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写个帖子是不是有点晚?密会结束后,对密会、对小刘同学,一直都想说点什么,每次都是话到嘴边又咽下,因为心里已经乱了。
一、关于密会
一直觉得,要是想看爱情,密会看到15集就行了,到此,已是一个完整的结局。惠媛离婚在即,两个人的感情也公告天下,是一个你爱怎莫想就怎么想的结局。
但是,要想感悟自己,就看看16集吧。这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学会了取舍的故事。与善宰无关。
可能因为我没那么深刻,所以,从头到尾,密会,我都没从救赎的角度思考过。
谁都想要成功:钱、车、房、再高级点:知识、阅历、情趣。要是具体点就是:风生水起的事业,美满的家庭,红袖添香的知己。。。
在充足的物质条件下,再追求点精神生活,就是我一直以为的圆满的成功。
但是,要想得到以上种种,我失去的又是什麽?这失去的,是我能承受的吗?我做好失去的准备了吗?(语义出自吧内某个高才,没记住是谁,米啊奈。)
生活没有把所以问题都列在我面前,他只是从门缝里一点点的幻化出个个情形,让我自己作出选择。
过了一段时间,当我作出几番取舍之后,再看看得到与失去的,我会不会心安理得?
这就是出现在惠媛(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面前)面前的资产负债表吧。
在现实生活中,就算没有善宰的出现,我们也经常会在午夜梦回时情不自禁的审视自己,
有多少回我们是汗流浃背,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的时候?
所以,16集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做出的选择。入狱,不过是导演的隐喻,重生(是不是救赎里都得有重生啊,),或重新选择,才是正题。
所以,我一直不同意善宰救赎惠媛,惠媛要是自己不反省,10个善宰也拉不回她。
佛说:一切唯心造。心不回头,身是无法回头的。
第1集有个镜头,多美把惠媛的项链弄断了,惠媛说,1万元买的,不值钱。我们都知道这是安慰多美的说法。
一方面是惠媛善良的天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这看似华丽的生活,在惠媛眼里不过是草芥一枚。这时的惠媛,从心里已经厌倦了。
(这惠媛自己都不觉察的心意,就是一念,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个念头会越来越强烈,最终改变惠媛现有的生活轨迹。真是一念起,沧海桑田啊。)这段是我自己感悟。导演没说,但我们的人生中,确实存在这种瞬间的念头改变事情全局的情形。
所以,心存善念、作善得福。善宰来了,惠媛的福到了。
二、善宰
我不同意善宰救赎惠媛的原因,就是善宰的爱很现实。
善宰的爱,在我看来,很符合正常生活里爱的模式。
一开始,因为是私情,所以只能隐藏,但隐藏的再好,对周围的人来说也不过是掩耳盗铃,这只是当事人给自己心里的安慰。
这时,善宰在享受爱的同时,也只是想如何把这份爱维持下去不被外界拆散。
随着恋情的持续升温,善宰的心里有了变化,他开始考虑以后,(如此深爱的人从不考虑在一起,那才不正常呢)如何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伤害最小的情况下,在一起。
善宰从没给过教授一个笑脸(唯一一次是教授放弃教学,把他推给惠媛,那笑也是一闪而过,其实是心里狂喜的不自禁)。但一直维持着和教授不远不近的距离,不盲从不反抗的态度,对徒有虚名的师徒关系,不否定也不排斥。
这其中固然有心里的愧疚,更多的是想通过自己的成功,给教授带来现实的利益,从而在以后可能面对的谈判中拥有更多的筹码。不然,“弹不好会想死”?虽然弹不好会辜负惠媛的苦心与付出,但这更意味着整个局面没法打破,两人的困境无法挣脱。
导演没把因善宰的成功而把整个局面扭转的场景呈现给我们,而是果断的让惠媛掉进泥潭。
这就是导演的着力点,是惠媛而不是爱情。
惠媛的情况越变越糟,善宰的爱也越来越明显,强烈。11集展现出的保护欲望;12集想要完全的拥有;13集恨水不成冰的愤怒;14集为了爱而任人践踏的决绝;15集就算遭人唾弃也要公开的决心。
善宰的爱里有委屈,有泪水,有愤怒,有误解,所以是动人心魄的真实的爱。
在前面无论受了少气都从不向惠媛发火的善宰,16集一开始,就借着酒气和惠媛别扭上了。这让看惯了善宰宽容大度的我们不适应。善宰啊,这个节骨眼上你作甚呢!?
