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我应该算是“外地人”吧,在外省呢,如果看到有同个赣州大市的,都会有语言习俗上强烈的老乡感觉。石城距宁都很近的,走高速才30公里不到(记不太清楚了),古代宁都设州,下辖石城、瑞金两县,同源同根,挺好的!
清明节回到石城祭祖,本人对客家古建筑具有非常大的兴趣,那阵子自己一个人,几乎跑遍了石城山旮旯,又跑到福建去,后经由姑父介绍,带着父母及一大帮亲戚,来到了名气很大的“中国景观古村落”:东龙古村。
东龙古村名副其实,确实是一方集风水、古建规划、名木保护及人文传承等的宝地,无论是市井民宅的逼仄通幽,还是豪门府邸(百间大屋)的深宅大院、高墙照壁,都完美地呈现了明清时期以东龙为代表的宁都乃至赣南大地赣派围屋风情。所到之处,我都饶有兴趣地细细品味、细细解读,幻想着古代东龙人的富庶程度。这种大规模、集群性的客家围屋古建,可能是我的孤陋寡闻,我从小在隔壁的石城县长大,却没看到过。
让我对宁都这个地方有好感,始于东龙古村人的热情与客情!
在这个村子里游览者,一路上,当地人所表现出来的客情,让我们一大帮亲戚赞叹不已!年过七旬的老奶奶,微笑着免费请我们品尝她正在腌制的酸菜;古道热肠的大婶,非得要端茵陈茶给我们喝;还有九十多岁高寿的老奶奶,拉着我妈妈的手,仿佛在跟自己多年未见面的女儿一般,亲切的一路唠嗑拉家常……
东龙啊,从古至今,走出了多少名望大员、才子墨客!一方宝地,不仅富庶,并且民风非常淳朴善良!仓禀足而知礼节,在世风日下的如今,东龙人,是客家传统礼仪的楷模,这方宝地,堪称古客家文明在现代社会的活化石!
因为东龙,开始喜欢上了宁都!祝福东龙永葆青春、续写长远的富庶与文明,也祝福宁都乃至我们客家地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兴客家先民们共同的期盼!
清明节回到石城祭祖,本人对客家古建筑具有非常大的兴趣,那阵子自己一个人,几乎跑遍了石城山旮旯,又跑到福建去,后经由姑父介绍,带着父母及一大帮亲戚,来到了名气很大的“中国景观古村落”:东龙古村。
东龙古村名副其实,确实是一方集风水、古建规划、名木保护及人文传承等的宝地,无论是市井民宅的逼仄通幽,还是豪门府邸(百间大屋)的深宅大院、高墙照壁,都完美地呈现了明清时期以东龙为代表的宁都乃至赣南大地赣派围屋风情。所到之处,我都饶有兴趣地细细品味、细细解读,幻想着古代东龙人的富庶程度。这种大规模、集群性的客家围屋古建,可能是我的孤陋寡闻,我从小在隔壁的石城县长大,却没看到过。
让我对宁都这个地方有好感,始于东龙古村人的热情与客情!
在这个村子里游览者,一路上,当地人所表现出来的客情,让我们一大帮亲戚赞叹不已!年过七旬的老奶奶,微笑着免费请我们品尝她正在腌制的酸菜;古道热肠的大婶,非得要端茵陈茶给我们喝;还有九十多岁高寿的老奶奶,拉着我妈妈的手,仿佛在跟自己多年未见面的女儿一般,亲切的一路唠嗑拉家常……
东龙啊,从古至今,走出了多少名望大员、才子墨客!一方宝地,不仅富庶,并且民风非常淳朴善良!仓禀足而知礼节,在世风日下的如今,东龙人,是客家传统礼仪的楷模,这方宝地,堪称古客家文明在现代社会的活化石!
因为东龙,开始喜欢上了宁都!祝福东龙永葆青春、续写长远的富庶与文明,也祝福宁都乃至我们客家地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兴客家先民们共同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