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围棋古籍吧 关注:2,181贴子:3,641
  • 0回复贴,共1

孔子追求的道与传下的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谈中华文化不可能不谈孔子。要想找到中华文化的本源,当然更少不了孔学的核心---那个被孔子称作为“道”的东西。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有素王之称。素王的意思是他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 是文化意义上的王。元大德十年(1306年), 元成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曰:“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没有孔子,人们就不知道孔子以前的那些圣人为什么是圣人。而孔子以后的人,如果不效法孔子就成不了圣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后代尚不得不对孔子如此诚恐诚惶, 可见孔子在中华文化中无人可以取代的地位。
但说到孔子对中华文化本源的那个道的开示,其中的奥妙文章就多了。
先来看《论语·里仁》中的一段对话。“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段话记录的是孔子与他的衣钵传人曾子(名参)的一段对话,意思是:孔子告诉曾子说自己的道是“一以贯之”的。孔子说完这句话之后就离开了。随后门人问曾子孔夫子讲的这个“一”是指什么,曾子答:忠恕而已。
曾子解释的“忠恕”是不是孔子所说的“一”或者“道”,这个回答对不对?两千多年来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这里的关键不是曾子的答案本身, 而是要问:忠恕二字如此简单,为什么孔子不直接说出来,而是用这个“一”字来代替,然后要曾子去猜。难道孔子就是用这种打哑谜的方式教自己的衣钵传人吗?
类似的问题在论语中还不止一次。再来看《论语·八佾》中的另一段:“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问孔子礼的根本是什么,或者说礼是从哪儿来的?孔子回答:问题问得太大了。礼仪不用太铺张,不要太浪费。办喜事有喜气儿就行,办丧事表达了哀悼之情就足矣。然而问题来了:如果礼的根本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省着点儿花钱的道理,为什么夫子会来一句:大哉问!?到底是什么问题问得太大了呢?前言不达后语嘛。夫子在暗示什么呢?
再来看《论语·卫灵公》中的另一段:“子曰:赐也,如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问子贡(端木赐):你以为我的学问是因为我读了很多书而得来的吗?子贡反问: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一以贯之”。这里又出来一个“一以贯之”,又在打哑谜了。
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对于孔门修养的最高境界----仁,孔子对不同的学生有多种不同的解释。今人理解不了,虽然都知道孔子因人施教的方法,但现在的人绝对不会把一门理论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不加任何定义地随便去解释。孔子不但这样做了,而且其思想承前启后,成为后世中华文化的主流。所以我们在研究孔学的时候,要想理解孔子的本意,就不能不从更大的文化背景去探讨。
中华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天道引领人道,人道则是天道的延续。在这个文化中,道德中的道是指天道,而德则是人德,即人的行为标准。道德二字的摆放是先有道后有德,亦即人的德是建立在天道法则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关系。
孔子五十岁开始研究易经,且终其余生乐此不彼。《论语·述而》有:“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夫子大有没能早点开始研究易经的遗憾。易者,上日下月为易。顾名思义,易经所讲的就是天地之道。所以夫子五十岁以后所研究和追求的,就是天地之道。事实上,在“天道”二字中,儒家更多的是讲天,而道家则更专注于道。按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序列,天虽然不及道,却无疑更接近于人。这就是为什么后世的文化在儒道两家学说中更重儒学的原因。
既然孔子所追求的是天道,那么从追求天道的角度回去看孔子所讲的“礼之本”和“一以贯之”,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天人合一的文化中,文化的本源是那个天道。而林放要孔子解释这个“礼之本”,等于就是在问天道了。孔子知道以林放的悟性,告诉他了他也做不到,所以就有了那句感慨:“大哉问”。但孔子一生诲人不倦,又不愿不回答林放的问题,于是就有了后面的那几句少花钱多办事的话,因为以林放的悟性,他也就只能做到这些了。至于说曾子和子贡,这两人的悟性虽然要比林放强得多,但孔子仍然认为以他们的悟性还不足以传以自己所学之全部,所以就用了个“一以贯之”去讲。意思是自己是在追求天道的过程中,理解了更高的天道法则之后,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以“登泰山小天下”之势,从上到下一下子豁然通达,看清了人的文化。至于这个“一”究竟具体是什么,只好让曾子和子贡自己去悟,能悟多少是多少了。
子贡是孔子的十大弟子(孔门十哲)之一。《论语·公冶长》中有:“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贡说:孔子诗书礼仪方面的文章还可以听得到看得见,但孔子对人的心性与天道方面的研究,就无法听到了。孔子一生中最为得意的门徒是颜回,夫子认为只有颜回能继承他的道统。可惜颜回早逝,死在了孔子前面。所以子贡所谓的“不可得而闻也”,其实不见得是孔子不传,而可能是孔子认为除了颜回之外,别的弟子的悟性都还不够,所以没把自己对天道的领悟讲给他们。颜回死的时候还不到三十二岁,在剩下的弟子中,孔子挑了曾子继承自己的衣钵。但以曾子的悟性,他认为孔子“一以贯之”中的那个“一”就是忠恕。所以,孔子的门徒所继承下来的道就是以忠恕为核心的仁爱了。《论语。里仁》里有:“子曰:朝闻道夕可死也”。如果早上知道了做人要讲忠恕,晚上就死了,那哪来的时间去实践忠与恕呢?
道家讲“道、德、仁、义、礼”,这中间的道和德与我们今天所讲的道德不是同一个概念。这里所讲的道德不是建立在后世的一些思想或主义基础上的道德,而是建立在修道人对天道的修炼基础之上的道德。“道、德、仁、义、礼” 是从上到下五个不同的层次,孔子自己的层次应该高于仁。但他的弟子所继承的只有仁、义、和礼。孟子后来加上了智,董仲舒在汉代又加了信。这就是后世儒学讲的五常:仁义礼智信。


IP属地:广东1楼2014-07-11 10:0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