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天监吧 关注:146贴子:313

北宋司天监历代人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宋太祖
司天监正:苗昌裔 周克明 马依泽
司天少监:王处讷 周茂元
宋太宗
司天监正:王处讷 苗守信 楚芝兰 马韶 马额
司天少监:丁文景 王熙元 苗守信 王睿
宋真宗
司天监正:周克明 王熙元 史序
司天少监:邢中和 丁文泰 王熙元 史序 徐起 马怀
宋仁宗
司天监正:宋行古 李用晦 周琮 陈襄 王立 杨惟德
司天少监:元轸
宋英宗
司天监正:周琮 楚衍
司天少监:王栋
宋神宗
司天监正:丁洵 陈绎 司马光 沈括 周琮 钱藻 王安礼


IP属地:上海1楼2014-06-25 23:55回复
    在司天监的人职当中有不少是非常出名,且我们都耳熟能详的


    IP属地:上海2楼2014-06-25 23:56
    回复
      周克明[1] ,字昭文,曾祖德扶,唐司农卿。祖杰,开成中进士,解褐获嘉尉,历弘文馆校书郎。中和中,僖宗在蜀,杰上书言治乱万余言。擢水部员外郎,三迁司农少卿。杰精于历算,尝以《大衍历》数有差,因敷衍其法,著《极衍》二十四篇,以究天地之数。时天下方乱,杰以天文占之,惟岭南可以避地,乃遣其弟鼎求为封州录事参军。杰天复中亦弃官携家南适岭表。刘隐素闻其名,每令占候天文灾变。杰自以年老,尝策名中朝,耻以星历事僭伪,乃谢病不出。袭位,强起之,令知司天监事,因问国祚修短。杰以《周易》筮之,得《比》之《复》,曰:“卦有二土,土数生五,成于十,二五相比,以岁言之,当五百五十。”大喜,赏赉甚厚。以梁贞明三年僭号,至开宝四年国灭,止五十五年。盖杰举成数以避害尔。大有中,迁太常少卿,卒,年九十余。杰生茂元,亦世其学,事至司天少监,归宋授监丞而卒,即克明之父也。


      IP属地:上海3楼2014-06-25 23:57
      回复
        克明精于数术,凡律历、天官、五行、谶纬及三式、风云、龟筮之书,靡不究其指要。开宝中授司天六壬,改台主簿,转监丞,五迁春官正。克明颇修词藻,喜藏书。景德初,尝献所著文十编,召试中书,赐同进士出身。三年,有大星出氐西,众莫能辨;或言国皇妖星,为兵凶之兆。克明时使岭表,及还,亟请对,言:“臣按《天文录》、《荆州占》,其星名曰周伯,其色黄,其光煌煌然,所见之国大昌,是德星也。臣在涂闻中外之人颇惑其事,愿许文武称庆,以安天下心。”上嘉之,即从其请。拜太子洗马、殿中丞,皆兼翰林天文,又权判监事。属修两朝国史,其天文律历事,命克明参之。大中祥符九年,坐本监择日差互,例降为洗马。天禧元年夏,火犯灵台,克明语所亲曰:“去岁太白犯灵台,掌历者悉被降谴,上天垂象,深可畏也。今荧惑又犯之,吾其不起乎!”八月,疽发背,卒,年六十四。克明久居司天之职,颇勤慎,凡奏对必据经尽言。及卒,上颇悼惜,遣内侍谕其婿直龙图阁冯元,令主丧事,赐赙甚厚。初,诸僭国皆有纂录,独岭南阙焉。惟胡宾王、胡元兴二家纂述,皆不之备。克明访耆旧,采碑志,孳孳著撰,裁十数卷,书未成而卒。


