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吧 关注:10,327,857贴子:53,969,626

回复:每看完一部就写一个短评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到《肿瘤君》最后一段,开朗乐观的患癌女孩熊顿早已准备好在自己葬礼上给大家观看的录影。镜头里的她多次调整情绪多次切片,那一刻她还想着逗大家开心,强颜欢笑的样子着实令人心疼,几度哽咽还是含忍着泪努力把台词说完。那是一种怎样的告别仪式啊!很难想象一个好端端的人突然就倒下了,在死亡边缘挣扎好不容易被唤醒过来,可是好景不长,再次被死神残忍召回,再也醒不过来。也许,人只有在清楚自己即将面临死亡时会感到最痛苦最绝望吧。那么毛豆呢,那个吃了药后再也不长毛发的小男孩,他有没有等到他那缺少的两颗小门牙长出新的牙齿来?他意识里的死亡只是一场长眠,那么他就不会有痛苦和绝望了吧。他和熊顿是好朋友,熊顿应该会保护好他的吧。米兰.昆德拉曾说,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是啊,不知道告别要以何种方式才好。以微笑?还是以眼泪?


81楼2016-07-03 20:47
回复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像《少年班》里的吴未一样。 “我一直没能把书念好,也没有成为我妈所希望的人上人。我只是成为了我自己,简单奋斗着。”他在结尾中的那一段独白就好似我们每个平凡人内心的自白。上学那些年成绩一直游走于中间水平的我们,班级里最平凡普通的学生;坐在角落里沉默寡言任听别人呼风唤雨为他人喝彩欢呼的小角色;闯入社会后每天按照朝九晚五的生活模式在拼搏着的小人物;为柴米油盐而操持着的普通人。 开头到结尾观众都看得明白,吴未没有天才的智商,没有特别的头脑,在醉酒后他也坦言了自己是平凡人的事实,他满腹委屈在酒桌上比着一个说一句,说完一句骂一句,字字句句戳人心底。那种深深的自卑感着实让人同情。(骂完后倒也舒坦自在。酒精催发的作用确实有治愈功效。) 女神的辱骂和鄙夷,再加上周老师讲了一个鲶鱼效应的故事,这真真足够彻底伤害任何一个普通人的自尊。而这个普通人物的命运安排并没有像以往剧本的老套方式发展,变得多么伟大强大到厚积薄发,改变命运,成为传奇。并没有,普通人做着他普通人该做的事。 我们很多人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才,当然不必刻意去伪装成天才,更没有必要为了谁而努力去成为天才。自然而然才是本真的天性,顺其自然才是最佳的状态。 除了刻画人物亮点之外,其实这部电影在教育上也有不少启发点。少年班的失败是作为传统教育模式的淘汰,也是教育革新的起点。作为学生时候的我们都有处过这样一个教育革新的过渡阶段。我们也就大概能理解和接受少年班失败的结局了。 周老师离校后,重现在最后一幕荧屏中的话语于之前所持的态度截然相反,这也隐含着重大信息。破旧立新的理念和指向已经凸显。我们本不该将自己固有的理想强加给别人。不落俗地说,就该是儒家思想者孔老夫子的那句古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教育方式上,仅以这一事例给了教育者或者家长一个很重要的启示:有时候,孩子们并不需要太多的管束,我们应当多给他们一点信任。时代在不断革新,人类固有的思维方式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在中国现行素质教育的当下,该片在广电总局能挺过已经算是不容易的了。我想,应该比较重视的是,在观众眼里这部电影能得到什么评价。很惊讶这部电影没有被标签为教育片,而是被标为青春剧,那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和国外的教育方式确实没有什么可比性,人家一部简单动画片子《怪兽大学》就足够展现美国校园独有的特色。 政治体制之类太烦扯了,点到为止。 很多人说该片里的人物多半是在秀智商,我倒没觉得,也不冲着演员演技去说,只觉得这部影片就是分享给我们每个平凡人看的,平平凡凡地看待自己。最后的结尾没有渲染什么多余的色彩,最简单平实的语调评述着平常的事实。总体来说,和其他的青春剧不太一样,没那么多矫揉造作,教育的元素是多一点。 我是一个特别的人,我也是一个平凡的人,所以,我是一个特别平凡的人。非常实在的一句话,一直喜欢把这句当作一般自我介绍的开场白。和本片尾独白的表达产生一段共鸣,因此也以这句话来作为收尾。


    82楼2016-07-03 20:48
    回复
      《穆赫兰道》罪恶的梦魇。剧情的安排不经让我想起霍桑的那篇散文《烦扰的心灵》。结合弗洛伊德心理学,精神分析学对梦境的解析,抑郁症患者看完真是要精神分裂。


      84楼2016-07-03 20:57
      回复
        《My Prayer》这首歌词如诗歌般真挚感人。轻缓的钢琴伴奏,痴情的祷告,以及那温柔中透着坚定的男声演绎,无一不让人动容。而my prayer却奇迹般地将这三者完美地融为一体,难怪第一次听就被它倾倒!
        2015年6月5日
        继昨天那首MV之后,把相关电影《机器人瓦力》看了一遍,机器人瓦力和伊夫之间发生的故事实在暖心感动,纯纯的,好有爱
        2015年6月6日


        85楼2016-07-03 20:59
        回复
          《悬崖下的野餐》,一个扑朔迷离的故事,缓慢平静的调子,没有跌宕,耐着性子看完,消失案情到最后也没有结果,留下的仍然是疑惑不解和满腹猜测。


          86楼2016-07-03 21:00
          回复
            《前目的地》,看完了不知道讲个什么鬼,整个人都凌乱了。主演原来一直都是一个人,一个人不停地穿越,和自己相遇,碰撞出各种火花。还特么奇葩地爱上了特殊的自己,陷入蛇咬尾的无限循环状态。然后配的字幕也太儿戏了吧。


            87楼2016-07-03 21:03
            回复
              在这温暖的冬日里意外收获一部电影《春天不是读书天》,别名《翘课天才》,在贴吧里搜罗了阵子被这独特的片名所吸引。影片以强烈的黑色幽默方式深刻地揭露了青春校园的弊端,男主角放荡不羁,认为人生匆匆,若不偶尔停下来周围看看会错过很多。他凭借自己聪明才智多次以生病为由逃课,瞒天过海,几乎把所有人忽悠得团团转,尤其是把教导主任整的落花流水,惨不忍睹。颠覆了以往所有“坏学生”的形象,他多才多艺,机智敏捷。每次对着镜头独白时颇有哲学青年的样子,他的朋友马伦也因他的影响而改变,影片中的配乐也相当贴切,特别是费利在巡游车上演唱时,嗨动全场,全城不论老少男女,全都跟着节奏使劲舞动身姿,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上费利身上散发出来的魅力,太震撼,太令人着迷。整个影片看下来,轻松自在,气氛活跃。费利编制的完美逃课一日游高超手段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影片结尾的那一幕要不要这么调皮.
              春天不是读书天,
              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有蚊虫冬又冷,
              收拾书本好过年。


              88楼2016-07-03 21: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