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林,明万历皇帝赐给恩师于慎行的莹地,位于平阴县洪范池镇北1.5公里处。

于慎行(公元1545-1607年),字可远,又字无垢,山东东阿(今平阴县东阿镇)人,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至资政大夫、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人称“于阁老”。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于慎行为人忠厚老成,且文采出众,与公鼐、冯琦并称“山左三大家”。二十多岁便为帝师且作了三代帝王的师傅,实不多见。

最令人钦佩的是于慎行的耿直。对皇帝敢于犯颜直谏,惹毛了也不怕;对内阁首辅且又是自己恩师的张居正,该弹劾时弹劾,该主持公道时主持公道,不惧权势,不趋炎附势,不怕被炒“鱿鱼”。所以,于慎行在其位极权臣的官宦生涯中也曾“三起三落”,但却磊落坦荡有骨气有胸襟得多。


于慎行(公元1545-1607年),字可远,又字无垢,山东东阿(今平阴县东阿镇)人,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至资政大夫、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人称“于阁老”。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于慎行为人忠厚老成,且文采出众,与公鼐、冯琦并称“山左三大家”。二十多岁便为帝师且作了三代帝王的师傅,实不多见。

最令人钦佩的是于慎行的耿直。对皇帝敢于犯颜直谏,惹毛了也不怕;对内阁首辅且又是自己恩师的张居正,该弹劾时弹劾,该主持公道时主持公道,不惧权势,不趋炎附势,不怕被炒“鱿鱼”。所以,于慎行在其位极权臣的官宦生涯中也曾“三起三落”,但却磊落坦荡有骨气有胸襟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