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记忆的时候就熏陶于那些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中,虽然内容幼稚,不过话说回来,那个年代的歌曲制作还是很精致的。印象最深刻的是对旋律的感知,由于磁带曲目是固定排次的,我总是习惯在第一首歌刚刚结束时的空白时间就把第二首的旋律哼出来。
小学的时候抑制不住爱玩的天性,再加上音乐课学的都是那些古典民乐,二胡、古筝、二泉映月之类的,给人的感觉就是半死不活,那些老学究似的国内音乐家都被我画上了鬼脸,音乐书也都一股脑扔了,音乐课就是上演白日梦的地方,在那种吊死鬼式的旋律中,我开始大肆想象周末该去哪玩、玩什么、怎么玩,直到后来很多年我才意识到小学荒废的这些音乐课其实充分锻炼了我的思维想象力,这为我后期从事理科研究奠定了充分的基础。
总之我对音乐课的感受就是深恶痛绝,后来中学,音乐课渐渐取消了,加之我已经开始深深喜欢上了理科学习,一直延续到到我现在的工作。所以艺术爱好虽然不少,但都为此让步了。但从个人情感的共鸣上,理科学习与其说是专业、是工作,倒不如说是自己最喜欢的一项艺术。
开始有“自己的音乐”是在初中,是流行歌曲潮流的到来。当年大家都喜欢听周杰伦的歌,我也是随大溜,不过其《半岛铁盒》《暗号》的旋律确实给我一种惊奇,似乎有点久违的熟悉。自此我也成了一个流行迷,终于有机会躲开长辈们的老歌,终于有机会躲开那个二泉映月,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了。虽然那种吐字不清的哼唱为长辈们嗤之以鼻,但恰恰激发了那种独自享受的乐趣。周的歌以旋律见长,早期的歌旋律都很经典,这也是吸引我的原因。我一直持续听了很多年,十多年,可以说直至现在,当时对此反感的长辈们早被我同化了。
当然,那些搞音乐专业的人,高大上的人,也会觉得周的歌很幼稚,也可以这么说。其实我在十多年的周式流行中,也在慢慢演变,我发现真正吸引我的是只是旋律、节奏,尤其是二者的融合,于是我开始慢慢提纯、纯粹。
比如我注重旋律,一首歌听了半年还不知道歌词(当然这也和周的唱法有关)。另一个重要变化,我开始提取伴奏了,甚至纯粹地听伴奏,主唱调会自动浮现于脑海,有点像错觉,感觉很好玩。甚至对旋律的纯粹喜欢,让我开始反感人声,我会跟着伴奏想象歌声,或者自己随意哼唱,感觉情绪的控制与抒发比原唱还要到位。电脑里存放了好几百首伴奏,甚至一首歌会有多种版本伴奏,我还会变换音色、音调高低,来抵消因熟悉而带来的乏味,不断保持新的惊奇感。
我甚至开始尝试同时把握主调与伴奏,或者将之隔离,或在二者之间穿插。总之,一些关于旋律的好玩的玩法,我都会尝试。比如在唱主调的时候,我会故意哼唱伴奏,时而强调二者的差异,时而回归主调。本来是一首统一的歌,我却总习惯分解为“双轨”来进行,时而分立,时而交互。到现在我才发现,那时就已经有了钢琴的端倪,众所周知,钢琴的左、右手的独立性与融合性。
高中毕业之后,高速经济时代的来临,歌坛彻底衰落了。周作为这场盛宴的终结者,画上了最浓重的一笔。而我,对旋律的解离与提纯还在不断进行,但已经难以满足周的那几首老歌的单曲循环了,伴奏都不知玩了多少个版本,我自己都唱的比周还像周了。为求更好的旋律共鸣,我几乎自然地将目光转向那些经典老歌,转向八九十年代,这种风格的演变足以让小伙伴们喷饭,但对我来说却是一种自然的、一体化的过程。因为我只追求旋律,实际上这些老歌旋律却给我注入了一些新的观感。平心而论,那个年代的音乐制作尤其是电视剧主题片尾曲真是经典。短短的一瞬间,在长辈们惊讶的目光中,这些老歌我唱的已经比他们都地道了。
对旋律的不断追逐中,也有少量钢琴曲的介入,都是以旋律见长的轻音乐,在某种意义上还是流行范畴,因为感觉上可以填词。大家知道,古典钢琴是几乎难以填词的,直观的感受就是“不着调”。
一年前我如果看到现在的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古典钢琴的痴迷者,可能会觉得无法想象。这一年能发生多么大的剧变,让一个流行爱好者将热情直接转移到了古典钢琴上,甚至热情加倍。
