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之帝国吧 关注:17贴子:1,619

【转,慢更】关羽知识汇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4-16 00:55回复
    关羽斩颜良旧文新解
    来源:琅邪中华文化论坛
    作者:空梦残冉
    日升日落,斗转星移,易朝换代,屡复不鲜,国有兴、亡之运,已然不刊理数,故季汉有势危之岁,入无法家拂土,出无敌国外患者,强汉为之而衰末,英雄为之而辈出。夫关羽赳赳,出身匡世,矛刘备而为武臣折冲,起义于涿郡,争战于徐、兖,奔走于冀、豫,立功于江、淮,殁于荆、楚。吴与蜀邻则忌其勇,魏与蜀敌则许其武,戎马倥偬于诸方,而扬名传盛于天下者,固有传奇一生,而传奇一生固有传奇一行,传奇一行固有传奇之手段,传奇之手段固有后世美文之期许,而后世美文之期许始于西晋陈寿之著撰。
    三国志第三十六卷,为传首第一百五十九字,止于第一百八十九字。短短数十字,字字有珠玑,陈寿以诗词般之文字,溢于言表之意境,描绘「万军之中取其上将」及「树倒猢狲散」两出雄壮举世之场面,诚为不易,寿之精简史笔亦由斯可见。其内容曰:「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自「羽望」至「马围」寥寥三十馀字,少一字兮似不足,多一字兮嫌累赘,一书一题无不彰显陈寿笔锋之神来,一琢一雕莫不展现关羽武勇之悬绝。取敌上将于万众之中,从容而入,从容而返,纵横若无人之境。时人皆称关某熊虎之将,万人之敌,是役可谓尽显风流。
    初,关羽屈身曹营而无久留之意,魏武早有知晓,羽曰「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位将军行职而言,立功莫过于指挥军队,斩敌首级。然关羽不过一名暂寄降将,并无军队,纵下邳之败后仍有少数亲兵,亦难于曹、袁两战争之中左右。其可调配之军队,抵多为曹家暂时益给,而指挥他人士兵杀敌,未见得是自身功劳,故临阵斩敌杀将,力胜局部,为归刘心切之关羽所欲甚。颜良绍之名将,使关羽亲斩之可称立效曹家耳,比发白马之役,操以羽为先锋,遇此良机,羽亦当极力寻觅颜良所在,且不望借他之兵胜任。关羽名虽先锋,领军之将,而实乃一勇骑也。
    国人叙史,抵多略于军事,三国志尤甚。陈寿行文以简略称,一词多用屡见不鲜,或以人名指代一军,又或本义。比其写「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之军事,随即调转笔锋,以一「望」字孤立关某,更有「策马」倾向于描述个人之词,意在彰显关羽一人壮行,虚实之屡变,读者亦当思思。
    「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说文》曰:「刺,直伤也。」,古代汉语,字多歧义,世有庸人窥其多义,而以「刺」字与实际爽,云羽于万众之中暗杀颜良,此语既云暗杀,又云居万众之中,前后矛盾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4-16 01:18
    回复
      世说多称策马刺良于万众中,为关某之美,而忘其斗诸将之力,彼勇武之士吕布斗不武之人郭汜,仅造其伤,欲斩之尚且力不足,尔宁狮子搏兔亦尽全力焉?比郭汜诸卒,或不称诸,前来救汜,吕布斗心立丧,而郭汜之命得存,遂各两罢。比量之下,吕布刺郭汜,两阵既立,为将者独共对战,未若关羽之刺颜良而居万众之中且斩之。吕布之见贼回首,未若关羽之力斗诸将而无一卒之援且胜之。此中手段与刺良之举俱异于人,同称天工之作。
      「遂解白马围」属承上文介绍颜良身死,诸将莫敌关羽之产物。士无什伍则散乱,军无首将则自溃,主将被杀,阵势亦乱。陈寿掌握是役之关键,便使此五字收束整场战斗,绝口不载曹军如何进攻、袁军如何败退,文笔可谓乾净俐落,丝毫不脱泥带水。陈寿尊魏而为魏臣之美书以特详,张辽,徐晃终为魏将,白马一役俱参其中,且魏遂获胜,然审其二传未若关羽之美,徐晃本传仅以「从拔白马」累功未获赏,张辽本传更是忽略不载,付之阙如,可见辽公未获胜绩,甚至大高而不妙,及检辽公勇破孙权之行,方知关某之武,玄之又玄也。
