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写文吧 关注:139贴子:16,519
  • 20回复贴,共1

【写文那点事】四处收罗,希望有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这些是我四处收罗来的一些小技巧?看看即可,注意不要躺枪~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4-07-03 12:12回复
    分段,感觉连贯就不需要分段,反而影响流畅,不过一段后依然要分段。 场景描写衬托人物心情,刻画情感,在写悲伤时带入孤独空寂的环境会让文更美,更真实。 人物刻画如果不太会,就模糊写,不过用人物个性,本性,环境,掩盖人物的样貌。 不要追求代入感更高,写的更美,要有符合大众的想法、做法,如果主角做法奇葩,那么看那书代入最强的也是那种奇葩。 一句话不要出现两个的,一段字打完后,你发现两个的,删掉前面一个百分之69的概率,居然不影响流畅,反而简洁。 写作要有构思或者大纲,如果你幻想力够强不要写总纲,大纲,幻想力太强会分心,如果没写出来,内心又极其不甘心,就会没心情写下去,而想认真写作,不知道怎么写的,就需要大纲,简洁的写出开始,和结局,再不断插入你想要的小剧情。 写文要细腻,同时要不啰嗦,细腻是种感觉,细腻让人很舒服,你看着,感觉流畅,柔水一般的文章,那就算细腻了。 不要过于虚幻,虚假,特别是情感这描写和刻画,万丈高楼平地起,那种不真实的情感,就犹如虚空阁楼,读者看着就本能代入,然后这种虚幻的情感就会,特么的太假了吧,瞬间把代入感破坏掉,然后读者代入就不会那么强烈了,如果没有精彩章节,就会乏味。 代入很强的书,绝对属于高级书,代入了,那就不在意文笔了,那不是读了,是化身里面人物,体会里面的世界,体会各种情感,所以代入感是一本书能否热门的关键。 人物说的话用“”这个符号加上去,就可以不用再用说,或后面加道。 有时要第三角度写,例如——“你说吧” “不,还是你说好” 千羽雪和南宫雅面对着东方尘,互相推脱的说道 这就是第三角度,另外狗血也可以狗血的出众,要灵活运用套路。后面想出来时再补充,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也求大家一起补充,分享知识,话说我这贴到底是发在哪里的啊⊙▽⊙补充加一如果不是要创新,第一章应该介绍这个大陆,或世界,用的是什么力量,等等的背景,第二章再进入内容,情感描写除了爱情,其他的一定要现实,忠诚也要现实化,毕竟绝对忠诚很少的。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07-03 12:13
    回复
      以上来自17k某斑竹~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4-07-03 12:13
      回复
        怎样才能写出好文章?这个问题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文章是一种精神产品,写文章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肯动脑,善于用脑,就会写出好文章;若是怕动脑筋、懒惰,就写不出文章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些人写出的文章,感情丰富,扣人心弦,很能说服人、打动人心;一些人苦思冥想,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文章,即使勉强拼凑起来,也是语无伦次,内容干瘪,我认为写文章既要肯用脑,还要会用脑。写文章必须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刻苦学习,锲而不舍。现在有些文秘人员,文章写不好,还怕文章修改、怕反复。写文章比一般的工作艰苦,写一篇好文章的关键在于 一要方法对头、二要下苦功夫。笔者写作多年,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沮丧,回想起来,经验与教训都是人生的财富。下面把它总结出来,给文章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选材要好 文章为事而作,是反映客观事物及其活动的,不是无的放矢,随便乱写。写文章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要和时代热点相联系。贴近人民生活,关注生活热点。文章来源于生活才会有活力,这样的文章才有人看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07-03 12:59
        回复
