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卧龙2吧 关注:199贴子:18,221

【另一种声音】被妖魔化的疫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1楼2014-07-30 17:28回复
      这篇报道一推出就引起了强烈的关注,并在网上广为传播,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等大V也给予转发关注。一时间,对疫苗的怀疑,对政府的责骂铺天盖地。
      然而,真相到底如何呢?任何一个有医学训练的人读完这篇文章,都会不由得怀疑,到底得病毒性脑炎的是那个可怜的孩子,还是这个愚蠢的记者?


    IP属地:江苏3楼2014-07-30 17:31
    回复
        首先,患儿为什么出现严重的大脑损伤?
        根据报道披露的信息,孩子在2010年3月16日参加甲流疫苗接种,20日凌晨3点出现抽搐,翻白眼,口吐白沫,嘴、脸部青紫等症状。患儿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治疗23天后,因为病情位置转院到北京儿童医院继续治疗,治疗1月后性命保全,但留下了病毒性脑炎的后遗症。
        也就是说,患者的诊断不是含糊不清的,而是清楚明确的“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有明确的诊断标准,而患者这个诊断是北京儿童医院这种全国最高水平的医院给出的,其准确性无需怀疑。
        病毒性脑炎,发病率每年为11~27/10万,多见于儿童。


      IP属地:江苏4楼2014-07-30 17:32
      回复
          那么,第二个问题:患儿的病毒性脑炎是甲流疫苗导致的吗?
          绝对不可能!
          因为,我国使用的甲流疫苗里面根本不存在活的病毒。
          甲流疫苗目前有两种,一种是注射剂型,一种是鼻腔喷雾剂。其中鼻腔喷雾剂使用的是减毒的活病毒,但这种疫苗主要是美国在使用,而我国使用的,都是注射用的针剂。
          针剂甲流疫苗的生产过程中,需经过病毒灭活、纯化、裂解等过程,最终制成的疫苗中,不仅不含活的病毒,甚至没有死的病毒,而只有病毒裂解后的产物。也就是说,他不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病毒感染,更不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病毒性脑炎。


        IP属地:江苏5楼2014-07-30 17:34
        回复
            那么,有没有可能由于产品质量缺陷导致活病毒注射入患者体内?
            同样不可能,且不说疫苗严格的灭活和检测程序,退一万步,如果真的出现疫苗中存在活病毒这样匪夷所思的严重事件,那么感染者绝不可能是患儿一人,而将是整个批次疫苗的接种者都出现甲流病毒感染,这将是一起可怕的公共事件。
            再退一万步,即使真的只有这个孩子接种了带活病毒的疫苗并发病,以甲流的传染性,他在当地医院和北京儿童医院治疗近2月,得传染多少人?这又是一起多么可怕的公共卫生事件?
            所以,甲流疫苗注射导致患儿患上病毒性脑炎的可能性,是零!


          IP属地:江苏6楼2014-07-30 17:34
          回复
              第三个问题,针对患者家属的疑问,当地政府有没有给出科学而明确的答复?
              有的。
              虽然是一笔带过,但是原文写的非常清楚:“临沂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小组称排除小康患病与疫苗的关联。 这份鉴定认为,排除疫苗质量、储存运输和接种操作环节差错导致该病例发病,属”偶合“。
              也就是说,当地的医学专家组成的调查组已经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并给出了明确的结论:偶合。
              记者接着写道: 他想不通,平时健康地连感冒都少有的孩子怎会”无缘故“地就成了这样?”临沂说不通这个理,就往上反映。“
              对此,我只能呵呵了。


            IP属地:江苏7楼2014-07-30 17:35
            回复
                第四个问题:什么是偶合事件?
                偶合事件,是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或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偶合症不是由疫苗的固有性质引起的,仅是偶然巧合。
                关于疫苗注射中的偶合事件这个概念,我们在不久前的乙肝疫苗风波中已经接触过了,媒体报道了多例注射乙肝疫苗后死亡的患儿,但最终调查结果显示均与疫苗无关,患儿均死于其他疾病,只是死亡时间与疫苗注射时间”偶合“。
                援引原报道的数据: 截至2010年8月1日,全国共接种甲流疫苗100013119支。一年时间,一亿的接种数量,个别接种者恰恰在病毒性脑炎发病前接种了疫苗,很奇怪吗?很难理解吗?


              IP属地:江苏8楼2014-07-30 17:37
              回复
                我知道又有人要跳出来,用“纯属巧合”之类的字眼来嘲讽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可口可乐出过一件事情,有一只带着病毒的老鼠,钻进了可口可乐易拉罐产品的成品库(这一点上可口可乐的确存在管理问题),在一罐可乐的罐子上面拉了一泡屎,虽然最后表面清洁干净了,但是还有一些痕量的残留物,导致一位老兄喝的时候,嘴唇接触到了,喝了以后挂了。
                事后小熊跟我说,以后喝罐装可乐,一定要用吸管,我给她的答复是:一个批号的可口可乐,有十几万罐,出了一个这样的事情,纯粹是小概率事件,只能是拼RP,这就像在高速上面开车的时候,被迎面开来的撞过了隔离带的货车撞死了一样,只能怪自己命不好,而不是扯什么“防御性驾驶”之类的屁话。相对于喝死了一个而言,喝吐了一大片,这才是大问题。


                IP属地:江苏10楼2014-07-30 17:42
                收起回复
                    最后:三个月开发出的甲流疫苗,安全吗?
                    再援引原报道数据:截至2010年8月1日,全国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8581例。所有报告病例中,一般反应占70.64%;异常反应占13.56%;偶合症占9.54%;心因性反应占4.91%;待定占1.34%。而报告死亡的11例病例均与甲流疫苗接种无直接关系。
                    甲流疫苗,是安全的。
                    流感疫苗的制备早就有成熟可靠的流程,只要得到合适的病毒菌株,三个月制备出疫苗并非奇迹。而甲流疫苗使用的毒株,是世卫组织提供的。
                    中国疫苗批准时间是2009年9月2日,美国是9月15日,欧盟是9月25日。疫苗开发所用时间相差无几。


                  IP属地:江苏11楼2014-07-30 17:44
                  回复
                      综上所述,这篇悲情而催人泪下,引起广泛关注,严重丑化政府形象,并导致公众对预防接种产生怀疑和抵触的报道,是一篇赤裸裸的谎言!
                      编造这个谎言的记者是因为无知吗?也许是的,可是,他只要找一个医学专业人员做一个简单的咨询,就可以避免这种错误啊?
                      也许,他并不是因为无知,而是脑子里面进了病毒,他得了严重的病毒学性脑炎,这严重损害了他的智商,以至于他编造出如此无耻和愚蠢的谎言。
                      这个病毒的名字,叫做功利。迄今为止,没有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


                    IP属地:江苏12楼2014-07-30 17:46
                    收起回复
                      哗众取宠才会有人关注,有点击率才会有money,〈我才龙宝也是这么赚钱的〉为了关注率,跟事实无关,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7-30 17:59
                      回复
                        哟,这不是我朋友圈的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7-30 19:57
                        收起回复
                          总有一些人,一边用“砖家、叫兽”水着分,一边冒充专家教授,说这评那。
                          如果没有专业知识,某些方面还是少下定论的好。


                          IP属地:福建15楼2014-07-30 21:23
                          回复
                            @龙宝 ,你怎么看……


                            16楼2014-07-31 08:25
                            回复
                              讲得有些道理。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4-07-31 09: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