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4月25日
漏签
0
天
绥中吧
关注:
94,439
贴子:
2,731,098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游戏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30
回复贴,共
4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绥中吧
>0< 加载中...
【见识】绥中各乡镇名称的由来。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慕名而来的我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在编辑绥中往事时,在绥中档案局发现一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绥中各各乡镇名称的由来,感觉很涨见识,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啊。
绥中,出于求安靖平。绥,即安抚绥靖也是“福禄绥之”之意;中,即县治在中后所。“绥中”乃永远安宁的中后所。
慕名而来的我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荒地。
该地地势洼平,历史上是一片荒草甸子。明崇祯末年有山东刘姓来此开荒种地,故名。
这是我的家乡,感觉名字不好听,但子不嫌母丑,很希望以后能变个地名呢。
慕名而来的我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宽邦 宽邦镇人民政府驻地。名称始于清代顺治元年(1644),当时该地是一片荒草甸子,两边靠近山丘,中间地势宽阔平坦,得名"宽邦甸子",后简称宽邦。
猫猫兔宝贝
虎躯一震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荒地不荒 小庄子 不小
慕名而来的我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西平 。明朝中叶,有范姓从河南商丘迁来落户,住在黑水河西岸坡地上,曾名范家屯。清同治六年(1867),黑水河水患冲毁范家屯,村民们希望平安,取名西平坡。
慕名而来的我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高台堡 。地名始于明代。因地处高地,明代于此修筑边堡,故名高台堡。
慕名而来的我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高甸子 。历史上曾是一片荒草甸子,地势又较高。清乾隆四十五年(1781),有田姓由山东迁来定居,得名田高甸子,后简称高甸子。
慕名而来的我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大王庙 。清初时,这里就有人居住,但直到康熙五十九年(1720),建起大王庙后,才以庙名做村名。
慕名而来的我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范家屯 。清乾隆年间有范姓人家由山东蓬莱迁来定居,逐渐传名范家屯。
慕名而来的我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明水 。该地笔架山上流下三股水,直泻入水塘中,淙淙鸣声。清代柳条边修经此处,设边门1座,名为鸣水塘边门,"鸣"水逐渐谐音称明水。
慕名而来的我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秋子沟 。该地山沟错综,自古多生楸子树,故名楸子沟,后简化为秋子沟。
慕名而来的我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加碑岩 清道光十三年(1833),当地百姓为保护桑林,发展桑蚕,把约定的赏罚条款刻在石碑上,立于村北小路旁的岩石边,加碑岩地名由此而得。
慕名而来的我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永安堡 永安堡原为村名。明代辽东长城在此处建城堡,取名永安堡。
慕名而来的我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李家堡。明代于此处修筑城堡,万历三十四年 (1606)有李姓人家由山东大槐树迁来落户,因此取名李家堡。
慕名而来的我
亮了瞎了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李家堡 。明代于此处修筑城堡,万历三十四年 (1606)有李姓人家由山东大槐树迁来落户,因此取名李家堡。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