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之所托——从香港艺人沈殿霞的抉择看遗嘱信托的作用
肥肥沈殿霞介绍:
沈殿霞在演艺圈打拼40年,绰号肥肥,很有大姐风范。1978年,沈殿霞认识了郑少秋,相处久了便开始相恋,1985年1月5日二人飞赴加拿大结婚。1987年两人喜得女儿郑欣宜。2008年2月19日,沈殿霞因肝癌在香港玛丽医院病逝,享年62岁。
沈殿霞生前累计不少资产,包括香港、加拿大等地不动产,还有银行户口资产、投资基金与首饰等等,香港媒体保守估计资产净值达1亿港币。
当第一次肥姐被查出身体有问题时,遗产的去向问题就广受大众关注,肥姐最不放心的当然是自己的女儿,因为女儿郑欣宜今年刚满20岁,没有经验处理多种同类型的资产项目,肥姐担心她被人欺骗,同时更希望将来女儿的生活得到保障。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沈殿霞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
沈殿霞的决定
沈殿霞在去世前,已订立信托,将名下资产以信托基金方式运作。她将名下的银行户口资产、市值7000万港元的花园公寓、投资资产和首饰转以信托基金方式运作,金额十分庞大。去世后每当女儿郑欣宜面对任何资产运用的事宜,最后决定都要由信托人负责审批、协助,而首选信托人就是沈殿霞的前夫、郑欣宜的生父郑少秋。其他人选包括陈淑芬、沈殿霞的大姐和好友张彻太太。
沈殿霞的女儿郑欣宜因为涉世未深,为人母亲的肥肥自然不希望女儿被骗。她在生前把遗产信托指定了资金用途的大致方向,例如等到欣宜结婚时可以领走一定比例的资金,或是一笔固定金额,如1000万港元等。这样就可以避免女儿一下子把遗产花光。而且,将钱与不动产信托在受托人名下,动用时必须经过所有监察人同意,这样可以避免别有用心人士觊觎女儿继承的庞大财产,有效保障了欣宜的未来生活。
经验分享
正因为有了明星沈殿霞遗嘱信托的案例,这种遗产安排的方式才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其实在英美国家,遗嘱信托已经颇为盛行。
富人之所以热衷遗产信托,是由于遗产信托可以避免家族争产,妥善照顾遗族目的的人。遗嘱信托是对遗产的安排,可以体现遗嘱人真实的意思。而一旦有了遗嘱信托合约,对遗产分配有异议的继承人就无需多言了,争遗产是不会得到法律保护的。
同时遗产信托也可以根据受益人年幼、年长或其它原因无法亲自打理财产而规定遗产的运作方式,尽量保证遗产的保值、增值,由专业机构帮助投资理财,为后人留下更多资产。
可以说,选择遗嘱信托是对家人良苦用心的体现,为了保证受益人将来更长时间的生活有所保障而采用的遗嘱方式。
从专家的角度来看,我国富裕人群,尤其是企业界成功人士不妨将遗嘱信托作为遗产规划的方式,对家庭财富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或许能够发挥不小的作用。即便是继承人生活糜烂、一无是处,也不至于将遗产全数耗尽,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富不过三代”的担忧。
全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7bd540a0102v4o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