其实,不是善宰变了,而是情况变了。这时的惠媛和善宰要是还都维持在双方的环境中,不予以改变的话,那就像吧里的高才说的,惠媛当上理事长,善宰沦为以前的校长。因为惠媛离婚了,善宰成为小三的可能倒是没有了。
但善宰可能那样吗?谁都知道不能的。所以善宰放弃了学业。和那个以前渴望演出成功的善宰差距太远了吧?
善宰希望的成功,和放弃的学业,都是为了改变环境而做的努力,目的只是为了和惠媛在一起。
不要说善宰是拿放弃学业来迫使惠媛作出选择。以前我曾说过,善宰是用五重奏来劝惠媛回头。现在看“劝惠媛回头”是个错误的观念。因为惠媛已经有心推翻重来了,而她迟迟不动的原因是时机未到。
善宰只有放弃学业,才能真正站在和惠媛相同的起跑线上。在惠媛的羽翼下,妄谈什麽爱与不爱,“很可笑吧”。
善宰除了让惠媛看到他的爱,体会他的爱,其他的,善宰什麽都没做。
惠媛说“你让我得到爱,也让我失去一切,凭我自己,是不可能办到的”。开始,我误解了后面这句话“凭我自己不能办到”,误以为是善宰最后的行动促成了惠媛回头。
其实,惠媛自己早就决定了。对于一个已经厌倦了那种生活的人来说,脱离,不过是或早或晚的事,就算再挣扎着爬到理事长、更高如郑理事的位置,又有何用?最后也不过是别人手里的棋子。
不是善宰最后退学促成的,也不是善宰一如既往的爱促成的,是惠媛没有遇见善宰之前就已经动摇的心决定的。善宰,不过是老天给惠媛的补偿啊。
三:刘亚仁
知道刘亚仁是因为《张玉贞》。真正关注刘亚仁是因为《密会》。
因为《密会》,我恶补了许多刘亚仁的资料。看了中字版的发布会后,就有了更多的感触。
为他在《成均馆》里的经历感叹过:这是内心怎样强大的演员,才有能力逃出导演的手掌,才能按自己的意志演绎自己的角色。
为他在《时尚王》里的角色不平过:演艺圈里有多少我们无法窥探的内幕,从而造就了这样一个让人爱怨交织的拧巴的姜英杰。
为他在《张玉贞》里前后不一致的水准伤心过:这精致的服装、华丽的道具、深情的音乐,掩盖着怎样的无奈和悲哀?
刘亚仁,一路走来,有精美的亮相,也有黯然神伤的退场。
曲高和寡,所以,他的坚持使刘亚仁没有超高的人气。
流俗众,仁者稀。所以,他的真实成为刘亚仁的弱点而饱受攻击。
这是他必须承受的压力。因为,假如每个人都能承受着种压力,那世间就会美好很多。
正因为太多的人像惠媛一样放弃了初衷,世界才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发布会上,金前辈和刘亚仁没有掩饰对对方的欣赏,认可。也没刻意回避什么。
第1次看,我看到了俩人之间的火花,再看,我看到了俩人之间的坦荡。这种坦荡让我这个一心想找粉红,找蛛丝马迹的人惭愧。
联想到百想颁奖会和搜狐访谈中二人的言行,我更相信,我看到的,听到的,就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切,不要妄意猜测,不要过度解读他们的发言,他们已经告诉了我全部。
不要拿密会的情节套用他们,那样的话,对这两个真实展现自己想法的人太不尊重。
被刘亚仁的颜和演技吸引,被刘亚仁的坚持、思想、真实俘获。
密会给了我太多的感触。
再次谢谢密会!
