个档案库,把那个时代中国人拥有的医学知识,收集起来,而编成这样一本书。不见得是一人一时一地之作。所以,虽然它每一章的标题都写得很整齐:什么黄帝问什么啦,岐伯答什么啦……可是,你仔细看,就会发觉:里面所有的章节,都略有矛盾参差,理论有许多不统一的地方。这些不统一的地方,会让人看得出来:这当然不是同一位作者写的啦。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4-03-31 19:49
                        回复
                          那么《黄帝内经》是不是一本完美、绝对正确的书呢?其实,也不是。因为从太古时代流传下来的医理,传到汉朝的时候,多少会有所扭曲。这种口耳相传的东西,传到有一天发明文字了,才用文字纪录下来,光是在这漫长的传递过程中,你就不能说连一点情报劣化的可能性都没有。所以,《黄帝内经》里面有非常伟大的观点跟洞见,可是,它同样存有不一定正确的地方。因此,我们读中医,往往会把《黄帝内经》当作是我们学习中医的最后一块糖果,留待最后再来品尝它的味道。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9楼2014-03-31 20:05
                          回复
                            生脉散(补尾)
                            讲到这里呢,我们来看一个方子,叫做「生脉散」。
                            ◆生脉散(唐.孙思邈/金.张元素)
                            生脉散(生药):麦冬15,人参10,五味子6(※台湾地区要改用粉光参,也就是西洋参、花旗参)
                            生脉散(科学中药):依上比例,但人参不用科中,直接用粉光参粉即可。每服2克。
                            中国人认为「百脉朝肺」,所有的脉都要朝肺脏去的,这就是「生脉」这个方名的由来。
                            凡是夏天,我们都容易出汗对不对?容易劳动,然后又刚好天气特别热,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就会很容易损耗到你的元气,于是,有些人会中暑,有些人会很不舒服,有些人会很疲倦。有没有一种药,能让你夏天过得很舒服呢?答案是有的。
                            中国唐代药王孙思邈,首先提出这个方,后来金朝的张元素也再次提出这个方子:这个方子,麦冬比较多,人参少一点,五味子再少一点,以这三味药当作一个主轴。
                            人参这种药,在台湾一般日常开药几乎用不到,尤其是红参,太热,而且那个热是闷在里面的热,所以在台湾用生脉散,我们就把它改成用粉光参,也就是西洋参、花旗参。
                            麦门冬去买那种浓缩的科学中药,然后五味子也用科学中药,而粉光参就用粉光参磨的粉,就不要用科学中药,依这个15:10:6的比例来配。
                            我们都知道麦门冬是一种润肺又清凉的药对不对?人参或是粉光参呢,都是一种补肺然后又不会让肺太热的药,现在人参会太热所以我们把它换掉,粉光参就很补气又不会让肺太热。然后五味子是一种什么药呢?五味子是一种很酸的药,而这个酸的药会在人体里有什么功用?它会把你的气收住,它会从肾跟肺这二个作用点把你的气抓住。所以吃了生脉散,麦冬会作用在你的肺,让你的肺又凉又润,然后里面的气再用参给你补一点,然后,用五味子把这个气抓住,让这个气不要耗散。
                            所以你听我讲这个三味药,会觉得:这动作,好像不是什么化学成分?它好像是看你在夏天没有这个能耐活好,所以替你练一套气功来守住肺气。那吃了生脉散之后呢,夏天就变得比较不会累,因为它把你的肺中之气守住了。那为什么肺的气守住了就不会累?因为在中医的五脏表里关念里面,肺主皮毛,其实肺跟皮毛根本就是一体的——人用肺呼吸,人更用皮肤呼吸对不对?你把皮肤全部涂油漆你人就死掉了,就闷死了——那所以在皮肤损耗的气都等于是肺的系统损耗的气,你补在肺里的药也同样会补在皮肤。
