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联想涉足互联网
2000年4月12日,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中国最大的城市的街头同时出现了一个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路牌广告。广告牌上除了“4月18日,谁让我心动?”这句广告词和“谢霆锋”三个字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文字或图片。路上的行人纷纷议论着,这到底是一则什么广告?6天以后,也就是4月18日,上述路牌广告全部换成了香港当红歌星谢霆锋张开双臂迎接“真情互动 FM365”的广告内容。6天的悬念终于揭晓,原来这是联想集团在发布自己的FM365.COM网站。联想这次精心策划的广告,效果十分显著。4月18日下午,FM365网站正式发布后,BBS上的帖子立即达到了18页之多,FM365的大名迅速地传遍了大江南北。虽然联想集团早在1999年7月21日就曾宣布进军互联网,但这次的FM365网站的发布无疑向世人实实在在地显示了其进军互联网的决心和实力。
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
作为国内头号PC厂商的联想集团转向互联网并不令人感到惊奇,近几年来,全球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快,互联网的强大的经济潜力日益显露出来。从1996年到1999年,全球网络市场的销售额直线上升(如下图示),1999年全球网络服务市场实现总销售额30.7亿元,比1998年增长98%。截至1999年底,全球共有2.59亿人连入互联网,其中,美国的上网人数高达1.1亿,占全球上网人数的43%。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往只提供接入服务的互联网企业纷纷转向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服务范围更加宽泛。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也十分迅速,2000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四次《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1999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350万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41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309万台。我国上网用户人数:890万,其中专线上网的用户人数约为109万,拨号上网的用户人数约为666万,同时使用专线与拨号的用户人数为115万。除计算机外同时使用其它设备(移动终端、信息家电)上网的用户人数为20万。CN下注册的域名48695个,WWW站点约15153个,国际出口带宽351M。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国内网络服务公司也纷纷崛起。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公司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电子邮件服务、搜索引擎服务、域名注册服务、信息内容提供服务、接入服务、主机租用服务。提供服务的公司分布见下图。虽然公司的数目众多,但还没有什么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出现,市场进入的壁垒还未形成。可以说,现在正是介入互联网的黄金时期。对此联想电脑的总经理杨元庆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一个市场的用户群的成长通常表现为这样一个规律,市场渗透率在5%以下,一般会很艰苦,市场工作更多是在做教育、开拓。过了40%、50%,就进入稳定、收获期。而在10%~40%或50%之间,往往会有爆炸性增长。而现在,中国互联网经济的成长正好处于10%到来之际,已经开始形成这种效应,能够提供信息服务的服务源越来越多,基础环境不断改善,风险投资热潮滚滚。现在进入时机恰到好处,一开始就跑在最前面的不一定能赢,最后可能成了垫脚石。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联想才会选择在此时进军互联网。
互联网战略的制定
1999年7月21日,联想集团宣布“全面进军互联网”,并且推出了从网卡、集线器、交换机到路由器、网络连接器、访问类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的全线网络产品,完成了联想从单纯的电脑制造商到互联网设备供应商的角色转变。11月24日,在联想推出因特网(即互联网Internet)电脑新闻发布会上,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宣称,联想要以因特网电脑为先导,将逐步落实自己的互联网战略。作为国内头号PC厂商,联想集团全面介入互联网。
其实早在1998年末的时候,联想就已清晰地认识到未来的企业都将与因特网休戚相关。联想总裁柳传志的心里一直在考虑,作为一个传统IT产业核心的PC企业,联想应该样迎接Internet带来的挑战,抓住Internet带来的机会,开始自己在Internet时代又一轮发展高峰?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后,联想提出了"3个3"的互联网发展战略:针对3类客户群、提供3类产品、扮演3种角色。
3类客户群指家庭、企业、社会,联想将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这3类用户进入因特网;3类产品指网络接入设备、终端设备以及网上内容;3类角色就是说联想致力于将自己从一个单纯的PC硬件厂商转变为因特网技术和产品的供应商、应用方案的集成商和信息服务的运营商这样的因特网中坚力量角色。
接入产品将以Internet易用和实用为核心,包括基于家庭用户的书房电脑和起居室电脑、基于商业用户的 办公电脑和移动电脑。终端产品有服务器、网络产品和应用方案。信息服务包含入门网站、网校、网上股市、网上购物等。接入产品、终端产品、信息服务3端架构的目的就是使得中国的家庭、企业、社会更快地进入因特网世界。
