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几米的少年游系列散文。。。不过他现在改名叫顾寒山了 其实我还挺喜欢看他发的状态的 温润如玉的一个人。。贴一小段节选
【少年游】苏州,青石的街道向晚
记忆中的苏州,它应像雾霭晨曦中的一名温婉女子,在江南的粉墙黛瓦和小桥流水中,浣洗着春衫薄衣,俯首抬头,眉眼中尽是温柔。
又或者是——黄昏日落里,青石小巷中虚掩门扉的小户人家,坐在自家庭院,摇着蒲扇,轻啜清茶,度着闲散慵懒的时光——如此的况味。
范宗沛的《青石的街道向晚》,一定是写给苏州的音乐。古典,倦倦的带着愁绪,评弹声声入心,曲韵像老去的旧光阴。我最初听它,总是想着自己穿着青衣粗布,踱步在苏州的街头巷陌。疑心自己不是现代人,不是。
而说到评弹,在中国的城市中,只有一个苏州。我到七里山塘去,听曲品茗的茶馆一间又一间,典雅的门面,着长衫旗袍的男子女子端坐其中。一拨弦,声音娇羞,亦不乏雄浑刚毅,让你寻不着自己的前世今生。
苏州两字呢,与生俱来带着诱惑。有“州”字的地方千千万,独“苏”字遇上它,仿佛灵魂出窍,生出缠绵绻缱的味道,沾满江南的气息。杭州显得有点现代了,扬州又稍嫌底气不足。苏州才是我心目中古典江南的不二之选。电影中每有苏州园林出现,我就眼前发亮。少时每听到这两字,心底就有一种飘然,仿佛它天生就与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苏有朋演的《康定情歌》,电影伊始,画面展开便是高高的古塔,姑娘骑着单车,一路走过,不是小桥流水,就是青檐灰瓦的人家。我知道,这座城市就叫苏州。因为,我来过,那么痴痴的来过。它的印记烙在我的心头。
也喜欢有人叫它姑苏。这两字依然那么独自,苍老又风尘,不可替代,光听着就觉得风情万端。有首小诗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俨然一幅水墨丹青,说得人尽有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