      按察前后,曹操声东击西,奇袭白马,绍虽有迅闻,然白马、黎阳隔有黄河之阻,故救兵未能及至。而颜良闻之,立与诸将议,筹备应战之术,奈何时短,敌军由远及近,颜良督军逆战,关羽率军而至,交战之中,羽远望见良麾盖深处于万众之内,擒贼先擒王,唯有单骑径入,呼吸之间,咆哮之下,颜良之首悬,而绍之军溃。《尉缭子·战威》曰:「破军杀将,乘闉发机,溃众夺地,成功乃返,此力胜也。」由使马驱行,到斩杀敌将于万众之中,到羽解白马之围,由绍军诸将莫能当羽贯注整个过程,主词受词完全一致。颜良之死,使士卒失斗心,将史丧守心,遂一泄千里,溃众而走。 正如士失什伍,车失偏列,始见于关羽力胜之功。万军之中取其上将本小说家言,然竟跃然史上,关某之神勇既可以深深自见,又似在渺渺天外,难怪数百年后,仍使人心旌动摇,云长英风,高山仰止!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4-16 01:18
      回复
        顶个
        我是水怪我每天喝很多水,咕咚咕咚~~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4-16 19:30
        回复
          赞 !!别小看这几个字,少了哪个都没经验。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4-19 10:27
          回复
            探讨襄樊战役关羽的兵力
            陈到字叔至
            前言:
            建安24年,公元219年秋,刘备称汉中王,拜关羽前将军,假节钺,同月(7月),关羽进攻樊城,我们现在所说的襄樊战役全面爆发。那么在这场战役中,关羽最终调动参与进攻曹军的兵力到底有多少呢?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也有过帖子具体分析。那么本人的结论是:关羽真正能调用的参战兵力,在增兵以后,最终应该在3万左右。
            正文:
            1:荆州兵力与关羽初期可用兵力
            荆州的兵力,就算是在全盛时期也不过就是号称带甲十万,益州也是。那么既然号称,实际数目也不会比这个多了,我们往多里计算,荆州全盛时兵力大约十万多,而且多不了多少。而刘备拥有多少荆州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赤壁之战结束以后,周瑜开始攻打南郡,此时刘备趁机南下,将荆州南部四郡:零陵,武陵,桂阳,长沙都弄到手了,然后又回头帮助周瑜。最后曹,孙刘双方都杀伤甚重,历时一年多的南郡会战终于以孙刘联军的胜利告终。南郡失守,曹仁北归,南郡归了孙权。之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孙权,鲁肃同意将辛苦得到的南郡借给了刘备,那么这个时候刘备手上拥有的地盘,则是荆州的五个郡:南郡,零陵,武陵,桂阳,长沙。
            之后刘备第一批入川,再之后诸葛亮,张飞等人分批入川,自此关羽董督荆州事,成了刘备方荆州集团的最高统帅。那么这个时候刘备的兵力如何呢?有些朋友希望考证出来刘备拥有的荆州这几个郡原本的兵马,加上刘备最初带来的的兵马,再减去刘备,诸葛亮,张飞等所有入川的兵马,以此来算出关羽的兵力。个人认为这个方法根本不可行。原因就是,需要的数据太多,而我们真正能考证出来的,仅仅是刘备来的时候有关羽,刘琦各1万水军,共两万人。然后刘备入川带领数万,这个数万是几万还不确定。至于荆州南四郡和南郡兵力,以及诸葛亮,张飞等人后几批入川的兵力,根本是无从考证。
            那么要计算关羽初期的兵力,必须关注下孙刘同盟第一次危机事件,即孙权袭取三郡事件。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由于孙权设置南三郡长吏未遂,都被关羽赶走,孙权突然翻脸,命吕蒙率领2万军马突袭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这下刘备也着急了,亲自率兵5万到了公安镇守,并且让关羽率领军队进入益阳(注1)。注意一下,刘备这个时候已经是大军亲自来到后方镇守,所以关羽没有任何理由再在后方留下多少自己的军队,这时关羽号称自己3万大军,那么这3万基本可以确认是关羽此时所有可用兵力了。还有一点,这个3万可是号称3万,那么恐怕还是个虚数了,即关羽部队数量,实际很可能在3万以下(注2)。


