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碓小院吧 关注:2贴子:173
  • 2回复贴,共1

政府领路 环洱海流域农家乐、客栈都到“标准”里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对于大理旅游者而言,旅游不再是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按快门拍照,也不再是风尘仆仆地奔波在路上,而是,躺在一家舒适的客栈晒阳光、看海景、喝咖啡,享受悠闲时光。随着环洱海休闲生态游的兴起,大理客栈已经成为了大理旅游的一张名片,备受关注。
在这样的转变下,环洱海流域客栈应如何打造自身的软件和硬件?如何提高游客满意度呢?日前,记者从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获悉,5月5日,《洱海农家乐(特色客栈)系列标准》评审会在大理州质监局进行,经过汇报、讨论等程序,最终通过评审。


1楼2014-05-16 10:39回复
    标准体系建设:让农家乐、特色客栈先打好基础,再发展个性 正因为洱海周边农家乐、客栈发展存在隐忧,政府部门便将目光放在了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上。“我们希望,通过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农家乐、特色客栈都被引导到标准化体系中来,提高经营者自身的管理、服务水平。”赵晓海表示。 据介绍,《洱海农家乐(特色客栈)系列标准》包括3个地方规范和5个地方标准。其中,有《洱海农家乐、特色客栈投诉处理规范》《洱海农家乐、特色客栈游客满意度调查规范》和《洱海农家乐、特色客栈食品安全管理规范》3项为大理州地方标准,通过评审后,即在全州范围内推行;《高原湖泊流域生态休闲旅游第一部分:农家乐经营服务》等5项为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体系项目首次对高原湖泊流域农家乐及特色客栈的场地建设、接待设施、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经营管理和服务等进行了标准化研究与规范。 同时,依据经营管理、设施设备、安全环保、卫生指标、服务规范、标志标识等基本条件和要求,制定了农家乐服务质量等级与评定标准,补充了云南省特色民居客栈服务质量等级和评定标准,从而为引导高原湖泊流域乡村旅游向规范化、规模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记者了解,目前,虽然国内一些省市也开展了农家乐乡村旅游等级划分和评定,但是很少涉及客栈与乡村酒店,高原湖泊农家乐及特色客栈的规范标准更无人涉足。“我们的想法是,大理先来推出一个高原湖泊流域农家乐服务地方标准,然后送省终评,如果符合全省的情况,最终在全省范围内推行。” 赵晓海表示,标准体系项目属于“推荐性标准”,经营者选择自愿加入,而不是强制性的标准规范。“对于政府部门编制的标准化体系,经营者如果觉得好,就会自愿让自己的员工和客栈按照标准来做。”
    当然,他同时表示,建立标准体系,并不是说不允许“个性化”。“我们提倡的是,农家乐、客栈先根据标准化来打好基础,做好一些基本的服务,再根据实际来增加自己的个性化服和经营模式。”他进一步解释道。


    3楼2014-05-16 10:40
    回复
      声音:“推荐性标准”太被动,实效有待验证 “原来,我们这些人的理想是,一起打造一个高端休闲度假旅游区。”双廊格桑云海客栈经营者火刚和记者谈起初来双廊建客栈时的目标。但是,环洱海,或者说是双廊,由于相关部门规划的失控,投资者的冲动投资和盲目经营,导致大量良莠不齐的客栈出现,降低了环洱海客栈整体品质,对生态环境也产生破坏。
      “打造一个国际高端渡假旅游区的理想似乎越来越远。”火刚认为,环洱海流域的客栈会面临一次大的洗牌,那些不注重品质、服务的客栈,将会很难再经营下去。“我们觉得,这个洗牌对环洱海客栈的发展是比较有利的,阵痛也是难免的,很多人会撑不下去,能撑下去就会变得很好。”
      火刚觉得,对于那些真正想在大理生活的人,把客栈当成家的经营者来说,标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好事,可以整体提升客栈的服务水平,包括环保意识和环保服务。“但问题在于,这些标准如何能保证有效推行。”火刚对标准的推行不持乐观态度。
      他觉得,系列标准既然是“推荐性标准”,政府部门就无法强制规范实施,必须完全依靠客栈的自觉,存在很大的被动性。“标准真正推行下去,配套的监管要到位才行。”


      4楼2014-05-16 10: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