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贵州省开始中考,铜仁市印江县的一些学生则无缘考试。记者调查发现,为完成中职招生任务,当地一些中学出现根据摸底考分数自行划线、排名,劝退排名靠后的学生不要参加中考,并“动员”他们就读中职的现象。中职招生任务被县里分配到全县21所中学。个别学校被曝出,成功推荐学生后可获“生源介绍费”。(6月20日《新京报》)
名为“劝”,实为强制,校长做了中职招生动员,有的老师还进村入户做动员,最后劝学生回家无效之后,索性锁上差生班大门,学生在大街上闲逛。如此强硬,底气何来?
固然,鼓励、引导一些学生上中职,并不乏政策善意,但是,鉴于当下的现实情况,我国中职教育还不太令人满意。而学生有选择是否中考、是否上中职的自由。不尊重学生意愿、强制学生放弃中考触犯法律红线。《义务教育法》规定,胁迫或者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和少年失学、辍学的,要予以处罚。锁上差生班大门,学生无处可归,就相当于变相地让差生失学。
其次,《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学校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当劝离差生遭到激烈反对时,面对坚持参加中考、返回学校的学生,一些老师出言侮辱,“说我们猪狗不如,有3个女同学当场被说哭,后来又回了家”,这已经严重侵犯未成年人权益。
教育关乎孩子的成长和祖国的未来。把孩子分为三六九等,强制学生放弃中考,教育公平何以实现?未成年人权益何处安放?任何权力失去监督必将是乱象丛生,而行政干预、监管缺位、道德缺失使得一些教育工作者忘却职责,各种权力寻租、利益勾兑导致校园内的不正之风愈演愈烈。要强化教育领域纪检监督力量,严厉惩治校园违规违法行为,加快教育去行政化,既不能让学校在公权力和私利的挟持下失去操守,也不能让贴上差生标签的学生投诉无门、悲戚莫名。
名为“劝”,实为强制,校长做了中职招生动员,有的老师还进村入户做动员,最后劝学生回家无效之后,索性锁上差生班大门,学生在大街上闲逛。如此强硬,底气何来?
固然,鼓励、引导一些学生上中职,并不乏政策善意,但是,鉴于当下的现实情况,我国中职教育还不太令人满意。而学生有选择是否中考、是否上中职的自由。不尊重学生意愿、强制学生放弃中考触犯法律红线。《义务教育法》规定,胁迫或者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和少年失学、辍学的,要予以处罚。锁上差生班大门,学生无处可归,就相当于变相地让差生失学。
其次,《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学校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当劝离差生遭到激烈反对时,面对坚持参加中考、返回学校的学生,一些老师出言侮辱,“说我们猪狗不如,有3个女同学当场被说哭,后来又回了家”,这已经严重侵犯未成年人权益。
教育关乎孩子的成长和祖国的未来。把孩子分为三六九等,强制学生放弃中考,教育公平何以实现?未成年人权益何处安放?任何权力失去监督必将是乱象丛生,而行政干预、监管缺位、道德缺失使得一些教育工作者忘却职责,各种权力寻租、利益勾兑导致校园内的不正之风愈演愈烈。要强化教育领域纪检监督力量,严厉惩治校园违规违法行为,加快教育去行政化,既不能让学校在公权力和私利的挟持下失去操守,也不能让贴上差生标签的学生投诉无门、悲戚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