                            那当你用凉润的麦冬,好像在肺上面洒一层凉凉的水,让它凉快一点,然后洋参补气,再用五味子结成一张网子把你的元气巩固住的时后啊……夏天,真的蛮好过的。
                            什么叫蛮好过的?生脉散,就是「可以吃的冷气机」,你吃生脉散,你一个人是不会知道自已有多好过的——直到你看到别人。我有好几次经验都是这个样子:有一次太阳很大,我跟我表妹走在街上,我们两个都有吃生脉散,然后就回头看说:「嗯?奇怪,怎么那些人都拼命往骑楼底下钻哪?」或者是有一次我去办什么事,有吃生脉散,我就看说:「嗯?怎么那边站一排人都在拿东西抹汗,有那么热吗?」有吃生脉散的人,你感觉到的温度会比别人低五度,果然是可以吃的冷气机。一次吃二克,可以维持二个小时左右的药效,吃生脉散的期间就很不容易因为暑热让你的气散掉,真是不爱练功的懒人很好用的药。
                            这种抗暑的药效,要自己用粉光参配才能显出力道,一般科学中药成方的生脉散用的参太热了,吃了没什么用。
                            至于说生脉散补气的功能,也不是年年都一样好。像今年是两个水运过旺的太乙天符年,人的命门火会被克得很厉害,今年夏天的累,反而是吃附子剂或是灸关元比较有效,但仅以「抗暑」、「抗消耗」而言,还是很可以用的。
                            那这种用处,在什么地方特别会觉得好呢?就是教师需要教课的时后,你教书前吃了生脉散,你这堂课就比较不累。我们学中医的朋友之间,凡是要去唱KTV,一定吃生脉散,可以一直抢麦克风。另外还有什么地方好用?就是如果你去健身房上一堂什么有氧课,那一定要记得先服生脉散,你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之前哪,上半堂课就喘吁吁,现在一整堂课结束了,还不错,撑得住。」它可以取代你那一个小时的心肺功能。
                            真正锻炼心肺的运动—散步
                            这里要讲到一点运动的道理:人的心肺是不可以锻练的,这一件事情,不知道同学晓不晓得?可以锻练的东西叫做「肌肉」,这个知道嘛,对不对?
                            那为什么心肺不能锻练呢?
                            一,肺没有肌肉;
                            二,可以锻练的肌肉都是你要把那个肌肉操练到它的细胞有所破坏,使它长出更强的细胞,这样子它的肌肉才会更强。而肌肉可以被破坏而长得更强的条件是:「那肌肉是可以休息的」——心脏,可以停下来休息吗?那这种肌肉怎么可以锻练?练了就会害它寿命缩短!锻练出肌肉的心脏叫做心肌肥大,那是病,会早死。


                            IP属地:广东26楼2014-04-02 14:16
                            回复
                              所以我们人类在作运动,凡是一般说在「增强心肺功能」的运动,都是在作什么?那是在锻练全身「心肺以外」的肌肉,让那些心肺以外的肌肉细胞能更有效率地处理三磷酸腺苷的键结变化,以及氧气的氧化代谢等等,让我们全身上下都有一副好肌肉,一旦我们运动,我们可以动用那些肌肉里面的能量,而不需要动到太多心肺的补给——让肺脏不需要疯狂地从空气里面抓氧气、然后再用心脏打出去给全身——懂吗?就是说,全身你的「心肺以外」的肌肉练得越好,你的心肺功能就越能够「节省」,这叫做「增强心肺功能」,绝不是去狂操猛练你的心跟肺,千万不要以为你弄到心跳加快喘大气那样叫做增强心肺功能!虽然我们练习走步机也说最好要练到心跳到什么频律以上,但是那个目的是为了要让心在那边告诉你的身体说「我不够用、我很累」,这样身体才会多长一点肌肉来帮它,所有心肺功能都练在别的地方。这样听得懂吗?