一、关于密会
一直觉得,要是想看爱情,密会看到15集就行了,到此,已是一个完整的结局。惠媛离婚在即,两个人的感情也公告天下,是一个你爱怎莫想就怎么想的结局。
但是,要想感悟自己,就看看16集吧。这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学会了取舍的故事。与善宰无关。
可能因为我没那么深刻,所以,从头到尾,密会,我都没从救赎的角度思考过。
谁都想要成功:钱、车、房、再高级点:知识、阅历、情趣。要是具体点就是:风生水起的事业,美满的家庭,红袖添香的知己。。。
在充足的物质条件下,再追求点精神生活,就是我一直以为的圆满的成功。
但是,要想得到以上种种,我失去的又是什麽?这失去的,是我能承受的吗?我做好失去的准备了吗?(语义出自吧内某个高才,没记住是谁,米啊奈。)
生活没有把所以问题都列在我面前,他只是从门缝里一点点的幻化出个个情形,让我自己作出选择。
过了一段时间,当我作出几番取舍之后,再看看得到与失去的,我会不会心安理得?
这就是出现在惠媛(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面前)面前的资产负债表吧。
在现实生活中,就算没有善宰的出现,我们也经常会在午夜梦回时情不自禁的审视自己,
有多少回我们是汗流浃背,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的时候?
所以,16集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做出的选择。入狱,不过是导演的隐喻,重生(是不是救赎里都得有重生啊,),或重新选择,才是正题。
所以,我一直不同意善宰救赎惠媛,惠媛要是自己不反省,10个善宰也拉不回她。
佛说:一切唯心造。心不回头,身是无法回头的。
第1集有个镜头,多美把惠媛的项链弄断了,惠媛说,1万元买的,不值钱。我们都知道这是安慰多美的说法。
一方面是惠媛善良的天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这看似华丽的生活,在惠媛眼里不过是草芥一枚。这时的惠媛,从心里已经厌倦了。
(这惠媛自己都不觉察的心意,就是一念,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个念头会越来越强烈,最终改变惠媛现有的生活轨迹。真是一念起,沧海桑田啊。)这段是我自己感悟。导演没说,但我们的人生中,确实存在这种瞬间的念头改变事情全局的情形。
所以,心存善念、作善得福。善宰来了,惠媛的福到了。
二、善宰
我不同意善宰救赎惠媛的原因,就是善宰的爱很现实。
善宰的爱,在我看来,很符合正常生活里爱的模式。
一开始,因为是私情,所以只能隐藏,但隐藏的再好,对周围的人来说也不过是掩耳盗铃,这只是当事人给自己心里的安慰。
这时,善宰在享受爱的同时,也只是想如何把这份爱维持下去不被外界拆散。
随着恋情的持续升温,善宰的心里有了变化,他开始考虑以后,(如此深爱的人从不考虑在一起,那才不正常呢)如何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伤害最小的情况下,在一起。
善宰从没给过教授一个笑脸(唯一一次是教授放弃教学,把他推给惠媛,那笑也是一闪而过,其实是心里狂喜的不自禁)。但一直维持着和教授不远不近的距离,不盲从不反抗的态度,对徒有虚名的师徒关系,不否定也不排斥。
这其中固然有心里的愧疚,更多的是想通过自己的成功,给教授带来现实的利益,从而在以后可能面对的谈判中拥有更多的筹码。不然,“弹不好会想死”?虽然弹不好会辜负惠媛的苦心与付出,但这更意味着整个局面没法打破,两人的困境无法挣脱。
导演没把因善宰的成功而把整个局面扭转的场景呈现给我们,而是果断的让惠媛掉进泥潭。
这就是导演的着力点,是惠媛而不是爱情。
惠媛的情况越变越糟,善宰的爱也越来越明显,强烈。11集展现出的保护欲望;12集想要完全的拥有;13集恨水不成冰的愤怒;14集为了爱而任人践踏的决绝;15集就算遭人唾弃也要公开的决心。
善宰的爱里有委屈,有泪水,有愤怒,有误解,所以是动人心魄的真实的爱。
在前面无论受了少气都从不向惠媛发火的善宰,16集一开始,就借着酒气和惠媛别扭上了。这让看惯了善宰宽容大度的我们不适应。善宰啊,这个节骨眼上你作甚呢!?