            IP属地:辽宁9楼2014-04-19 12:45
            回复
              2:襄樊战役初期关羽的兵力
              由于孙刘同盟眼看要陷入危机,关羽和鲁肃又相持不下,最终鲁肃还是决定要和关羽会谈,于是邀请关羽开会面谈,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单刀赴会(注3)。而此时曹操大军又虎视眈眈准备向益州进军,让刘备大为担心。于是此次会议的结果,孙刘双方达成共识,划湘水为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归孙权,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而刘备也率军回江州(注4)。到这个时候,关羽其实只有荆州3郡的地盘,而这3郡的地盘事实上只有整个荆州的四分之一大小。
              值得说一下的是,有些朋友认为刘备这次带去公安的5万,部分留给关羽了,个人认为这点可能性几乎为0。当时可是曹操虎视眈眈看着益州,刘备这点兵力怎么可能富裕到留给关羽?这还要留着和曹操打仗呢,还有后面争夺汉中,很多硬仗要打,因此刘备根本不可能把5万人分给关羽部分。那么这么说来,关羽此时的总兵力肯定不会多于当初拥有5郡时候的兵力了。关羽在刘备镇守后方,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尚且只能调动号称3万的军队。等到襄樊战役打响,可没刘备再帮他镇守后方,这要靠自己荆州的兵力,即关羽此时除去后方屯守各处城池的兵力,他能调动军队连号称3万恐怕都做不到了,实际也就是2万多不错了。关羽开始攻打襄樊的时候,所率领的军队也就是2万多。但是这样依然导致曹仁军队在野战状态下难以抵抗。


              IP属地:辽宁10楼2014-04-19 12:45
              回复
                3:史料遗失的部分战役
                由于蜀汉不置史官,再加上陈寿在作书是后对曹魏方的夸胜讳败,蜀汉将领很多资料都已经遗失了。特别是襄樊战役,我们仅仅看到了一些片断而已。似乎关羽和于禁交手,就成了襄樊战役最初的环节,那么事实会是这样吗?
                我们从三国志上可以看到几处记载,陆逊和吕说过关羽始有大功,又写信麻痹关羽说他小举大克(注5),关羽被忽悠了结果调抽调后方兵力去了前线战场,而后来才出现了于禁救援曹仁,可见陆逊虽然有拍马匹的意味,但是关羽确实之前以劣势兵力立下了战功。但是这个大功在哪里?是什么?很可惜资料已经完全遗失,从三国志上我们甚至看不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功,那么是否有什么情节暗示呢?
                我们不妨关注下两个问题
                1:曹仁的兵力问题
                2:战场问题
                首先说第一个,曹仁的初始兵力,没有记载,但是可以从书上看出,在关羽灭于禁之后,曹仁的樊城就剩下数千人了(注6),而于禁那里可是中央派来的,没有分曹仁的部队,庞德部队倒是原本曹仁荆州军团的,但是曹仁怎么会分给庞德一些兵力直接导致樊城就剩下这么点人了?同样,吕常镇守的襄阳,更是几乎被曹仁不怎么抱有信心的地方,推测兵力也不会多,那么如果把曹仁,庞德,吕常部队加起来,推测最多不过一万来人。偌大一个曹仁荆州集团,等到于禁过来的时候,咋就剩下这么点人了?要知道这个地盘和关羽的是差不多大啊。
                再看第二个问题,这个更要命了,关羽从江陵过来,等到三国志记载双方开战,这仗竟然都在襄阳,樊城一带打起来了。要知道江陵和樊城之间可是很远的,更重要的是这之间的地盘一直都是曹操与孙刘联军拉锯战的战场,而不是关羽的地盘,现在关羽怎么长驱数百里就从江陵打到了樊城?而曹仁怎么就直接坐在樊城里防守了?
                综合这两个问题,就可以解释关羽之前的战绩了。在于禁负责救援关羽之前,关羽和曹仁早就展开了很多大小战役,而结果呢,总体来说获利的肯定是关羽,曹仁在战斗过程中兵力蒙受了不小的损失,士卒大量阵亡,而且汉水以南的地盘也被关羽慢慢蚕食掉了,这就解释了曹仁兵力那么少,以及自己退守到樊城的问题,因为他不可能直接坐樊城等着关羽来,把汉南直接让出去吧。


