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吧 关注:13,557贴子:155,906
  • 12回复贴,共1

从《百字碑》总纲说开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自求真斋论坛,作者风平水静


1楼2014-04-28 08:57回复
    但佛教的资料确实公开的比道家的。
    或者说,大乘佛学的资料比丹道的多。
    大乘佛学是地基,儒家道家是房子!
    大乘佛学学完了,基础知识都有了。你的选择是什么?
    先自度再度他,那好,去修仙吧!
    先度他在自度,那好,去治国吧!
    别把小乘的那个求身心安逸,当作大乘的行愿!
    如果自度没法子,度他没能力,那么算了吧,你先找个地方往生吧!
    在那边培训(莲花内闻法)上岗(花开),然后再行愿吧!
    现在流行的佛学知识,最障碍人的就是三点:
    1.混杂小乘分不清。
    2.大乘知识不成体系
    3.混淆不同的大乘体系

    大乘不是小乘,要么把小乘作为入门的垫脚石,要么一脚踢开小乘。
    这也是大乘体系的最简单划分。
    很多人学佛越学越晕,或者根本进不去,就是连门都没有看清。
    你躲开了前面的小区(小乘佛教),进了正确的小区(大乘佛教),这已经不容易了。
    但还有很多人在小区里面,抱着A栋的名片(以小乘为基础的大乘),站在B栋发愁(脱离小乘的小乘),怎么找不到房间?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4-04-28 09:00
    回复
      道德经的难度是90点资质,
      南华经的难度是75点资质,
      金刚经的难度是65点资质,
      大乘体系的平均难度在55-75点资质。
      大乘入门理论的难度25-45点资质。
      大乘应用系的平均难度在1-15点资质。
      童蒙的难度是10点资质。
      道德经,也有前置的阅读教材啊。
      《文始经》和《通玄经》,是给资质不足的孩子事先加点用的!
      《大学》《中庸》就是给读《论语》不够资格的孩子加点用的!
      《庄子》里面为什么经常把孔子拿来说事,他已经提示了资质不足可以先读儒家来加点。
      前面说了,有些是秘传版本,帮助切入流行版本。
      其实这个就和帮助阅读加点一样。
      区别在于,前面说的是实践操作,后面说的是理论学习。
      比如《楞严经》,是修法的前置版本,也是理论的前置版本。
      有些佛经,从初地开始谈。有些佛经从十地开始。前面的呢。
      当然需要其他的来补了。
      大乘修行位次,从干慧地开始。
      那么怎么到达干慧地的呢,就在《楞严经》。
      而且很贴心的提醒了,这个过程中的各种错误。
      结果现代的人只知道拿这个来对外辨魔,不知道拿来对自己使用!
      你的资质能读懂的,就是你的大乘入手!
      好比《观无量寿佛经》明明是净土有保障的修法,但大家都只谈里面的三品九生,时不时YY下念佛三昧。
      楞严经的起点比较高。不属于大乘体系的基础部分。相当于阶梯部分。
      属于菩萨乘的起修,而儒道就是真的菩萨乘。
      别忘记了,释迦牟尼先生显化的是声闻乘形式。小乘的出家示现。
      别脑残的把小乘形式当大乘。
      除了地藏菩萨有个名为金乔觉的化身,所以是出家形态。
      其他菩萨,偶像外型,哪个是出家的?
      整个大乘佛教的小乘形式,都是接引那些资质不足,必须经历小乘形式才能触及大乘的人。
      但是注意啊。资质不是你想下提升就能提升的。所以很多人,还是会进入宗教。
      因为很多宗教形式的东西,已经是把资质需求降到最低。
      你信就好了。


      5楼2014-04-28 09:01
      回复
        但是严格的信谈何容易。
        干慧地之后是十信位。这也是信。
        十信位满了之后是初住位,这个时候才是真信!也就是大乘严格意义上的见道(此处不分宗教和流派)!
        这里说的资质,是智力,智力高等级了就是智慧!
        严格来说,资质就是悟性。
        降格来说,资质就是理解力!

