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吧 关注:2,807,900贴子:58,502,519

Stagedriver系列评测第一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好久不发帖了,还有人认识我吗…为了不被忘记(水经验),今天就来说说这个玩了一阵的小东西,德国in-ear的sd3。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05-09 20:44回复
    插~


    2楼2014-05-09 20:44
    回复
      前排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5-09 20:45
      收起回复
        先说一下inear这个公司,它应该算是德国第一家搞定制的专业公司,公司成立25年,一直以来都是关注专业市场做专业买卖的,所以在发烧友圈子里面一直比较冷门,再加上他们之前并没有过多关注过中国市场,所以没有人来推广。近两年随着定制业务在发烧友圈子里热火朝天的节奏,他们也开始针对发烧友市场开发一些新的产品,今天要说的StageDiver系列就是他们专业定制Livepro系列的技术移植版。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4-05-09 20:46
        收起回复
          做工不必多说了,大家看图吧,实物拿在手里面…感觉美国的那些定制,基本躺完了(1964和CTM除外)可以说用料这么扎实的定制都屈指可数。作为一款定制公模,在这方面做得确实不错。
          佩戴:如图所示的贴合度在定制公模里面不多见,不过之前佩戴对于耳朵小的人来说还是有压力的。今年inear推出了同一系列的缩小版本分别是SD1s,2s和3s,目测佩戴再也不会出现悲剧的情况了。所以如果有想买的同学,请估测一下自己耳朵的大小2333333.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4-05-09 20:47
          收起回复
            隔音:附件里配套了大中小3个硅胶套子,原厂的硅胶套,舒适度一般,个人感觉如果换哥套效果好一些,塞紧之后,隔音仅次于硅胶软模定制。。。。。如果想用C套的话,型号是T400,不过不推荐,一来C套会很大,可能导致塞子戴不进比较小的耳洞中,二来,C套下的SD系列真的不好听。
            配件:三组硅胶套,一个带阻值的转接插头用来上台,酒精湿巾,一个耳屎棍,一个派力肯。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4-05-09 20:49
            收起回复
              顺便,可以购买一组滤网盘,更换不同的滤网来调节声音,不过楼主当时比较土鳖,没有买过这个滤网盘,也没办法分享滤网的用法了,罪过罪过。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4-05-09 20:49
              收起回复
                德国货就是棒 为人不识落墨豪 阅遍耳吧也枉然