其实,不是善宰变了,而是情况变了。这时的惠媛和善宰要是还都维持在双方的环境中,不予以改变的话,那就像吧里的高才说的,惠媛当上理事长,善宰沦为以前的校长。因为惠媛离婚了,善宰成为小三的可能倒是没有了。
但善宰可能那样吗?谁都知道不能的。所以善宰放弃了学业。和那个以前渴望演出成功的善宰差距太远了吧?
善宰希望的成功,和放弃的学业,都是为了改变环境而做的努力,目的只是为了和惠媛在一起。
不要说善宰是拿放弃学业来迫使惠媛作出选择。以前我曾说过,善宰是用五重奏来劝惠媛回头。现在看“劝惠媛回头”是个错误的观念。因为惠媛已经有心推翻重来了,而她迟迟不动的原因是时机未到。
善宰只有放弃学业,才能真正站在和惠媛相同的起跑线上。在惠媛的羽翼下,妄谈什麽爱与不爱,“很可笑吧”。
善宰除了让惠媛看到他的爱,体会他的爱,其他的,善宰什麽都没做。
惠媛说“你让我得到爱,也让我失去一切,凭我自己,是不可能办到的”。开始,我误解了后面这句话“凭我自己不能办到”,误以为是善宰最后的行动促成了惠媛回头。
其实,惠媛自己早就决定了。对于一个已经厌倦了那种生活的人来说,脱离,不过是或早或晚的事,就算再挣扎着爬到理事长、更高如郑理事的位置,又有何用?最后也不过是别人手里的棋子。
不是善宰最后退学促成的,也不是善宰一如既往的爱促成的,是惠媛没有遇见善宰之前就已经动摇的心决定的。善宰,不过是老天给惠媛的补偿啊。
三:刘亚仁
知道刘亚仁是因为《张玉贞》。真正关注刘亚仁是因为《密会》。
因为《密会》,我恶补了许多刘亚仁的资料。看了中字版的发布会后,就有了更多的感触。
为他在《成均馆》里的经历感叹过:这是内心怎样强大的演员,才有能力逃出导演的手掌,才能按自己的意志演绎自己的角色。
为他在《时尚王》里的角色不平过:演艺圈里有多少我们无法窥探的内幕,从而造就了这样一个让人爱怨交织的拧巴的姜英杰。
为他在《张玉贞》里前后不一致的水准伤心过:这精致的服装、华丽的道具、深情的音乐,掩盖着怎样的无奈和悲哀?
刘亚仁,一路走来,有精美的亮相,也有黯然神伤的退场。
曲高和寡,所以,他的坚持使刘亚仁没有超高的人气。
流俗众,仁者稀。所以,他的真实成为刘亚仁的弱点而饱受攻击。
这是他必须承受的压力。因为,假如每个人都能承受着种压力,那世间就会美好很多。
正因为太多的人像惠媛一样放弃了初衷,世界才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发布会上,金前辈和刘亚仁没有掩饰对对方的欣赏,认可。也没刻意回避什么。
第1次看,我看到了俩人之间的火花,再看,我看到了俩人之间的坦荡。这种坦荡让我这个一心想找粉红,找蛛丝马迹的人惭愧。
联想到百想颁奖会和搜狐访谈中二人的言行,我更相信,我看到的,听到的,就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切,不要妄意猜测,不要过度解读他们的发言,他们已经告诉了我全部。
不要拿密会的情节套用他们,那样的话,对这两个真实展现自己想法的人太不尊重。
被刘亚仁的颜和演技吸引,被刘亚仁的坚持、思想、真实俘获。
密会给了我太多的感触。
再次谢谢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