          完全没有代入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7-03 13:00
          收起回复
            怎样写好小说 大多数的小说里都有一个故事所以我们想要写小说似乎也该先找个故事。找什么样子的故事呢从我们读过的小说来看什么故事都可以用。恋爱的故事冒险的故事固然可以利用就是说鬼说狐也可以。故事多得很我们无须发愁。不过在说鬼狐的故事里自古至今都是把鬼狐处理得象活人即使专以恐怖为目的作者所想要恐吓的也还是人。假若有人写一本书专说狐的生长与习惯而与人无关那便成为狐的研究报告而成不了说狐的故事了。由此可见小说是人类对自己的关心是人类社会的自觉是人类生活经验的纪录。那么当我们选择故事的时候就应当估计这故事在人生上有什么价值有什么启示 也就很显然的应把说鬼说狐先放在一边--即使要利用鬼狐发为寓言也须晓得寓言与现实是很难得谐调的不如由正面去写人生才更恳切动人。 依着上述的原则去选择故事我们应该选择复杂惊奇的故事呢还是简单平凡的呢据我看应当先选取简单平凡的。故事简单人物自然不会很多把一两个人物写好当然是比写二三十个人而没有一个成功的强多了。写一篇小说假如写者不善描写风景就满可以不写风景不长于写对话就满可以少写对话可是人物是必不可缺少的没有人便没有事也就没有了小说。创造人物是小说家的第一项任务。把一件复杂热闹的事写得很清楚而没有创造出人来那至多也不过是一篇优秀的报告并不能成为小说。因此我说应当先写简单的故事好多注意到人物的创造。试看世界上要属英国狄更司的小说的穿插最复杂了吧可是有谁读过之后能记得那些勾心斗角的故事呢狄更司到今天还有很多的读者还被推崇为伟大的作家难道是因为他的故事复杂吗不他创造出许多的人哪他的人物正如同我们的李逵、武松、黛玉、宝钗都成为永远不朽的了。注意到人物的创造是件最上算的事。 为什么要选取平凡的故事呢故事的惊奇是一种炫弄往往使人专注意故事本身的刺激性而忽略了故事与人生有关系。这样的故事在一时也许很好玩可是过一会儿便索然无味了。试看在英美一年要出多少本侦探小说哪一本里没有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呢可是有几本这样的小说成为真正的文艺的作品呢这种惊心动魄是大锣大鼓的刺激而不是使人三月不知肉味的感动。小说是要感动不要虚浮的刺激。因此第一故事的惊奇不如人与事的亲切第二故事的出奇不如有深长的意味。假若我们能由一件平凡的故事中看出他特有的意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它便具有很大的感动力能引起普遍的同情心。小说 是对人生的解释只有这解释才能使小说成为社会的指导者。也只有这解释才能把小说从低级趣味中解救出来。所谓《黑幕大观》一类的东西其目的只在揭发丑恶而并没有抓住丑恶的成因虽能使读者快意一时但未必不发生世事原来如此大可一笑置之的犬儒态度。更要不得的是那类嫖经赌术的东西作者只在嫖赌中有些经验并没有从这些经验中去追求更深的意义所以他们的文字只导淫劝赌而绝对不会使人崇高。所以我说我们应先选取平凡的故事因为这足以使我们对事事注意而养成对事事都探求其隐藏着的真理的习惯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4-07-03 13:00
            回复
              故事、人物、语言、结构”四个方面来考察。  故事:  1. 看了很长一段还不知道主人公在忙活些啥,就是上面说的无事忙。这是最最常见的一种情况。  2. 主人公干的不是好事。虽说好坏难言,我们也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式:请把自己代入故事,假定你要做这个事情,问一下你最尊敬或者最亲密的五个人(从父母、配偶、姐妹、兄弟、师友中选),如果有三个人赞成,就算是好事。根据这个规则,小说《教父》中迈克做的,就算是好事了。  3. 情节缺乏刺激的力度。——现代人心,要么护着好几层的甲,要么长了好厚的茧子,用抓挠搔根本就没感觉,要用利剑扎刺砍斫。  4. 事件没有意义或者意义不大。  5. 故事老套。  6. 故事零碎。  人物:  1. 人物平庸。  2. 人物浅薄。  3. 人物的道德不能被主流社会接受。  4. 人物雷同:自我雷同;与他人雷同。  5. 主要人物的境遇与感情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与同情。  6. 一号主人公过于消极,次要人物过于积极,戏份与光芒盖过主要人物。  7. 人物关系太简单。  8. 人物关系说服力不够。  语言:  1. 花拳绣腿。舞文弄墨实在是行文的大忌。  2. 单纯搞笑。除了搞笑之外没啥说头。  3. 貌似高深,其实晦涩而空洞。  4. 粗口、秽语与**显多。  5. 太过平淡、直白。  6. “新文艺腔”。  7. 生造。  结构:  1. 开头长篇大论,议论并不高明。  2. 开头长篇写景,写法并无创新。  3. 