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确的禅修心态呢?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中道——不极端、不偏。再具体地说,就是修行
的时候五根要平衡,七觉支要平衡。为什么需要特别强调禅修心态呢?因为我们发现:只要禅
修者亲近过一些业处导师,在帕奥禅林禅修过,或者参加过止观禅修营,他们基本上都知道如
何修,方法也基本正确,但是却仍然可能修出一大堆问题来。为什么呢?关键在于态度有点偏
,五根不平衡。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在禅修的高级阶段,五根平衡都是很重要的。相信在座都
知道,直到佛陀入般涅盘时,阿难尊者还是初果圣者,他证得入流果已经43年了。在第一次圣
典结集的时候,阿难尊者作为一名初果圣者,本来没有资格当选为参加结集的持诵者;但是结
集又少不了他,于是当时马哈咖沙巴尊者及其他的尊者就激励他继续禅修
的时候五根要平衡,七觉支要平衡。为什么需要特别强调禅修心态呢?因为我们发现:只要禅
修者亲近过一些业处导师,在帕奥禅林禅修过,或者参加过止观禅修营,他们基本上都知道如
何修,方法也基本正确,但是却仍然可能修出一大堆问题来。为什么呢?关键在于态度有点偏
,五根不平衡。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在禅修的高级阶段,五根平衡都是很重要的。相信在座都
知道,直到佛陀入般涅盘时,阿难尊者还是初果圣者,他证得入流果已经43年了。在第一次圣
典结集的时候,阿难尊者作为一名初果圣者,本来没有资格当选为参加结集的持诵者;但是结
集又少不了他,于是当时马哈咖沙巴尊者及其他的尊者就激励他继续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