        为什么我前阵子说,我先教人学大乘佛学,然后才是转入道家修行。
        这个就和前面地基和房子的比喻一样。
        大乘佛学学完了,从低资质不断加点,直到足够智力。
        这个时候就可以真正的下手大乘了!
        所以大乘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考虑去治国、利民,还是去长生、神通。
        我把这个“足够”定在初住位上。道家称为纯乾,佛教称为见道!
        注意,这里说的初住,属于佛教里面别教、终教的划分。
        也就是说,大乘佛教的划分有四种。
        (我临时分的,我自己用的不是这样分的,传统也和这个稍微有差异。)
        为了帮助你们理解,我简单降格来描述。
        大乘佛教的体系,可以有四种划分:
        1.包含小乘佛教的统一体系。
        2.以小乘佛教为踏脚石的方便体系。
        3.踢开小乘佛教的独立体系。
        4.最高大上圆满一切的圆融体系。

        别教、终教,相当于第三种,踢开小乘佛教的独立体系。
        禅宗也算是。所以是教外别传。
        所以禅宗的丛林制度,完全不搭理小乘佛教的乞讨组织形式。
        我个人认为,第一种和第四种,都是概念上存在。
        实际本土的大乘佛教,主要是2.3.两种。
        第一种是为了安抚声闻乘,免得教派分裂。
        第四种则是包容一切,或者说是从果地说。
        第二第三两种,就是主流的佛教体系。

        从内容来说。密宗是第二种。禅宗净土宗是第三种。
        从形式来说,需要出家的是第二种,不需要出家的是第三种。
        是建立在小乘之上,还是独立在小乘之外,是这两个体系的分别。
        所以大乘受戒有两种。一种是小乘之上,必须是比丘升级受菩萨戒。一种是小乘之外,人非人都可以受,无须出家。
        这两个体系,是相通又有差异的。
        差异主要在宗教的形式和名词上面。
        比如密宗说初地菩萨才有资格修双身法,结果被人拿着初地菩萨的指标各种吐槽。
        其实第二种说的初地,相当于第三种的初住标准。
        佛教判教的圆教,是第四种,相当于初信标准。
        这是学佛学的比较深入的人容易遇到的一个大困惑。
        因为不同的体系导致名词不同的所指,结果同一名词的概念高度完全不同。
        这下就会卡机。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4-04-28 09:02
        回复
          尤其是修法多是基于未脱小乘形式的第二种,但是谈理论大家喜欢谈第四种,至少也是第三种。
          这样自己学到最后理论上就出现断层了。
          修法的高度和理论的高度差太多,结果各种怀疑或者对人失去信心。

          这个就相当于我曾经把一阶后期的初步还丹称为“神水小还”一样,我严格说的小还丹是四阶后期修人仙的“龙虎小还”。
          都是小还丹名词,但是完全不是一码事。
          这也是我在论坛上和大家反复强调的,要和人交流,绝对不要用名词交流。
          必须先讲解名词对应的细节概念,确定双方指的是同一回事,然后才能交流。

          比如清末到民国,很流行讲究“龙虎大还丹”。可按我知道的体系里面,龙虎明明是小还丹。
          比如三元丹法,我以前压根就没听说过。
          这些年视野开了点,才明白怎么回事。
          人元丹法的高度,相当于人仙。
          天元丹法的高度,相当于玉液还丹金液还丹。

          也就是说,传统的内丹是从起点,一步步下手的。
          三元丹法这种,是有基础的人,条件合适后直接下手的。
          所以清代至今修内丹容易有各种崩漏,就是因为他们走的不是一步步下手的系统修法。
          北宗根本就很少修内丹的好吧。
          修内丹的家里都有钱,没事合并到全真里面当暗派是不可能的。
          全真的丹法,只有遇仙派、南无派、南宗丹法三支!
          此外的全真丹法,别信!
          南无派丹法包含伍柳丹法。

          遇仙、南无,看看这两个派的名字。妥妥的遇到和归依。
          后世小子,对王重阳和丘处机的公告完全无视。各种YY。
          龙门有内丹,还是要等到陈致虚把青城和南宗的丹法带入。
          而马丹阳和谭处端这两派,基本上我们现在听不到流行了。
          马丹阳的遇仙派、谭处端的南无派,是王重阳的丹道传承。
          丘处机的龙门派,是王重阳的性功和宗教传承。

          但据说全真教的丹道传承,最高只是追求阳神长生。
          龙门派的,还是多读书,多给资质(智力)加点。
          然后刷下性功就好了。
          《大丹直指》托名丘处机,但从内容来看,是抄袭施肩吾三仙门的《修真混元太极图说》。
          你们各种提问,自己翻旧帖去,我已经费力尽量不歪楼,都难控制话题了。
          玉液还丹的标准是,返老还童,胳膊上能跑马,拳头上能站人。
          这里还是回到了前面说的,和大乘佛教一样,丹道也有名词概念不统一的地方。
          玉液还丹,
          严格的就是肉身强化完毕、暂时无法长生。
          不严格的就是性功完成,虚静禅定搞定。
          更低级的就是得气沐浴。
          再低级的就是口水长流。

          我都被你们歪倒不知道该讲什么内容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4-04-28 09:03
          回复
            第三种脱离小乘形式的大乘佛教,是可以和丹道融合的!
            或者说,其实根本就是一码事。
            菩萨乘、天仙道
            成佛、金仙成就