                IP属地:辽宁11楼2014-04-19 12:45
                回复
                  4:关羽增兵后的兵力
                  于禁率领大军前来援助曹仁,关羽从后方抽调了兵力,这样等于是动用了部分的地方屯守前来,那么回到老问题上来,关羽拥有四分之一个荆州,论兵力,荆州全盛也就是带甲十万,关羽手里能有多少?应该只有3万多,不到4万,那么这次调动导致了后方比较空虚,但是至少江陵,公安等几座城里还是要有守军的,那么后方那么多城池,加起来至少要几千人把守吧,这样已经算是后方很空虚了,还有关羽从江陵打到樊城,虽说是胜利了,但是肯定也有所损失,所以关羽再怎么抽调,他能派到前线的兵力,大约就是3万左右,所以这个兵力,应该就是襄樊战役关羽最终拥有的兵力了。
                  总结:
                  综上所述,关羽在襄樊之战时派上前线作战的兵力,增兵之前应该在2万多,和于禁对抗时增兵,大约在3万左右。而曹操方面单单是于禁和庞德部队加起来就有至少3万。关羽北伐,确实省得上是偏师作战了。至于曹操方面投入的兵力,个人就不作分析了,因为几乎无史料可以考察,我们知道的只有于禁,庞德的7军共3万多人,曹仁最初兵力,以及后来徐晃援军,殷署、朱盖的十二营,都几乎无从考证了。
                  注释
                  注1:先主传: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
                  注2:甘宁传:后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羽号有三万人......
                  注3:鲁肃传:肃住益阳,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
                  注4:先主传: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
                  注5:陆逊传:逊曰:“羽矜其骁气,陵轹於人。始有大功,意骄志逸,但务北进,未嫌於我,有相闻病,必益无备。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下见至尊,宜好为计。” 逊至陆口,书与羽曰:“前承观衅而动,以律行师,小举大克,一何巍巍!敌国败绩,利在同盟,闻庆拊节,想遂席卷,共奖王纲。近以不敏,受任来西,延慕光尘,思禀良规。”
                  注6:曹仁传:仁人马数千人守城,城不没者数板。


                  IP属地:辽宁12楼2014-04-19 12:46
                  回复
                    更正:单刀赴会划湘水为界限,零陵属于刘备了,这样关羽手里三郡大约有1/3个荆州,是本人的疏忽


                    IP属地:辽宁14楼2014-04-19 12:56
                    回复
                      加精如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4-19 23:15
                      收起回复
                        二:徐晃与满宠讨关羽於汉津,与曹仁击周瑜於江陵。
                        此战相对而言很明了,应该发生于南郡会战期间,关羽绝北道之前,即建安十三年底,公元208年,或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
                        从汉津的位置来看,显然不在北道上,因此确定这场战役不会发生在绝北道时期,而此战之后徐晃与曹仁击周瑜於江陵,很显然,这个依旧是南郡会战时期,因此确定徐晃与关羽的交战发生在绝北道之前,关羽这个时候在打游击战。
                        有观点认为此战发生在刘备败走当阳时期,这似乎说不过去,刘备败走经过了汉津,没有遇到任何曹军,说关羽在这个时候和徐晃交战,可能性很小。
                        至于此战的结果,徐晃传没有记载,别说破关羽,连个走关羽的记录都没有。请注意,徐晃传备详,所谓备详,就是完备详细,如此周备详尽的传记竟然没有记载结果。可以看后面与曹仁击周瑜於江陵,以及魏书中曹仁讨关羽,屯樊城,于禁助曹仁击关羽,结果均是未完成任务,所以以三国志对魏的夸胜讳败,这些地方显然是不敢记载结果,就是说明徐晃与满宠的情况不乐观。可以确定此战徐晃和满宠的目的是把正在打游击战的关羽打败,但是结果则是他们讨伐关羽未成功(暂且不论是否反被关羽打跑)。