        IP属地:上海4楼2014-06-25 23:57
        回复
          马依泽(921~1005),号渔叟,西域鲁穆国人,是一位通天文精历算的伊斯兰星历学家。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应诏入华。入华以后,即协助王处纳在962年至963 年间编制《应天历》,后封爵世袭司天监。马依泽氏是回族依泽马氏鼻祖,其后代官宦辈出,是一脉科第家庭。
          马依泽名讳系鲁穆文字,汉译马依泽,赵匡胤遂以马授姓,并赐号渔叟。他在学术上的贡献得到了宋太祖的赏识,旌表天 文略部,授光禄大夫、右柱国兼钦天监,世袭侯爵,定居陕西泾阳,成为回族马 依泽氏在华始祖。马依泽长子马额曾于宋太宗赵光义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袭侯爵 ,任司天监监正,次子马怀亦于宋真宗赵恒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奉旨授承德郎 、司天监监副。据明宪宗成化二十二年(1486)创谱的《河北青县马氏门谱》创谱序及水子立所 着《中国历代回教先贤事略汇编》中都有相似的记载。1968年,台湾民族史学家、广东兴宁人罗香林在北美洲考察期间,在美国 的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发现了《怀宁马氏宗谱》,之后撰写论文公之于世。
          在《应天历》之前,中国的历法中没有星期 制,只有“旬”制,各级官吏每一旬休假一日,以便沐发浴身,干干净净地再上 朝堂,故而又称“旬”为“浣日”。 马依泽氏在《应天历》中首先引进了星期制 ,且以伊斯兰教的“主麻日”为一星期之始。马依泽氏是一位通天文精历算的伊斯兰星历学家。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二年(公 元961年)应诏入华。马依泽氏的工作是专门以伊斯兰方法就历法中的天文常数进 行观测和推算,然后将推算结果供王处纳编历时参用。宋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农 历4月,《应天历》编成,凡六卷,宋太祖赐序颁行。马依泽氏作为一位有造诣的伊斯兰星历学家,在中国的主要贡献是《应天历》 。《应天历》是以北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前4825558年甲子岁为历元,其元历 之日,适逢甲子、金曜日、朔旦冬至。这决不是 偶然的,因为伊斯兰历的历元是设于公元622年7月16日的金曜日。伊斯兰历亦有 七日为复之制,其逐年元旦的七曜,称为岁七曜;其元年首日即起自金曜(金木水 火土日月)。其次,《应天历》中有推定朔、弦、望日辰七直之句,所谓七直即七 值,就是七个星曜(日月五星)值日之义,也就是推算星期序数,在中国历法计算 中首先引进星期制度,这是《应天历》的重要革新。幸敦煌文献尚保存《宋太平 兴国三年戊寅岁(978年)应天具注历日》(大英图书馆,斯坦因0612)写本一件,可 窥此历亦流行于敦煌地区。具注 历日作“大宋国王文坦请司天台官本勘定大本历日”,王文坦即王处纳,文坦为 其小字。再者,王应麟(公元1223~1296年)所著《玉海》及徐松(公元1809年)所 着《宋会要辑稿》具载《应天历》的具体内容:《应天历经》一卷、《算草》一 卷、《五更中星立成》一卷、《晨昏分立成》一卷、《昼夜日出入立成》一卷、 《晷影立成》一卷。马依泽氏精通回回天文学而尤精于占星术,据推测马依泽氏之学受白塔尼或哈 丹尼影响也是很有可能的。由于参与编修《应天历》的特殊贡献,马依泽氏除被宋太祖授司天监外,更于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农历8月封授世袭侯;长子马额 、次子马怀先后于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农历3月及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农历11月承袭 侯位兼司天监官员。《应天历》的颁定,对于巩固大宋王朝的统治,内政外交,起了不可估量的作 用。


          IP属地:上海5楼2014-06-26 00:00
          回复
            宋史
            王处讷,河南洛阳人。少时有老叟至舍,煮洛河石如面,令处讷食之,且曰:“汝性聪悟,后当为人师。”又尝梦人持巨鉴,星宿灿然满中,剖腹纳之,觉而汗洽,月余,心胸犹觉痛。因留意星历、占候之学,深究其旨。晋末之乱,避地太原,汉祖时领节制,辟置幕府。即位,擢为司天夏官正,出补许田令,召为国子《尚书》博士,判司天监事。周祖尝与处纳同事汉祖,雅相厚善,及自邺举兵入汴,遽命访求处讷,得之甚喜,因问以刘氏祚短事。对曰:“人君未得位,尝务宽大;既得位,即思复仇。汉氏据中土,承正统,以历数推之,其大祀犹永。第以高祖得位之后,多报仇杀人及夷人之族,结怨天下,所以运祚不长。”周祖蹶然太息。适发兵围汉大臣苏逢吉、刘铢等家,待旦将行孥戮,遽命止之。逢吉已自杀,止诛刘铢,余悉全活。广顺中,迁司天少监。世宗以旧历差舛,俾处讷详定。历成未上,会枢密使王朴作《钦天历》以献,颇为精密,处讷私谓朴曰:“此历且可用,不久即差矣。”因指以示朴,朴深然之。至建隆二年,以《钦天历》谬误,诏处讷别造新历。经三年而成,为六卷,太祖自制序,命为《应天历》。处讷又以漏刻无准,重定水秤及候中星、分五鼓时刻。俄迁少府少监。太平兴国初,改司农少卿,并判司天事。六年,又上新历二十卷,拜司天监。岁余卒,年六十八。子熙元。