            五仙就不解释了。
            《天仙正理直论》里面也说的比较明白。伍子《道原浅说》发明曰:仙家修道为仙,初证则长生不死。极证,则统理乾坤。
            统理乾坤,这个就是天仙道的仙官历任到极点,这个也就是菩萨乘的十地菩萨为三千世界主。
            大乘佛教公认的的八宗祖师,经典认证的初地菩萨,龙树菩萨。
            他最出名的就是长生啊。
            龙树菩萨后期着白衣,也是脱离了小乘佛教形式。但是现在的佛教徒不敢这么说。
            因为大乘佛教徒的主流,都是建立在小乘基础上的。
            他们没有那种真正踢开小乘形式的勇气。
            个别高僧,达成了,但是年纪也大了,也习惯了佛教的宗教形式,也就老老实实的继续维持小乘形式下去。
            紫阳一脉也好,伍柳一脉也好,都有僧人转入内丹,无他,找到后续的路了。
            前面说了,以大乘佛学作为儒道的基础。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看法,历代都是这样的。
            大同世界,根本就是普度众生的一个初期路标。
            至于我这里,先学大乘佛学,基础够了再修内丹。这个也不是我的创举。
            从张紫阳先生开始,就用禅宗开悟来作为南宗丹法的起点。
            从钟离权祖师开始,就用灵宝和华严的世界观作为整个丹道修行的基础知识。

            但是内丹不一定能有结果。除非是那些注定剧情的人!
            本土谪仙,佛教称初果二果圣人。这个我就不用重复了吧。
            他们要修天仙道、菩萨乘(回小向大)。他们才是修仙的主力军!
            另一脉主力军,是下来安民的!他们不修仙,只治世。
            所以民间传说那些人都是星宿下凡、神仙转世,也不算错啊。
            治世一条路、修仙一条路。
            无非是先利他、还是先自利。

            对于非谪仙(佛教称初果二果圣人),那么修行就要有后路。
            所以,大乘佛教有往生啊。
            各种净土你自己去。道教也弄出来了啊。
            南宗后面的行为,就很明显了。
            禅宗开悟不容易,内丹成就更难。
            所以南宗开了一个神修支线。雷法只是外观,重点是受封成仙官!
            万一你半路挂了,你死后上升做仙官。
            封灵、往生,都是长生路上的保障。
            为毛一个劲的被你们歪楼啊?
            百字碑解读、秘笈解密、儒道大乘、佛学基础、资质加点、体系区分、大乘仙道
            差不多就这个。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4-04-28 09:04
            回复
              大乘仙道,在我看来,就是大乘佛教的菩萨乘、内丹的天仙道。
              两者毫无冲突。
              大乘佛教菩萨乘,到初住位,才能勉强被称为“菩萨”。
              这个时候纯乾(佛教称见道),就是一切命功修法的真正起点。

              必须先有性功,才能修命功。
              性功=(见地+禅定+日用)=心合道
              性功具足了,才能修命功。
              天命谓之性!
              你把天命搞定了,才能修你的人命!

              性功没解决的,各种练功难免YY,甚至有道理不明、内心不清的各种作死。
              性功=(见地+禅定+日用)=心合道
              我说的先学大乘佛学,就是刷“见地”。
              资质加点,就是智力加满了,加出了稳定的“慧”。
              定慧等持,就是见地+禅定。

              可以慧引发定,可以由定生慧。
              我这边的路子,偏向先慧后定。
              这个定慧,加上日用应物,就是性功。
              换句话降格来说,相当于见地有了、再以初禅定力在生活中直断烦恼。
              有同学转来我以前的群聊讲课内容:
              不管你们走神马路线。
              显教、密教、仙道,至少要先有“见地”啊!
              三观都没有,谈什么未来发展。
              为什么不去看帖的!
              “玄理”“见地”“干慧地”“金刚干慧”
              这个才是起修的资格啊。
              福慧双修。慧都没有,你福往哪福啊。
              你都没有前进方向,你要往哪里攒气运?