                        IP属地:辽宁18楼2014-04-25 19:45
                        回复
                          三:李通战关羽
                          此战发生事件更是明确,就是南郡会战后期,关羽绝北道后期,即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
                          南郡会战此时已经接近尾声,在江陵以劣势兵力坚持了一年多的曹仁终究架不住周瑜的猛烈进攻,于是曹仁只得选择弃城而走。但是此时北道尚且不同,路上**满了鹿角来阻碍敌人的进攻,但是曹仁撤退,曹魏方面不能没有将领来接,这个时候曹操只好派出一些将领,其中有李通。请注意,李通是汝南太守,按理说南郡会战没有他什么事情,但是此时此刻,荆州的曹军都奈何不了关羽,更是无法打通北道,曹操只得大老远派出李通等人去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从李通的传记来看,他的表现非常出色。
                          下马拔鹿角,一员大将要当小兵用,只能说明战局实在不利。且战且前,说明李通把战线往前推移,即离关羽越来越近,但是看不出来关羽是否有后退的迹象。以迎仁军,说明曹仁军队已经弃城撤退,往北前进,事实上到这个时候,关羽绝北道已经圆满完成任务了。勇冠诸将,可以看出李通可不是此军队唯一的大将,事实上曹操为了打通北道调动好几位将领和李通前来。
                          李通作战英勇,也拔掉了一些鹿角,把战线往前推移,给大家做出了榜样,本来我们还等着看他如何打通北道,结果呢?真是让人惋惜,这家伙半道得病死了。从这里看不出任何李通击败关羽的纪录,作战勇猛而无结果,显然李通未能完成任务,他没有打通北道就先死了。至于李通的死,三国志有讳言的可能,毕竟他来的时候健健康康,还能如此英勇作战,不太可能突然就病死了。当然,那个时代医疗条件不好,李通也可能病死。总之不过无论李通是战死还是病死了,从战略的角度上说,关羽已经超额完成任务了。
                          最后曹仁安全撤退,这实在不是关羽的责任了。负责围攻曹仁的是周瑜,可是他没有围住。而关羽当时只有很少的兵力,面对前面曹军的猛攻,外加背后曹仁向自己冲上来,如果关羽继续纠缠下去拿将腹背受敌。因此关羽在完成任务后便撤退了,战略意图已经达到了。至此,南郡被周瑜拿下,南郡会战以孙刘联军的胜利告终。
                          这就是虚无缥缈,关羽本传缺失的一场游击战。之所以此战关羽是否完成任务有争议,就是因为本传没有记载,而曹方将领的传记给人一种关羽失败的错觉。
                          这场战役,是关羽被忽略的成绩
                          这场战役,是关羽一生中最精彩的游击战
                          这场战役,是关羽以劣势兵力对抗曹方大量敌人的战斗
                          这场战役,使得周瑜滋生了软禁刘备,收关羽张飞为己用想法


                          IP属地:辽宁19楼2014-04-25 19:46
                          回复
                            四:文聘与乐进讨关羽於寻口
                            此战 发生时间,应该是刘备入川以后,关羽镇守荆州时期,而应该在青泥之战那个时期或者之后,即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或者更晚。
                            有朋友认为此战也是出于绝北道时期,但是从地理上看,寻口可不在北道上,所以此战不可能是绝北道中的战斗。
                            那么此战结果如何呢?文聘有功,而且升官了,所有有朋友就说肯定是文聘打败了关羽。那么我们看一下,凌统在合肥之战救了孙权,赵云在长坂坡救了刘备的妻儿,都升官了的,但是战斗结果呢?孙权被张辽打败,刘备被曹军大破。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从文聘有功升官,直接想当然地认为是文聘打败了关羽。所以此战结果不明。


                            IP属地:辽宁20楼2014-04-25 19:46
                            回复
                              五:文聘攻羽辎重於汉津,烧其船於荆城。
                              此战发生时间,也有争议,一般认为两种可能,其一是刘备入川,关羽镇守荆州时期,即和青泥之战,寻口之战差不多的时候,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或者更晚;其二则是关羽发动襄樊战役的时期,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
                              文聘镇守江夏数十年,此战时间确实难以确定。如果认为此战发生于襄樊之战中,原因是那次是唯一一次有记录的关羽动用水军和曹军交战,而且后面紧跟着一个文帝践祚,估计不太可能太早。至于有人认为这是绝北道时期,这可能性几乎是零了,那个时候关羽根本就在陆地打游击战,没有动用水军,怎么可能被烧了战船呢?
                              此战结果,前半句无结果,而后半句可以看出文聘确实是获利了,烧了关羽战船,但是依旧没有关羽被打败的迹象。关羽是有所损失,但是不能说有损失就是失败吧。此战也是结果不明。


                              IP属地:辽宁21楼2014-04-25 19: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