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悠悠吧 关注:7,762贴子:641,823
  • 5回复贴,共1

「宁寿宫│沂居阁」— 密太嫔(姜瑶居)寝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谕:
兹有姜氏瑶居,汉军旗人士,淮安府丞姜则辰幺女。承元四年先帝巡游江南,感其诗礼传家,爱其容颜妩丽,遂破例封其为常在,准入后宫,尽享圣恩浩荡。崇正元年,新帝继位,尊答应姜氏为太嫔,赐封号“密”,是为“密太嫔”,移居宁寿宫沂居阁。
望其勿负皇恩,勿违圣意。
钦此!
【二楼晋升历程,三楼独白,未贴资料勿顶。】


1楼2014-04-05 21:53回复
    因着宁寿南苑内梅花盛开,只着常衣挽着纂儿,呼而唤了周遭几人治酒赏花。是日先携了姜蓉一道,纵是游顽趁着惬意,先茶后酒不过几人寻处僻静小聚,并无别样新文趣事得以相传。慕彼横枝,闪灼文章,姜蓉却是趁着好景焚抹月麟香,香培玉琢之境,好似紫府无双。
    遥想着玄宗宠妾甚极,便是‘以轻罗造梨花散蘂,裛以月麟香,号袖里春,所至暗遗之’为衬亦是一道佳话。暂且别无话说。
    自个儿缘着汉姓得沂居一处,而先帝偏生爱着这股子散淡劲儿赐封号密,实为藏宝于沂水之地。若也生在寒门薄宦之家,约摸着也未尝曾有些交结,如今守着沂居可真正是枉生一世。自己虽较着周遭人尊贵,也不过半许而已,锦绣纱罗也不过是将魂魄裹在木头之中。浅淡猩毡一拢心中亦自思到,由着这日子一天的过,心中早没有那些劳什子烦闷,起初执意遍布也就是思摸着能远远瞧着便好么。


    4楼2014-04-06 00:02
    回复
      (冬日雪盛,帝寻荷叶酒一壶,予太嫔再候惊蛰)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4-04-07 20:59
      回复

        不知缘何皇太后没允着我同先皇一道,许是皇帝在他面前说了些什么,算是保了自个儿。谁想今日竟是合着每月初十得以同皇帝光明正大那么一会。内室平日有个小书房,内曾挂着一轴美人儿,极画的神,便是不知哪位递了进来的锦盒便呈了那么一幅,总有闲来无事的人试图从这画中寻出个究——竟:桃眸同自个儿的有那么些相似,妃唇亦是勾勒相似弧度,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相似。
        惊蛰那日许是热闹着的,婢子都候着在院中,须得遣姜蓉入内寻了沏好的鹿苑毛尖,想着书房那里自然无人,那美人也自然是寂寞的,只那么一瞥,总觉得墙壁空荡荡少了些甚么,倒也未曾深究。
        天愈是沉了,人群也三两散的差不多,半日静悄悄的。这书斋倒也沉寂着,原来这姜秦算是伶俐乖觉的妙人,倒是一眼瞄着壁上的卷轴消失了。怎么讲着这早已心中不自在了,若说这卷轴当真无处去寻——既是能递进沂居,又能递出这屋儿,一来二去像是没进过这屋一样儿,心中略有不爽,却也只得作罢。


        6楼2014-04-15 23:30
        回复
          院外头有一处落红成阵,只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得满地满书皆是。也有那么几瓣,随着风紧着落入牖窗里,挂在一截横木上。平日中浣,赶着皇帝来之时,总是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自个儿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沂居去了。回头瞧着,院中地上还有那么许多。
          缘着这景是美的,身侧服侍着的婢子也识趣的寻了耳房歇着。许是御花园中太后唤了戏班子唱几出小曲儿,时不常的听上那么几句。巧着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便也仔细侧耳细听,又听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么两句不觉也点头自叹,自思,原来戏上也是有那么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偏头瞧着皇帝爷,眯着眸子倒也听得仔细。
          愣了半晌,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之类数语。总说不准的想起前人水流花谢两无情那句。仔细忖度,未免心痛神痴,回了神儿又免不得斥自个儿太过矫情。忽觉背上击了一下,及回头看时,只瞧着那对深眸望着自己,说不准其中究竟是甚么深意。


          7楼2014-04-21 13:53
          回复
            ======================== 封


            8楼2014-06-04 00: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