              而《楞严经》的出现,可能就是上面看不过去了,安排把秘传的翻译出来。
              正好是解决“见地”的各种问题。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4-04-28 09:06
              回复
                先知天命,再修人命!
                下面说说儒家的理论。
                前面说了啊,《论语》的前置教材。
                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
                格物——穷理
                至知——见性
                诚意——炼性
                正心——尽性
                修身——命功

                所有的修行都是一样的。
                大乘佛教的优势,就是提供了许多的理论书籍,以帮助普通人入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命功长生
                齐家——庇护家族、庇护宗教
                治国——当官治国
                平天下——应帝王(初地菩萨多为南阎浮提王)

                这四条路是可选的。
                那个时候,大家的侧重点不同。
                修身——追求个体长生
                齐家——追求组织的发展(家族或者宗教)
                治国——追求当官安民
                平天下——追求当帝王

                当前历史上记录的,全部具足的很少。
                齐家,就是家族、宗教、教团等组织。这个做的多,最为常见。
                治国的也有。修身的也有。
                平天下的太少了。太平道失败了!
                历史上真正被大家敬仰的是齐家成功的。
                被大家羡慕的是修身成功的。
                修身齐家都成功的有一位。许逊真人拔宅飞升!
                密宗也有大成就者带着自己明妃一起飞升的。
                合家飞升,鸡犬悉去。——这个才是真正厉害啊。
                儒家、道家、大乘佛教,都是相通的。
                仅仅是入手不同。
                佛教由于平民化的宗教传播,所以入手资质需求最低。
                资质需求上面:士人>方士>平民。
                换个靠谱的说法就是就职难度:官员>法师>牧师
                从环境难度来说:朝廷>修道>宗教
                大隐隐于朝——资质高的修行人是当官
                中隐隐于市——资质中的修行人就做小市民
                小隐隐于野——资质低的修行人就去出家或者去山林避世
                我不回答你们的问题。因为你们一路上各种问题都非常不靠谱,都不思考就提问。
                还有不要YY气运,公门之中好修行。
                撇开大乘刷GM权限和福利的。
                出家人积福,是给人念经做法事。
                在家人积福,可以去做各种善事。
                当官人积福,很容易去救很多人。
                出家、在家、当官,在加点智力之后,根本选择还是智力和勇气。
                格物——穷理,解析某些事物、乃至世界。
                至知——见性,明了了事物世界背后的规则、真相,见道
                诚意——炼性,见性之后炼性。
                正心——尽性,炼三阳成纯乾。
                修身——命功,三阴转化,一阳来复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4-04-28 09:07
                回复
                  智力满点了,根据勇气和志向作出你的选择。
                  有的人勇于勾心斗角,那么就去当官。
                  有的人勇于锻炼身体,那么就去修长生。
                  有的人勇于努力传播,那么就去当宗教头目。
                  这个说得不够清楚。换个说法。
                  勇于利民——当官治国
                  勇于活下去——修仙长生
                  勇于传播理念——传法度众

                  这就是大家的行为的借口!
                  不同的人认为自己合适做什么,喜欢做什么。于是作出选择。
                  儒家、道家,都是大乘路线。
                  道教太不靠谱,学僧团形式学得不伦不类。还是太平道亲民。
                  佛教大乘,主要形式还是出家形式。
                  所以佛教出家后加点完毕,一看,大乘佛教这么岌岌可危啊。
                  于是责任感就上来了,我要传法,要续佛慧命!
                  道教里面出家加点完毕,往往不会对宗教有什么太深的眷恋感。
                  更多是转为修仙。
                  佛教和道教的差异,是在于理论上面。
                  佛教自称是真理传播,而且有足够的理论书籍。
                  所以这样走出来的佛教徒,就会去主动维护宗教的理论传播。
                  而道教则必须在大量的混杂的书籍里面走出来。
                  走出来的已经是万幸了,加上长生久视的崇拜。多数会去选择修仙。

                  所以,
                  佛教徒满点后,多选择齐家。
                  道教徒满点后,多选择修身。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4-04-28 09:07
                  回复
                    格物——穷理,解析某些事物、乃至世界。
                    至知——见性,明了了事物世界背后的规则、真相,见道
                    诚意——炼性,见性之后炼性。
                    正心——尽性,炼三阳成纯乾。
                    ——————————————————————————门槛
                    修身——追求个体长生(命功,三阴转化,一阳来复)
                    齐家——追求组织的发展(家族或者宗教)
                    治国——追求当官安民
                    平天下——追求当帝王
                    前四个是知天命。
                    后四个是行天命。

                    换个说法吧。
                    格物——了解环境。
                    至知——认知游戏。
                    诚意——端正游戏态度。
                    正心——正确游戏应对。
                    ——————————————————————————门槛
                    修身——追求游戏人物升级。(自己玩)
                    齐家——追求游戏工会建立。(带领少数人玩)
                    治国——追求降低游戏难度。(方便大家玩)
                    平天下——追求统一玩法。(带领所有人玩)

                    百字碑解读、秘笈解密、儒道大乘、佛学基础、资质加点、体系区分、大乘仙道、游戏选择。
                    本次讲课结束!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4-04-28 09:08
                    回复
                      牛逼了 圈中之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4-28 15:43
                      收起回复
                        感谢我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4-29 00: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