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窗口无奈关闭,FDD也不能挽救下滑趋势
可以说,中国联通的市场和技术红利窗口在进入4G时代已经被无奈的关闭了。在这方面,战略判断的错觉,或许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其原因。
行业内部人士可以记得,在刚刚发放4G牌照时,铺天盖地的疑似来自中国联通的舆情大多是以42M网络对抗4G.而在事实上,在过去的半年,网络能力的建设上,中国联通只是新增了8.4万个基站。包括4G和3G.与竞争对手中国移动的4G网络建设速度相比,相去甚远,公开数据显示其4G基站数量已经超过了30万。对4G网的覆盖,大部分省市开始向乡镇延伸。在大城市则是开始瞄准写字楼、地铁等地下覆盖。也就是说,向精品4G网络的阶段已经开始。而中国联通还只是在16个城市刚刚启动混合组网的试点。
更为悲观的消息则是,直到现在,何时正式运行FDD全国商用,在政策上依然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以至于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先生在业务发布会上呼吁:期望内地在LTEFDD发牌上可以更加明确
显然,只有16个城市试点,且是具有中国国情的混合组网试点:要完成TD-LTE、FDD-LTE以及3G和2G的复杂情况的试点,对于中国联通来说,恐怕很难以走过场般的蒙混过关。毕竟对中国政府来说,在当下的信息安全大形势下,在支持TD-LTE的基础上,支持4G的融合组网,是符合国家利益安排的趋势。
有监管层官员就在近日曾经明确表示:我国将在坚定不移地支持TD-LTE的基础上统筹发展LTE FDD和TD-LTE.而在4G开始的这半年,中国联通在财报中所说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有一个重要的事实则是,4G终端的价格已经大幅度下降,从千元机进入了百元机时代。但是由于中国联通对FDD的不切实际的期待,则使得其无法利用这种技术红利。
在今年年底,毫无意外,其竞争对手的4G用户将超过5000万,并很可能随着资费价格大幅度下降,终端品类已经超过300款的情况下,冲破一亿规模运营大关的时间周期大幅度缩短的情况下,即使如中国联通所愿,在今年年底管理层允许FDD正式全国运营,恐怕其也错过了4G时代,并不能挽救中国联通增速上下滑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