2000年4月12日,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中国最大的城市的街头同时出现了一个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路牌广告。广告牌上除了“4月18日,谁让我心动?”这句广告词和“谢霆锋”三个字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文字或图片。路上的行人纷纷议论着,这到底是一则什么广告?6天以后,也就是4月18日,上述路牌广告全部换成了香港当红歌星谢霆锋张开双臂迎接“真情互动 FM365”的广告内容。6天的悬念终于揭晓,原来这是联想集团在发布自己的FM365.COM网站。联想这次精心策划的广告,效果十分显著。4月18日下午,FM365网站正式发布后,BBS上的帖子立即达到了18页之多,FM365的大名迅速地传遍了大江南北。虽然联想集团早在1999年7月21日就曾宣布进军互联网,但这次的FM365网站的发布无疑向世人实实在在地显示了其进军互联网的决心和实力。
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
作为国内头号PC厂商的联想集团转向互联网并不令人感到惊奇,近几年来,全球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快,互联网的强大的经济潜力日益显露出来。从1996年到1999年,全球网络市场的销售额直线上升(如下图示),1999年全球网络服务市场实现总销售额30.7亿元,比1998年增长98%。截至1999年底,全球共有2.59亿人连入互联网,其中,美国的上网人数高达1.1亿,占全球上网人数的43%。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往只提供接入服务的互联网企业纷纷转向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服务范围更加宽泛。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也十分迅速,2000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四次《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1999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350万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41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309万台。我国上网用户人数:890万,其中专线上网的用户人数约为109万,拨号上网的用户人数约为666万,同时使用专线与拨号的用户人数为115万。除计算机外同时使用其它设备(移动终端、信息家电)上网的用户人数为20万。CN下注册的域名48695个,WWW站点约15153个,国际出口带宽351M。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国内网络服务公司也纷纷崛起。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公司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电子邮件服务、搜索引擎服务、域名注册服务、信息内容提供服务、接入服务、主机租用服务。提供服务的公司分布见下图。虽然公司的数目众多,但还没有什么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出现,市场进入的壁垒还未形成。可以说,现在正是介入互联网的黄金时期。对此联想电脑的总经理杨元庆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一个市场的用户群的成长通常表现为这样一个规律,市场渗透率在5%以下,一般会很艰苦,市场工作更多是在做教育、开拓。过了40%、50%,就进入稳定、收获期。而在10%~40%或50%之间,往往会有爆炸性增长。而现在,中国互联网经济的成长正好处于10%到来之际,已经开始形成这种效应,能够提供信息服务的服务源越来越多,基础环境不断改善,风险投资热潮滚滚。现在进入时机恰到好处,一开始就跑在最前面的不一定能赢,最后可能成了垫脚石。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联想才会选择在此时进军互联网。
互联网战略的制定
1999年7月21日,联想集团宣布“全面进军互联网”,并且推出了从网卡、集线器、交换机到路由器、网络连接器、访问类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的全线网络产品,完成了联想从单纯的电脑制造商到互联网设备供应商的角色转变。11月24日,在联想推出因特网(即互联网Internet)电脑新闻发布会上,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宣称,联想要以因特网电脑为先导,将逐步落实自己的互联网战略。作为国内头号PC厂商,联想集团全面介入互联网。
其实早在1998年末的时候,联想就已清晰地认识到未来的企业都将与因特网休戚相关。联想总裁柳传志的心里一直在考虑,作为一个传统IT产业核心的PC企业,联想应该样迎接Internet带来的挑战,抓住Internet带来的机会,开始自己在Internet时代又一轮发展高峰?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后,联想提出了"3个3"的互联网发展战略:针对3类客户群、提供3类产品、扮演3种角色。
3类客户群指家庭、企业、社会,联想将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这3类用户进入因特网;3类产品指网络接入设备、终端设备以及网上内容;3类角色就是说联想致力于将自己从一个单纯的PC硬件厂商转变为因特网技术和产品的供应商、应用方案的集成商和信息服务的运营商这样的因特网中坚力量角色。
接入产品将以Internet易用和实用为核心,包括基于家庭用户的书房电脑和起居室电脑、基于商业用户的 办公电脑和移动电脑。终端产品有服务器、网络产品和应用方案。信息服务包含入门网站、网校、网上股市、网上购物等。接入产品、终端产品、信息服务3端架构的目的就是使得中国的家庭、企业、社会更快地进入因特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