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吧 关注:688贴子:25,107
  • 8回复贴,共1

李陵之战到底是胜了,还是败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李陵部队5000人,活着回去了400多人,死降了4000多人,杀伤了1万多人,对于5000人来说是胜仗.
对于前99年三军统帅贰师总将军李广利来说平手,虽然李广利带领的部分军队死了20000人,杀了10000多人,局部败了,但李陵是李广利的部将,李陵的战绩无论好坏都归于李广利.作为三军统帅的李广利死了4000+20000,杀了10000+10000多,平了,汉武帝对总将军是李广利无赏无罚,因为总将军李广利的局部败绩是靠部将李陵5000人的局部胜绩拉回来的.
所以说前99年李陵打的是胜仗,前99年作为三军统帅的李广利也打的是平手,都不是败仗.


1楼2014-06-18 00:56回复
    战争与战役不同,一场战争可能有多场战役,也可以只有一场战役,却包含多条进军路线,天汉二年属于后一种。
    先不说战争,先说战役。
    怎样辨别一场战役是赢是输,很复杂的,从不同的角度甚至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这在学术界和军事界一直都难以统一。
    不过,“能否达到预定的作战目的”是相对核心也是被认同较多的一条。
    此外,综合考虑的其他标准还有,
    “折损多少”(这是以人本主义的角度衡量生命的代价)
    “斩获多少”(这在军功爵制里是一个标准,现在也用,如消灭敌方多少战斗力)
    “战略战术”(这标准更多是考核一个指挥官的军事素养)
    “能否有力再发起第二次进攻”(意即军队是否被打散打残,如果敌方在短时间内发起新一轮攻击,该军队是否还有能力作战)
    ……
    至于战争,现在争执不下的相对尖锐的观点是:
    一方认为,战争胜败还是应该以“能否达到预定的作战目的”为核心标准。
    另一方认为,战争胜败的评定更多的应该从生命的代价,即人本主义出发。
    朝鲜战争中,中国到底是赢是输,官方说赢,但也很多人反对。
    http://bbs.tianya.cn/post-no01-405952-1.shtml
    不管你认不认同,个人认为,文章至少简略地提出了一个观点,也给出一部分理据。而从长远的文明进程考虑,人本主义观点应该是比较进步的,或许它现在还不被大多数人接受。
    现在谈谈天汉二年,
    如果把李广利和李陵捆绑在一起,那从“能否达到预定的作战目的”、“折损多少”、“斩获多少”、“战略战术”、“能否有力再发起第二次进攻”,无论哪一条,都是失败的。
    如果把李广利和李陵的路线分开,也就是将进军路线细分,每一条路线作为一个单元来分析:
    李广利:从“能否达到预定的作战目的”、“折损多少”、“斩获多少”、“战略战术”、“能否有力再发起第二次进攻”,任何一方面都是失败的。
    李陵:从“折损多少”、“能否有力再发起第二次进攻”这两条来看,是失败的。但从“能否达到预定的作战目的”、“斩获多少”、“战略战术”这几方面来看,又是成功的。
    再看一下霍去病1万自损7k多:从“折损多少”、“能否有力再发起第二次进攻”这两条来看,是失败的。但从“能否达到预定的作战目的”、“斩获多少”、“战略战术”这几方面来看,又是成功的。
    李广利诸多方面的失败,可以综合判断他的战役是输的。但是,诸如李陵和霍去病的战役,就比较复杂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看你偏重哪些标准了。
    一场战役的成功,不完全取决于将领个人的能力,其他的诸如武器、人数、战斗力、大局势的战略等等都是息息相关的。诚如霍去病的800骑,虽然人数偏少,但优势武器,优势战斗力,尤其是卫青10万骑对匈奴主力的牵制和对整个战场的控制,都有力的保障了这800人小分队的突袭成功。
    (成功让冒险主义和英雄主义不再成为世人诟病的焦点,失败恰恰相反,成了被世人无尽挖苦和嘲笑的把柄,如李陵)
    当然,一场战役失败了,也不能完全判定将领的无能,因为胳膊扭不过大腿嘛,一个再优秀的冷兵器将领,去对抗热武器的军队,那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再如李陵步打骑,失败是必然的,是时代的趋势,犹如快被时代淘汰的大刀,绝对拼不过新兴的枪支一样。(更何况当中还有诸多客观因素,如皇帝和臣僚的一再算计,极端恶劣的天气,军候的叛变,兵器用完等等)
    我们只能说,李陵尽了人事最大的天才。他的一场战役尽显他军事奇才的天赋(夸他天生奇才是不过分的)。
    正因为先决条件的恶劣,才让他的个人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相比于那些在优势条件下打出胜仗的将领,如霍去病,李陵更让人无法否定他个人的才华。霍去病打了那么多胜仗,为什么到头来还是不被一部分人认可,就是因为条件太好了,掩盖了他个人的才华。人们不禁要问,这么好的条件,如果换做其他人也能打胜仗,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你霍去病其实就是一般般,毫无特殊之处?


    2楼2014-06-18 13:09
    收起回复

      老师说,所有人的起跑线都是一样的,我想……


      6楼2014-06-18 18:48
      收起回复
        李广利打了那么多次败仗,为什么没见他受过一次处分?因为外戚从来只升不降,哪怕对方把仗打得有多烂,打死了多少人,就算不加封也不会受处分,有时候还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理由,乱加封。而非外戚将领,哪怕以少打多,打得九死一生,那也是受处分的命。非外戚将领,升上去难,降下来易。刘野猪从来都是两个标准,怪不得是野猪!


        7楼2014-06-19 12: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