故事线索不断变向,前后脱节。  4. 故事没有高潮,没有关键时刻或者焦点时刻。  5. 虎头蛇尾。  6. 篇幅太短或者太长。单行本小说的字数,一般在12-25万字之间。关于故事梗概  千万不要指望编辑还不了解故事梗概就会阅读全稿。如果没有故事梗概都,我就会要求投稿者提供。我也算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不会写故事梗概”。我心里会说:这都不会,那趁早别玩儿文字了。如果还想继续玩,就必须学会写故事梗概。  如果投稿者能提供小说的“看点介绍”,那就更好了。    故事梗概要达到如下目标:   (1)说明人物的姓名、性别、身份、年龄、外貌、性格与气质特点。  (2)说清主人公要干什么事情(发财、升官、复仇、争霸、结婚等)。  (3)说清楚主人公做这个事情的意义及困难所在。举例:男一号要取得“校园歌手大赛”的冠军,以获得校花的爱情。困难在于,校花本人也参赛,不但实力超强,而且争胜心超超强,仇视任何打败她的人。  (4)说明事件的结果。有“虎头蛇尾”这个成语,估计世界上就有这样的事情。故事梗概的常见偏差(1)流水账。(2)说概念,谈感觉,看不出故事。(3)情节线叙述不清晰,看不出主人公行为的逻辑。(4)文理不通。写者要么不够认真,要么文字功底不够。我不认为一个不认真对待自己笔下文字的人能写出10万字的好书来。开篇如何立即打动读者开篇不能立即打动读者,风险就是读者丢弃小说不看下去了。要立即就打动读者,我想,可以用下面几个办法试试看。1. 点穴2. 亮剑3. 挥棒点穴:“点笑穴”,“点涌泉”,“掐人中”,“点膻中”。点笑穴。方法解说:开篇立即让读者笑。读者会期待后面还有更幽默的内容。注意:当然,不能低级趣味。要有一定的内涵。多年以前,我的一位老师告诉我说,咱们做出来的东西,不能让比较有水平的人看不起。我一直记着这句话。我感觉还可以加上一句:我们写出来的东西,不能不敢给我们尊敬的人看。点涌泉。方法解说:张无忌在绿柳山庄陷阱中点赵敏的足底涌泉穴,目的固然是想让赵敏难受而说出脱困之门,但副作用却是让赵敏对无忌产生了爱情。这里就用这个意思。小说开头立即让读者对主人公产生爱情,或者唤起读者心目中隐藏的爱意,读者自然就会追着看。我感觉明晓溪的《烈火如歌》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然,还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注意:这个方法尤其要杜绝低级趣味。掐人中。方法解说:掐人中的目的在于唤醒。用这个法子开头,目的是唤起读者心中隐藏的某种情感,在一片懵懂之中,这种情感立即生发、弥漫、凸显,占据了读者的心灵。也就是说,作者设想,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心中原本沉睡的情感立即激活。至于要唤起什么样的情感,我想,大致有这些:同情之心、敌忾之心、愤怒之心、好奇之心、仰慕之心……注意:如果唤起的是不很健康的情感,则要十分小心。点膻中。方法解说:在武侠小说中,点膻中其实就是点死穴。经常看到这样的情节:找准穴位,摁住穴位而不用力,对方自然要听从点穴人的安排。小说开头点死穴,意思是:读者最关心的人物或者事件,在开头就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参看马伯庸的《风起陇西》。注意:认穴要准。如果认穴不准,自以为点住了对手的膻中,放心地发号施令,结果必然十分危险:对手逃脱之后还会反过来发动攻击。当然,小说的开头如果没有拿住读者,危险只是读者跑掉。亮剑。如果写作者不太知道读者的穴位在哪里,或者认穴不准,自然就不能点穴了。这时候,作者可以采取“亮剑”的办法开头。一把锋利的剑,只要招呼到对手身上,不论招呼到哪里,都会流血疼痛。这就是“亮剑式开头”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修改。修改你的小说稿<转>创作的结束,而是一个新起点。修改是一个机会,不只是去粗存精和编辑重组,而是开辟和发现。  ——约翰•杜弗雷尼    修改并不是对作品挑三拣四,许多初写小说的作者或是拒绝对其小说进行修改,或是误解修改的重要性。当我们阅读一篇引人人胜、只有10页长的小说时,我们大概不会知道这篇小说在修改过程中,删去了多少页。假如你们不知道,作品是~种成品而不是一道工序,是连续思维的结果而不是思维本身,那么,修改对你们来说可能就是一种惩罚,即对没有一次性写好的小说的惩罚。可是,写作本来就不是轻而易举、信手拈来的事情,作者有责任也有机会对小说进行再修改,以便发掘出最准确的词语和最生动的情节,甚至重写一遍,直至满意为止。  如果你想成为多萝西•帕克那样的作家,那么你就得从小说的第一句开始修改。多萝西•怕克曾说过:写作中每7个词她就修改过5个。写作本身就是一个拟提纲,打草稿,修改,再修改,反反复复,杂乱无章的过程。  其实,当你开始写小说直到小说完成,修改就已经开始了。