            IP属地:上海7楼2014-06-26 00:06
            回复
              苗守信[1] ,苗训子,河中人。少习父业,补司天历算
              寻授江安县主簿,改司天台主簿,知算造。太平兴国中,以《应天历》小差,诏与冬官正吴昭素、主簿刘内真造新历。及成,太宗命卫尉少卿元象宗与明律历者同校定,赐号《乾元历》,颇为精密,皆优赐束帛。雍熙中,迁冬官正。端拱初,改太子洗马、判司天监。淳化二年,守信上言:“正月一日为一岁之首。每月八日,天帝下巡人世,察善恶。太岁日为岁星之精,人君之象。三元日,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各主录人之善恶。又春戊寅、夏甲午、秋戊申、冬甲子为天赦日,及上庆诞日,皆不可以断极刑事。”下有司议行。未几,转殿中丞、权少监事,立本品之下,俄赐金紫。至道二年,上以梁、雍宿兵,弥岁凶歉,心忧之,令宰相召守信问以天道咎证所在。守信奏曰:“臣仰瞻玄象,及推验太一经历宫分,其荆楚、吴越、交广并皆安宁。自来五纬陵犯、彗星见及水神太一临井鬼之间,属秦、雍分及梁、益之地,民罹其灾。水神太一来岁入燕分,岁在房心,正当京都之地,自兹朝野有庆。”诏付史馆。明年,真授少监。咸平三年卒,年四十六。子舜卿,为国子博士。


              IP属地:上海8楼2014-06-26 00:08
              回复
                楚芝兰(生卒年待考),汝州襄城(今河南省临汝)人,北宋官吏。初习《三礼》,忽自言遇有道之士,教以六壬、遁甲之术。适逢朝廷博求方技,遂自荐。以占候有据,擢为翰林天文。授乐源县主簿,迁司天春官正,判司天监事,官至尚书工部员外郎,后因事贬为遂平令。


                IP属地:上海9楼2014-06-26 00:10
                回复
                  王熙元[1] ,王处讷子,河南洛阳人。幼习父业,开宝中,补司天历算。端拱初,改监丞,累迁太子洗马兼春官正,加殿中丞,景德中,同判监事。东封,随经度制置使诣祠所。礼毕,授权知司天少监。祠汾阴,真拜少监。奉诏于后苑缵阴阳事十卷上之,真宗为制序,赐名《灵台秘要》,及作诗纪之。初,上所修《仪天历》,秋官正赵昭益言其二年后必差,又荧惑度数稍谬,后果验。熙元颇伏其精一。上常对宰相言及历算事,曰:“历象,阴阳家流之大者,以推步天道,平秩人时为功。”且言:“昭益能专其业,人鲜及也。”玉清昭应宫成,以祗事之勤,授司天监。坐择日差谬,降为少监。以目疾,改将作监,致仕。天禧二年卒,年五十八。


                  IP属地:上海10楼2014-06-26 00:14
                  回复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补为司天学生。经太宗面试,擢为司天主簿,后迁为监丞,隶属天文院。雍熙二年(985)参加廷试为第一名,即命他主算造事,同知监事。他善观天象变化,懂历法。淳化三年(992),他已观测到木星、火星、金星的位置。同时又撰就《仪天历》及天文历书12卷。后被擢为夏官正,历任河西、环庆路随军转运使、太子洗马、殿中丞等职。真宗景德三年(1006)权知少监,大中祥符元年(1008)任少监。三年,卒于任。时年76岁。


                    IP属地:上海11楼2014-06-26 00:15
                    回复
                      周琮(?—?),北宋人。天圣初,《崇天历》成,他以历成不验,未为完密,遂请较验,并提出个别率数的修改数据。皇右初,与舒易简、于渊等改铸黄道浑仪,改进漏刻制法,修订圭表尺寸。英宗即位,累迁殿中丞、判司天监,主持制定《明天历》,自撰义例冠于历首。治平二年(1065)颁行,得迁官。熙宁三年(1070年),以月食与历不合,夺所迁官。


                      IP属地:上海12楼2014-06-26 00:18
                      收起回复
                        中国宋代宫廷天文学家。最细致地描述了1054年的超新星。宋至和元年五月巳丑日。中国宋代宫廷天文学家。最细致地描述了1054年的超新星。宋至和元年五月巳丑日--1054年7月4日,杨惟德注意到了天空中一颗奇怪的星的出现,日出前几分钟,一颗陌生的星升起到地平线上,比金星或天空中能见到的任何星都明亮得多。这位皇家天文学家称之为“客星”,并记录下来,他向皇上报告,并解释说这是一个吉祥的预兆,然后继续仔细地观察。他所发现的这颗超新星就是现在的蟹状星云。


                        IP属地:上海13楼2014-06-26 00:23
                        收起回复
                          暮年岁月司马光在第二次回朝为相期间,辑录《国语》的精要,编成《徽言》一书。又将《历年图》和《百官公卿表》增补、总辑为《稽古录》一书,形成一部“略存体要’’的简明通史,又负责将《资治通鉴》进行了最后的校定。[2] 哲宗二年(1087年)因病逝世,死后,宋哲宗将他葬於高陵。遗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还有诸多名著被众人所流传。[2]


                          IP属地:上海16楼2014-06-26 00:27
                          回复


                            17楼2014-06-29 18: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