                              那真正心肺的锻练,我们中国人要什么?要「龟息大法」——到死不能休息的东西啊,让它跳得越慢越好——打坐练气之类的,使它越慢越好。所以这同样也是运动的基本原理:任何运动,你能不要操到心肺就不要操到心肺。因为心脏很可怜,它到死不能休息,不能再给它加负担;而肺脏很柔脆,一操就伤。
                              那有一种运动呢,它非常可笑,就是慢跑。慢跑的特征就是,全身的肌肉都不会因为它而质量变好,却只有心脏在狂跳、肺在喘。所以慢跑是一种非常伤心脏的运动,美国慢跑会长就是跑到一半心脏病发作死掉了嘛,已经遭天谴了。慢跑,你这样子全身的肉在那边垮垮地晃晃晃,你说什么肌肉会练得到?都不太会练得到,顶多是燃烧脂肪让你看起来瘦一点,你要练好全身肌肉,需要一种更完整操练的运动,慢跑这样子晃晃晃,没什么用,对提升肌肉质量用处有限,所以它不能帮到心肺。与它造成的损伤相比,正分远不及负分。不要看马市长跑步卖肉就跟风啊,那只是一种宣传用的健康形象,谁也晓得我们市长大人自己平常都在游泳的。
                              要帮到心肺,其实什么上楼梯啊,走路啊,可能还有用一点。不要小看走路喔,多走路的人身材会很好喔,因为走路散步这种功夫,是很可以调匀全身的肌肉的。而且,如果人连续慢慢走三个小时,很多湿气寒气都会散掉,当天睡觉时脚一定都暖暖的。现代人比古时候的人吃得好穿得好,却长肿瘤的人那么多,走路的机会太少,也是一个可以列入考虑的因素。你如果天天走得多,阴气是不容易堆积到生阴实证的。
                              高山症
                              生脉散,我们说它可以取代心肺功能对不对?那我们再往这个方向想一想,就可以知道另外它还有什么神效了——就是高山症。真的,你到藏边高原发高山症,生脉散一吃就好了,你就会知道什么叫作「取代心肺功能」,它真的取代了。
                              上次跟我母亲去九寨沟的时候,有一位体弱多病的太太跟我们坐同一车,高山症发作,我就给了她一克半生脉散,五分钟不到,没事了。她说「好神哦」,然后同车那些阿姨们都跟我们要……我只好说:「只带够我们家二人吃的份」。我这个人都把自已假设成最烂的身体,出门旅行什么都带足:抗暑的、抗空气稀薄的、抗风抗寒、晕车的、泻肚的……什么都带。
                              所以你不要说这个药很小,才二小瓢,那粉光参你们都应该买的到吧?那五味子、麦门冬的科学中药,随便都批得到,你真的可以说它不值钱,可是,你不觉得这东西很有「商品化」的潜力吗?其实很有商品化的潜力。只是大家不会用,那我刚刚说的这些用途,难道没有人知道吗?你随便买一本方剂学的书都有讲哦。只是,中医好像跟我们的生活实在是脱节到有一点陌生,所以这么好用的东西却人人忘记它的存在。
                              我们这种家庭常用良方,你们就不妨把握一下,下课你们可以讨论一下怎么买药怎么批药,那也是一种很快乐的人生体验,享受家庭主妇该有的乐趣,不要每天都在发扬国萃,那太累了。我觉得我都在享受家庭主妇的乐趣,杀价啊、这个药材好不好啊、新不新鲜啊……上次买了什么药材有发霉啊,退货给你啊,再赔我一点什么东西啊……就像买白菜要再讨两根葱,享受那种卑微又平凡的乐趣。
                              至于说粉光参,外面的质量其实有差别的,即使都是真品,药性从微凉到颇寒的都有。我记得有一个朋友一直以来体质很寒,一吃生脉散会冒冷汗头昏。像这样的事情,还是要防一防。最好粉光参你能先试吃一两克,确定没这种反应,再拿去配药。