如果我们把修改理解成“再读一遍”的话,现在你可以阅读它了,你可以看到什么你已经谈论过了,还有什么需要再说。修改意味着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你的作品,使它有别于你的第一遍稿。你要重新组织材料,推敲措词,思考人物和情节,审视章节的开头、结尾、过渡和衔接,考虑哪些地方需要增加、删减和重写。  正是在修改的过程中,你才了解了你笔下的人物,理解了他们的动机和行为的意义。修改不是创作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修改是一个机会,不只是去粗存精和编辑重组,而是开辟和发现。  当你已经完成小说的草稿时,最好先将它搁到一边儿,过段时间再看它。每次你读完它,都会有新的收获。大声朗读才能知道哪些是流畅之处,哪些是生涩之处。标出哪些是优美雅致之处,哪些是棘手之处。注明哪些人物语言连贯一致、富有启示性,哪些断断续续、没有说服力。找出哪些是与上下文关系密切的,哪些是偏离主题的。你可边朗读边倾听自己的小说,听听它试图告诉你什么。  你现在看到的是你已经写出来的东西,而并非是你原本想写的东西。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4-07-03 13:02
              回复
                那么再次阅读时,你一定要给自己提几个问题。比如,每个情节都是必要的吗?这样写是否能够增加读者的兴趣,牢牢地吸引住他们?这个情节是一连串因果关系中的一环吗?我的主人公的思想和性格前后有变化吗?如果变化了,那他是怎么变化的?他改变的过程合乎逻辑吗?每个人物的形象是不是都鲜明?小说的主题是否新颖?细节是否生动、准确。富有启示性等等。  实事求是地回答这些问题,修改所有需要改写的地方,看看是否还需要做别的补充。你还可以再问自己另外一些问题:我的小说写的是什么?我的写作意图是那样吗?我想让读者体会什么样的感情?我做到了吗?小说的文字是不是言简意赅?如果情节拖泥带水,就删去;如果对话冗长,就精简。要惜墨如金。  每个人都有自己修改的方法和程序,我们需要学会的是如何做到最好。但是对于每一位作者来讲,打初稿只是一种心灵的发现,真正的劳动是在修改时才开始。  小说是在一次次修改中趋向完美的。理清你的思绪,仔细阅读草稿,找到小说中出现的问题,并且一定要找到解决它们的办法。假如你从不修改草稿,你就学不会写作。在修改中你会看到你创造出来的人物形象会越来越鲜明,越来越有吸引力。他们在小说里过着有趣、但又常常令人心碎的生活。  我喜欢一边写,一边修改句子,我修改过的地方经常是黑麻麻的一片,以致于不得不停下来,将整个修改过的地方重抄一遍。这样,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叙事风格。  当我最终知道笔下的人物想要什么时,我在计算机上排好草稿,并打印出来,然后将它搁置几天。当我再次读它时,那些在写作时没有意识到的东西此时变得清晰起来。我意识到我的小说可以写得更好。于是我再次进行修改,然后再扔到一边儿,再读,再重写,周而复始。  一些文体方面的问题,可以在每次修改过程中或在草稿完成之前解决它们。下面的“质疑”清单,也许能帮助你建立一种修改的程序。  1.质疑第一段。有时第一段有助于故事的展开,但它经常在向读者介绍我们即将讲述的故事。实际上,在第二段中故事才真正开始。  2.质疑最后一段。如果它没有必要用来概括或阐述小说的意义,就删掉它。  3.质疑你喜欢的每一行。删去每一个不准确的词,每一个无意义的句子。查看你“喜欢”用的词:“刚刚”、“非常”。“那个”等是否用得太多,如果没有必要,就删去。  4.删去不必要的对话称谓。在一个两人谈话中,只需要一个简单的称谓。  当你在陈述对话时,直接用“说”或“问”即可。任何多余的添加成分都会转移读者的注意力。  5.删去你不确定的地方。如果你拿不准一个句子、词或行为的归属,那么就删掉它。  6.大声朗读草稿并仔细听有没有蹩脚和重复的词。  7.校对文章的错别字、标点、语法和简练性。要不断地校正。  修改不仅仅是一种编辑工作,它还是一种发明和创造。写小说,你必须诚实和苛刻,不停地修改直到你竭尽所能,使故事具有感染力和可信性。放弃修改,则表明你对作品不够经心。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4-07-03 13:05
                回复
                  以上来自多人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4-07-03 13:11
                  回复
                    沙发


                    IP属地:广东12楼2014-07-05 10: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