起初不可思议,其实细想也是很自然的过程。看似剧变,实际上很多年前已经显露端倪,或者说十多年非比寻常的流行追逐中,已经不断积累古典的运势。
其实在十年前我就开始少量收藏一些钢琴曲了,比如《雨的印记》、《少女的祈祷》等。以及一些伴奏中的钢琴部分,甚至比主唱部分还要喜欢。对旋律的追求、对节奏的提炼以及双轨的把握,其实都可以看做对钢琴的铺垫。有些人看似起步晚,实际上一些重要的“硬件准备”在很早就已经进行了,这或许是能后发先至的原因。
而周的歌也有一定的古典成分,如中国风的那几首经典曲目,《东风破》之流。当时虽然很喜欢流行,实际上对其的选择还是很精的,而且后期越来越精,绝大部分的粗制滥造都会被排除。
后来开始欣赏钢琴家马克西姆,据说也是一位古典与现代融合的钢琴家,和周有些类似,所以以此切入就显得再自然不过了。当时我还是流行为主的,所以像《出埃及记》《克罗地亚狂想曲》这类节奏感很强的钢琴曲,一上来就喜欢上了。其实,马克西姆也是一位古典钢琴家,在演奏完几首现代曲目后,就过渡到了古典部分。当时他说自己最喜欢的《降D大调夜曲》《匈牙利狂想曲2号》第一遍听感觉还行,只是着重于其表情、动作等,但后来旋律的某些部分就越来越带感,直至痴迷。原来古典钢琴也能像流行一样给人以最纯真的热情,或者说古典就是一种穿越时空而来的流行。情绪的抒发是一种更为崭新与深层的模式,涉及了左右两个部的交叉与融合。如果说流行是吟诗作赋,那古典钢琴就像是很多雨滴敲打在各种器皿上的窸窣碎响,一种更为博大、更为自然、更为无形的情感共鸣。就像无招胜有招,流行的总有固定的词、固定的韵,迟早会腻,古典的更加无形,从而更为持久。
后来一次煲箱中无意播放了一遍钢琴自带的《50 Greats》,当时弃如敝履,现在才是如鱼得水,从此贝多芬、肖邦、李斯特……纷至沓来。
再后来,我开始顺藤摸瓜寻找一些类似风格的古典钢琴曲,恰巧这类曲子听众极少,所以暂时还是免费的,于是我的古典曲谱又开始不断扩大。现在回想起当年把音乐书都扔掉的情形,好似一种命运的幽默。
刻意追求,适得其反;放任发展,自然而成。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觉得我个人的经历,或许能给将来学习音乐的孩子,乃至学习其它艺术的人提供一些启示。
也欢迎大家指点批评。
小学的时候抑制不住爱玩的天性,再加上音乐课学的都是那些古典民乐,二胡、古筝、二泉映月之类的,给人的感觉就是半死不活,那些老学究似的国内音乐家都被我画上了鬼脸,音乐书也都一股脑扔了,音乐课就是上演白日梦的地方,在那种吊死鬼式的旋律中,我开始大肆想象周末该去哪玩、玩什么、怎么玩,直到后来很多年我才意识到小学荒废的这些音乐课其实充分锻炼了我的思维想象力,这为我后期从事理科研究奠定了充分的基础。
总之我对音乐课的感受就是深恶痛绝,后来中学,音乐课渐渐取消了,加之我已经开始深深喜欢上了理科学习,一直延续到到我现在的工作。所以艺术爱好虽然不少,但都为此让步了。但从个人情感的共鸣上,理科学习与其说是专业、是工作,倒不如说是自己最喜欢的一项艺术。
开始有“自己的音乐”是在初中,是流行歌曲潮流的到来。当年大家都喜欢听周杰伦的歌,我也是随大溜,不过其《半岛铁盒》《暗号》的旋律确实给我一种惊奇,似乎有点久违的熟悉。自此我也成了一个流行迷,终于有机会躲开长辈们的老歌,终于有机会躲开那个二泉映月,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了。虽然那种吐字不清的哼唱为长辈们嗤之以鼻,但恰恰激发了那种独自享受的乐趣。周的歌以旋律见长,早期的歌旋律都很经典,这也是吸引我的原因。我一直持续听了很多年,十多年,可以说直至现在,当时对此反感的长辈们早被我同化了。
当然,那些搞音乐专业的人,高大上的人,也会觉得周的歌很幼稚,也可以这么说。其实我在十多年的周式流行中,也在慢慢演变,我发现真正吸引我的是只是旋律、节奏,尤其是二者的融合,于是我开始慢慢提纯、纯粹。
比如我注重旋律,一首歌听了半年还不知道歌词(当然这也和周的唱法有关)。另一个重要变化,我开始提取伴奏了,甚至纯粹地听伴奏,主唱调会自动浮现于脑海,有点像错觉,感觉很好玩。甚至对旋律的纯粹喜欢,让我开始反感人声,我会跟着伴奏想象歌声,或者自己随意哼唱,感觉情绪的控制与抒发比原唱还要到位。电脑里存放了好几百首伴奏,甚至一首歌会有多种版本伴奏,我还会变换音色、音调高低,来抵消因熟悉而带来的乏味,不断保持新的惊奇感。
