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解析:
这题目,说有意思又没意思。
为什么这么说呢。看题目,一个限制性非常大的狭长型空间,单侧的采光面。
这个场地的原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安腾的住吉长屋。
当我用现成紧凑型户型的房间尺寸来比了一下这个场地,发现做了卧室以后,短边刚好能留出一条供人行走的走廊。场地进深那么大,又只有单侧敞开面,因此天井成了场地内部房间采光的几乎唯一选择(屋顶采光条件有所限制,顶层没问题,顶层以下的楼层,除非能做出退台。况且顶层采光并不是很好的建筑采光模式,开窗通风也是个问题,直射的光线也是一种弊病)。再扣掉最经济的客厅和1100梯段的双跑楼梯,再扣掉卫生间,只剩下三米左右的天井,不能再减了。
每个住户需有独立的阳台或露台或庭院——露台和庭院都是不可垂直方向叠加的空间,在如此紧凑的地形,加上高度限定(总高9米,即使按层高2700来设计,屋顶板高度也有8100,剩下900不足以达到上人屋面要求),屋顶不可利用,所以阳台成了必然会在这次设计中出现的构造。
有阳台的房间采光本来就略受影响了,在没其他采光源的前提下再利用天井采光那就是不利中的不利了,因此只得放到临街面。
在平面布局上,阳台——临街房间——卫生间——交通体——天井——内部房间——短边方向的交通体+场边的走廊,这样的组合基本上成为了定局。
剩下的工作就剩室内的空间利用了,怎么看怎么像日本改造王的项目。出题老师受日本建筑影响不浅。
这个题目对于初学建筑的大一学生来说,对于建筑的基本概念能学很多,比如最基本的房间楼梯走廊布置尺寸,几种属于私人的室外活动空间的理解和运用,争取建筑采光的方式,必须经过学习和思考,才能良好的完成这次作业。这是优点。
但缺点更显而易见,在建筑设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确是一种乐趣和能力的锻炼,但做设计变得好像做侦探,“凶手只有一个”,那设计就变得无聊了。
没有太多的创意空间,只是靠经验来解题,我们还是做设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