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王乱弹:老球员是笔财富,鲁能请善待刘金东
狮王/文
6月29日,山东鲁能的老队长刘金东在鲁能大球场代表山东鲁能完成了作为球员他在球队的最后力作——与青岛海牛进行的一场友谊赛。比赛的结果其实不重要,但比赛的意义却非同一般:在这场比赛之后,我们再也不会看到刘金东这位德艺双馨的队长在场上比赛的雄姿了,同时也无法预料他的未来——尽管俱乐部任命他为专职副领队,但是不是仍像李金羽孤独地单飞而去?
其实刘金东很早就已经面临着角色的转变,就在他在赛季初被任命为球队副领队兼队长的那一天起,退役的这一天在慢慢向他靠近。还好,俱乐部终于大方地给足了他适应这一变化的时间,虽然没能在联赛中被派上场,但我们还是在预备队中看到了表现一如认真一如专注一如出色的“万金油”刘金东。作为球迷,我们感到了欣慰。
刘金东应该感到自豪!作为球队的主力球员,他经历了球队最辉煌的时期,与他的队友一起勇夺2006,、2008、2010年的中超联赛冠军,成就了06赛季含金量最大的“双冠王”称号;而作为球队在2011年低谷时期新任命的队长,他与俱乐部同甘共苦,同舟共济,为俱乐部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一位留守球队14载的老队员,他深知球队新老更替、风格转化必定给球员带来阵痛;作为一名俱乐部在困难时期任命的球队队长,他也知道思想转变、以大局为重对于球队来说意味着什么。他既能打右后卫,也能打后腰,还可以出任中卫的“万金油”特点,他任劳任怨、不计名利的优秀品质,决定了他既是所有教练喜欢的那种类型,也注定了他也常常被忽视。所以,在众位好手的竞争面前,他当仁不让地举起了2003年度的联赛“最佳新人”奖杯,从此也迈进了众多球员梦寐以求的国家队大门。然而正是他的这种朴实无华、任劳任怨的“山东人”的共有特点,才使得他在自己的运动生涯中充满了波折。
由于在国家队意外受伤,很有希望成为国足核心的刘金东不得不告别了国足;又由于疗伤和年龄的不断增长,刘金东在俱乐部中上场比赛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虽然在2011年被任命为队长,但实际上场比赛的次数并不多,更多的情况是自己选择在替补席上为队友加油。有时候,某个位置上教练确是找不到可以替补上场的球员,这才想起这位“万金油“来。但凡上场,他都是打起12分的精神去比赛,那怕是教练留给他在场上的仅仅是几分钟的垃圾时间。
毫不夸张地说,刘金东是继宿茂臻、李霄鹏、李金羽、舒畅退役之后的又一位旗帜型的球员,他的退役是球队更新换代的结果,对于一位职业球员来说,年龄是谁都跨不过去的一道坎。抛开年龄问题不说,刘金东对于鲁能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最感人的一幕发生在鲁能2010年鲁能第四次夺冠,作为球队的队长,在颁奖典礼时,他拄着双拐举起了冠军奖杯。同样的一幕还发生在赛季末他的婚礼上,他拄着双拐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这一次洗礼!我们说,相对比于宿茂臻和李金羽而言,刘金东还是幸运的,在帮助球队达到了最辉煌的时期,他选择了主动退役,这对于球队,对于他自己,都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他内心无疑是幸福的。
或许我不该用这种沉重的基调来写刘金东的退役,毕竟“退役”不论是哪一个球员都必须面对的事实。不过山东鲁能此前送走了不少为球队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将,送走的方式各不相同,因而也就导致了老将们不同的命运。其实,老球员对于球队来说本身就是一笔财富,留住这些财富应该是球队的最大造化。然而,由于没有形成一套让人心悦诚服的用人制度,很多老将最终都灰心地选择离去。这些有技术有能力的退役球员绝不等同于一般的行政干部,他们虽然离开了赛场但却永远心系足球,好钢要用到刀刃上,仅靠一个徒有虚名的“副领队”之职真的会令刘金东开心吗?一个李金羽已经选择无奈地离开,难道我们还要让刘金东变成第二个“李金羽”吗?
赛季初,我们送走了韩公政——一个懂球的老总,现在我们又要送走刘金东——一个为球队立下汗马功劳的球员,还好保留了“副领队”的头衔。人才的流失是无法用金钱来挽回的,鲁能,请善待刘金东吧!