我甚至开始尝试同时把握主调与伴奏,或者将之隔离,或在二者之间穿插。总之,一些关于旋律的好玩的玩法,我都会尝试。比如在唱主调的时候,我会故意哼唱伴奏,时而强调二者的差异,时而回归主调。本来是一首统一的歌,我却总习惯分解为“双轨”来进行,时而分立,时而交互。到现在我才发现,那时就已经有了钢琴的端倪,众所周知,钢琴的左、右手的独立性与融合性。
高中毕业之后,高速经济时代的来临,歌坛彻底衰落了。周作为这场盛宴的终结者,画上了最浓重的一笔。而我,对旋律的解离与提纯还在不断进行,但已经难以满足周的那几首老歌的单曲循环了,伴奏都不知玩了多少个版本,我自己都唱的比周还像周了。为求更好的旋律共鸣,我几乎自然地将目光转向那些经典老歌,转向八九十年代,这种风格的演变足以让小伙伴们喷饭,但对我来说却是一种自然的、一体化的过程。因为我只追求旋律,实际上这些老歌旋律却给我注入了一些新的观感。平心而论,那个年代的音乐制作尤其是电视剧主题片尾曲真是经典。短短的一瞬间,在长辈们惊讶的目光中,这些老歌我唱的已经比他们都地道了。
对旋律的不断追逐中,也有少量钢琴曲的介入,都是以旋律见长的轻音乐,在某种意义上还是流行范畴,因为感觉上可以填词。大家知道,古典钢琴是几乎难以填词的,直观的感受就是“不着调”。
一年前我如果看到现在的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古典钢琴的痴迷者,可能会觉得无法想象。这一年能发生多么大的剧变,让一个流行爱好者将热情直接转移到了古典钢琴上,甚至热情加倍。
起初不可思议,其实细想也是很自然的过程。看似剧变,实际上很多年前已经显露端倪,或者说十多年非比寻常的流行追逐中,已经不断积累古典的运势。
其实在十年前我就开始少量收藏一些钢琴曲了,比如《雨的印记》、《少女的祈祷》等。以及一些伴奏中的钢琴部分,甚至比主唱部分还要喜欢。对旋律的追求、对节奏的提炼以及双轨的把握,其实都可以看做对钢琴的铺垫。有些人看似起步晚,实际上一些重要的“硬件准备”在很早就已经进行了,这或许是能后发先至的原因。
而周的歌也有一定的古典成分,如中国风的那几首经典曲目,《东风破》之流。当时虽然很喜欢流行,实际上对其的选择还是很精的,而且后期越来越精,绝大部分的粗制滥造都会被排除。
后来开始欣赏钢琴家马克西姆,据说也是一位古典与现代融合的钢琴家,和周有些类似,所以以此切入就显得再自然不过了。当时我还是流行为主的,所以像《出埃及记》《克罗地亚狂想曲》这类节奏感很强的钢琴曲,一上来就喜欢上了。其实,马克西姆也是一位古典钢琴家,在演奏完几首现代曲目后,就过渡到了古典部分。当时他说自己最喜欢的《降D大调夜曲》《匈牙利狂想曲2号》第一遍听感觉还行,只是着重于其表情、动作等,但后来旋律的某些部分就越来越带感,直至痴迷。原来古典钢琴也能像流行一样给人以最纯真的热情,或者说古典就是一种穿越时空而来的流行。情绪的抒发是一种更为崭新与深层的模式,涉及了左右两个部的交叉与融合。如果说流行是吟诗作赋,那古典钢琴就像是很多雨滴敲打在各种器皿上的窸窣碎响,一种更为博大、更为自然、更为无形的情感共鸣。就像无招胜有招,流行的总有固定的词、固定的韵,迟早会腻,古典的更加无形,从而更为持久。
后来一次煲箱中无意播放了一遍钢琴自带的《50 Greats》,当时弃如敝履,现在才是如鱼得水,从此贝多芬、肖邦、李斯特……纷至沓来。
再后来,我开始顺藤摸瓜寻找一些类似风格的古典钢琴曲,恰巧这类曲子听众极少,所以暂时还是免费的,于是我的古典曲谱又开始不断扩大。现在回想起当年把音乐书都扔掉的情形,好似一种命运的幽默。
刻意追求,适得其反;放任发展,自然而成。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觉得我个人的经历,或许能给将来学习音乐的孩子,乃至学习其它艺术的人提供一些启示。
也欢迎大家指点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