                IP属地:云南9楼2014-05-09 20:50
                收起回复
                  SD2/2s 关键字:一切为了均衡自然,大声场
                  非旗舰敢做均衡向的,一般都是对自己的调音水平比较有自信的。尤其360欧元这个价位,基本上属于不成功则成仁的决策。而SD2无疑是个成功的范例。
                  关于三频:SD2没有鲜明地风格取向,完全均衡自然顺滑,好吧,中频略微有点点小小的凸,不过绝不是喷口水型的,算是给予比较灵魂的人声部分一点小强调。
                  低频:低频量比较少,下潜比较出色,混响时间比较短但是散的很自然,中低频SD2很出彩,地鼓的敲击感很强烈很清晰,加之很自然的混响消散,我觉得SD2在保证低频量小的前提下做到这个水平,实在是难得。
                  中频:正如前文说的,如果说sd2唯一有那么一丁点儿不够均衡的地方,就是中频略微突前,但不是那种张口吃人的男声,也不是那种枕边风一样的女声,位置和距离感把控的很到位,略微有一点点靠前,为了给比较灵魂的人声一些表现空间。
                  高频:高频很通透,量感适中,模拟自然衰减的同时居然还保证了必要的亮度和空气感,值得一提的是SD2的大声场靠的就是出色的高频支持的,而非低频。
                  关于结像:SD2的结像能力谈不上力度彪悍,边界线条有棱有角,因为本身就不是一个走刚猛路线的塞子。不过和糊也一点儿都不沾边儿,结像的线条感适中,比较偏重像的核心,强调中正的音色,尚没有发现SD2对哪些器乐的表达出现偏倚的状况。
                  关于声场:从很大程度上来说,看我的描述可能觉得w4r的走向和SD2有点像,但就是因为声场,让二者差别明显,w4r发闷,SD却很宽松敞亮,这算是两个塞子最大的区别,所以好多人问过SD2就是和4r差不多吗?我想说的是,听了之后你大概会得出和我一样的结论: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耳塞。
                  关于通透度:一般来说均衡调音的塞子都特别注重通透程度,SD2在这方面简直有些偏执的感觉,在声响特性上面追求高通透,而不是利用刚猛的结像线条感来构造通透度,所以这种通透度显得比之er4系列来得自然一些。
                  关于解析: 是一种不太容易被注意到的高解析风格,没有任何压迫感,没有错误的细节被强调,基本上感觉只有当别人问你,这个塞子解析怎么样的时候,你才会去注意到,哦哦,这个塞子解析很高。
                  关于易驱动性:从各大国砖(楼主用过901全卡,C4,dx50和x3)到手机配塞基本都毫无压力(C4需要用配件中带有阻线性质的转接头)。楼主收了一条JH电话线,基本上楼主出门在外,风吹日晒的环境中,SD2就是楼主完美的电话塞。
                  关于适合的音乐类型:除了极端重型音乐和超大编制的管弦作品之外,全面杂食。
                  总结:SD2在我看来是这个价位声音完成度极为高的耳塞,在楼主有限的听音经验里面,它就是这个价位完成度最高的塞子,中正平衡的路线走出一片海阔天空,这是一种实力也是一种阅历的表现。樯裂推荐在寻找退烧赛或者不差钱的玩家买来体验一把。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4-05-09 20:51
                  收起回复
                    SD3/3s 关键字:热情洋溢,低频,更大的声场
                    与自家兄弟相比,这位暂时的大哥倒是显得格外张扬跋扈,性格鲜明。增加的低频单元带来的不仅仅是量感激增的低频,更多的是染顺了中低频直到完美衔接给中频,并且予以人声一个比较扎实的基础,让人声听起来更加沉稳有力。
                    关于三频:这次不再是自然中正了,SD3的声音明显偏下盘,风格鲜明,动态比较强悍凶猛。
                    画外音:一般来说,低频量大的耳塞,如果下潜不深,那会给人很恶心的听感,SD3为了避免这个情况几乎走向了丧心病狂的极端,SD3是个三单元三分频耳塞,然而他的分频点并不是常规的高,中,低,而是超低,低/中,高。所以即使官网说低频和中高频单元与SD2完全一样,意义也不大,因为分频点改了。而事实上SD3和SD2也确实是截然不同无法联系在一起的两个塞子。
                    低频:SD3的主打频段,量很大,而且下潜很深…不是一般的深,恐怕IE800也就这个深度或者还不如SD3深。也是楼主目前有用的耳塞中,下潜最深的一条。低频的质感一直被认为是动铁塞子的软肋,SD3的低频弹性十足,不能说达到动圈的宽松感,起码是SEM6这个级别的。值得一提的是SD3低频的烘托力,它的低频混响时间比较久,所以会给人一种低频随时处在一种伺机待发的状态下,用来烘托交响乐,重型音乐中那种不安主题的感觉实在是前所未有的超爽体验。
                    中频:对于很多低频量很大的塞子来说,低频都无可避免的侵略了中频。我想说SD3在这点上也不例外,但是SD3在这点上却做得很聪明,相比于SD2的时候,SD3的低频与中频衔接的更加结实而自然顺滑,也就是说,低频向上拖住了中频,并且将中频染得很暖。SD3的男声表现相比于SD2显得更沉稳厚重,站得扎实,有质感和立体感一些,我觉得功劳并不在中频,而是在低频。中高频相较于SD2来说比较靠后,听女声并不是那么的有毒性。
                    高频:高频方面SD3比较SD2是偏暗的,本身SD3就是个暗声系暖声系塞,高频的通透度较之SD2也不太足,量略少,但是延伸与SD2水平一致,衰减比SD2显得更加自然。貌似高频解析还更好一些?或许是楼主奇怪的错觉。。。。
                    关于结像:线条感比SD2要来得粗重不少,而且结像比SD2要立体很多,存在感更强烈。但同样的问题是边界感和力度刻画略有不足,这个话题我在谈论SD2时候并没有把它看做是一个问题,但是对于SD3来说这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它影响到了SD3整体的通透度,下面要具体说道。
                    关于声场:如果说SD2的声场在它自身价位以下还有对手的话,SD3在这方面应该说没有什么对手,主要赢在纵深上,定位感SD2无法企及。楼主一直到JH13和VE3,VE4以上的耳塞之后才在耳塞上面找到类似的声场纵深。横向声场与SD2持平,也算是非常优秀,在大推力设备上对比,SD3横向声场也大过了SD2,虽然在数据上看SD2似乎更适合上台。。。。
                    关于通透度:SD3比较薄弱的一项即是通透度,整体比较偏暗,偏暖,风格鲜明,并不透明,不过绝对不会闷,相反会觉得很开阔,而且低频与中频被填充得很饱满,使人多多少少有一种淹在了音乐中的感觉一样。
                    关于解析:细节很丰富,即是高频偏暗且靠后,细节还是比SD2多,这点令我很奇怪,不过确实是真实的听感。
                    关于易驱动性:非常好推,但是对音源有不小的要求,音乐文件和音源水平太渣的时候,SD3会让这些错误充满它营造的整个空间当中。。。
                    适合的音乐类型:重型音乐,大编制超大编制管弦作品,电子,男声
                    总结:从适合的音乐类型就能看出,SD2和SD3几乎可以包揽所有主流音乐类型,对于SD3来说,一款风格鲜明的塞子必然是适应性要差于一款均衡的塞子,然而同样是因为风格鲜明,所以,在它所擅长的音乐风格中,他会有超出想象的优秀发挥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4-05-09 20:51
                    收起回复
                      前排围观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5-09 20:58
                      收起回复
                        范总么?


                        IP属地:天津14楼2014-05-09 21:04
                        收起回复
                          又来放毒不知道什么价位啊


                          IP属地:北京15楼2014-05-09 21:06
                          收起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4-05-09 21:06
                            收起回复
                              范总帮顶,看头像应该就知道我是谁了


                              17楼2014-05-09 21: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