                              其实「生脉散」这个方子,它所作用的范围,到底是中医说的「心」还是中医说的「肺」?其实很难说。前面讲到心肺功能呢,比较讲到它关于人的呼吸的功能啦、抗暑的功能啦、什么含氧量的功能,这些都是有形的层面的说法。如果再讲到形而上的心肺,其实生脉散在临床上,还蛮能够用来抵抗所谓「老年痴呆」的,如果体质不是很寒,天天吃当保养药其实都可以的。当然,这种老年痴呆,我会想把它设一个条件限制,就是:如果以后你们会把脉的话,可能你会有机会把到那样的心脉——那种心脉把起来……我们把脉时一根手指头贴到的这个地方,其实接触面很小对不对?可是呢,即使只在你一个手指头贴到的那一点点皮肤接触的范围里面,你也会清楚地感觉到:「这个人心脉的跳动,不是一直打在一个定点上的。」就好像在这里跳一下、在那里跳一下……他的心脉是东一点、西一点的,浮上来的地方,每次落点都不一样。这个是不必用什么伟大的技巧都把得出来的。这样的心脉,用「生脉散」,它能够使人胸腔这个地方的气比较凝聚,所以那个人的心脉就会比较不散。而中国人说的「心」不全是外国人说的「Heart」,中国人说的「心」往往是英文的「Mind」,就是我们的「意识」。所以,当呈现这样的心脉的时候,用生脉散可以把这个散乱的心脉再束回来,这个人就比较不会那么痴呆。一个人好像反应钝钝的,你叫他做什么事都好像有一下没一下的,那种恍惚状开始出来的时候,生脉散是有用的。
                              那将来,你们还有跟我学《伤寒论》的话,有一些发汗药发得太过会损伤心阳(心脏里面的能量)的,如果你吃了麻黄剂之后,感觉心悸了——什么是心悸呢?就是你坐在那边觉得心脏跳动好明显喔——有那种感觉,那你吃点生脉散,可以把心气再凝聚一点,就比较能够守住。当然在《伤寒论》,张仲景的方子里面治疗这种心悸的感觉有别的方子,但是一般我们知道他的心阳在散以致于造成这种心悸的时候,生脉散是可以用的。
                              另外,在感冒已经好了十几天了,人却仍在微咳的时候,生脉散搭补肾的药是很好的收功药。一般来说生脉散搭八味丸两三克就可以,如果有人咳了会漏尿,搭真武汤几克也很有效。基本上这种组合,对于一般所说「肺部纤维化」之类的问题都有很强的预防效果的。
                              因为它很凉,它又很凝聚,又清凉又凝聚,对于一般所谓的「过动儿」,也是有一定的帮助的。有些小孩子就是很躁动,不能够安宁,我们大人如果躁动不安宁的话,或许我们可以用一些清心火的药。可是我们都知道,凡是清火的药长期服都会伤害人的元气,那你对于孩子是不可以这样子做的。所以当你觉得这孩子他好像根本就静不下的时候,你每天喂他吃一点生脉散,那他就会比较容易安静。可是,我对于这件事情一直有一个疑惑:就是现代的人到底对于过动儿是如何判定的?老师叫他安静、而他不安静,那就叫过动儿吗?我有时候看到那个老师在叫小孩子做一些很无聊的事情,唯一不听话的小孩,反倒是我眼中唯一正常的人。因为那老师的教法有一点愚蠢哪,小孩子根本不会吃你这一套,他吃你这一套是因为给你点面子吧?所以,我不知道怎么判定过动儿,请你们各自以专业的领域去解读这件事哦,因为我不太了解。
                              我就认得一个小孩子,他已经长大了。他小时候就上课不专心,被当成过动儿,然后就被抓去吃了很多很多乱七八糟的西药,到后来其实精神、心智方面都受伤了,变成半废人。我就觉得说:如果你当年那老师讲得很无聊,你上课一直不专心,听起来,天经地义嘛!我很难想象我小时候有哪一个老师的课我很专心的,我一直到后来遇到比较教得好的老师才开始专心,否则的话,就是会想东想西吧,从幼儿园开始就这样啦。


                              IP属地:广东27楼2014-04-02 14: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