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时候,位于山东省临朐县龙山高新技术产业园河疃村的扈氏家族“前门口”一支在十里八乡是望族,享八十亩土地,有一个大宅院,兄弟四人,分别驯养大狼狗四只,据说有“八仙桌”一般高。曾经有一次遭遇土匪劫舍,几十个土匪围攻扈家大宅,结果是四个兄弟各自把守一面墙,予以抵抗,一战半日,土匪始终攻不进来。不过人都有筋疲力尽之时,半天下来,四兄弟累了,只好对土匪吓言“放狗把你们拖到”,其实土匪对四只大狗早已如雷贯耳,知其厉害,于是闻风丧胆,落荒而逃。我的曾祖父来秋先生便是这四兄弟之一的后代。但那时有着我所不知道或者不了解的原因,曾祖父后来“闯关东”了。在渤海湾靠摆渡谋生,直到40岁回山东老家,盖屋五间,置地十余亩,而且全是厚田。后来我的爷爷出生了,这便是文荣先生。文荣先生幼时因为家境较为殷实,所以读过多年私塾,识文断字,而且算盘打得极好,十几岁便跟随一个亲戚拉药匣子三年,熟知药性医理,学得一种手艺——熬膏药。由于祖父平素刻苦求实,也就创获了几个方子,用来治疗颈肩腰腿疼。祖父与“筋炳”研究尤为精到,所创“万应膏”一方在各种筋炳治疗中百发无所不应。其中跌打膏一方是从青州某监狱一位当时的狱警交朋友,掏心窝子换来的方子,几凡各种跌打损伤,一贴之后立马痛止肿消,从而痊复如未杖之初,因为古时候刑讯逼供打犯人板子,所以用得着跌打膏的时候非常多。后来我的父亲做了乡村教师,在祖父治疗“骨病”的原方基础上,深入研究,试图修改,以期更好。但最终未改,他只是在祖父方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发现了用古方治疗现代意义上的“今病“,从而使得由过去老人们口头上的”筋骨疼“变成了”颈肩腰腿疼“,并在祖父的旧体系之下演变成了新体系,又积累了异常丰富的临证经验。我2007年毕业于山东中西医结合大学,后来我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在这个领域下过不少功夫,也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也算是承继了下来,但前路漫漫,我将不懈努力,终身学习,希望自己不负先祖的秘术之传,更好为人们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