狮王/文
6月29日,山东鲁能的老队长刘金东在鲁能大球场代表山东鲁能完成了作为球员他在球队的最后力作——与青岛海牛进行的一场友谊赛。比赛的结果其实不重要,但比赛的意义却非同一般:在这场比赛之后,我们再也不会看到刘金东这位德艺双馨的队长在场上比赛的雄姿了,同时也无法预料他的未来——尽管俱乐部任命他为专职副领队,但是不是仍像李金羽孤独地单飞而去?
其实刘金东很早就已经面临着角色的转变,就在他在赛季初被任命为球队副领队兼队长的那一天起,退役的这一天在慢慢向他靠近。还好,俱乐部终于大方地给足了他适应这一变化的时间,虽然没能在联赛中被派上场,但我们还是在预备队中看到了表现一如认真一如专注一如出色的“万金油”刘金东。作为球迷,我们感到了欣慰。
刘金东应该感到自豪!作为球队的主力球员,他经历了球队最辉煌的时期,与他的队友一起勇夺2006,、2008、2010年的中超联赛冠军,成就了06赛季含金量最大的“双冠王”称号;而作为球队在2011年低谷时期新任命的队长,他与俱乐部同甘共苦,同舟共济,为俱乐部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一位留守球队14载的老队员,他深知球队新老更替、风格转化必定给球员带来阵痛;作为一名俱乐部在困难时期任命的球队队长,他也知道思想转变、以大局为重对于球队来说意味着什么。他既能打右后卫,也能打后腰,还可以出任中卫的“万金油”特点,他任劳任怨、不计名利的优秀品质,决定了他既是所有教练喜欢的那种类型,也注定了他也常常被忽视。所以,在众位好手的竞争面前,他当仁不让地举起了2003年度的联赛“最佳新人”奖杯,从此也迈进了众多球员梦寐以求的国家队大门。然而正是他的这种朴实无华、任劳任怨的“山东人”的共有特点,才使得他在自己的运动生涯中充满了波折。
由于在国家队意外受伤,很有希望成为国足核心的刘金东不得不告别了国足;又由于疗伤和年龄的不断增长,刘金东在俱乐部中上场比赛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虽然在2011年被任命为队长,但实际上场比赛的次数并不多,更多的情况是自己选择在替补席上为队友加油。有时候,某个位置上教练确是找不到可以替补上场的球员,这才想起这位“万金油“来。但凡上场,他都是打起12分的精神去比赛,那怕是教练留给他在场上的仅仅是几分钟的垃圾时间。
毫不夸张地说,刘金东是继宿茂臻、李霄鹏、李金羽、舒畅退役之后的又一位旗帜型的球员,他的退役是球队更新换代的结果,对于一位职业球员来说,年龄是谁都跨不过去的一道坎。抛开年龄问题不说,刘金东对于鲁能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最感人的一幕发生在鲁能2010年鲁能第四次夺冠,作为球队的队长,在颁奖典礼时,他拄着双拐举起了冠军奖杯。同样的一幕还发生在赛季末他的婚礼上,他拄着双拐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这一次洗礼!我们说,相对比于宿茂臻和李金羽而言,刘金东还是幸运的,在帮助球队达到了最辉煌的时期,他选择了主动退役,这对于球队,对于他自己,都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他内心无疑是幸福的。
或许我不该用这种沉重的基调来写刘金东的退役,毕竟“退役”不论是哪一个球员都必须面对的事实。不过山东鲁能此前送走了不少为球队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将,送走的方式各不相同,因而也就导致了老将们不同的命运。其实,老球员对于球队来说本身就是一笔财富,留住这些财富应该是球队的最大造化。然而,由于没有形成一套让人心悦诚服的用人制度,很多老将最终都灰心地选择离去。这些有技术有能力的退役球员绝不等同于一般的行政干部,他们虽然离开了赛场但却永远心系足球,好钢要用到刀刃上,仅靠一个徒有虚名的“副领队”之职真的会令刘金东开心吗?一个李金羽已经选择无奈地离开,难道我们还要让刘金东变成第二个“李金羽”吗?
赛季初,我们送走了韩公政——一个懂球的老总,现在我们又要送走刘金东——一个为球队立下汗马功劳的球员,还好保留了“副领队”的头衔。人才的流失是无法用金钱来挽回的,鲁能,请善待刘金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