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全县完成和平协商土地改革,在广大藏民的要求下,废除了历史上噶丹·松赞林寺所有各种宗教封建特权和宗教压迫剥削制度,使宗教与政治分离,不允许宗教干涉国家行政、司法教育。并按照广大僧众的意愿,留寺或还乡听其自愿,当时继续留寺的僧众有300人,约占全寺僧人的37%。他们除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外,还进行生产,走以寺养寺的路。党和政府对没有参加叛乱、拥护民主改革的宗教上层人士,在政治上和生活上都作了适当安排,寺院文物古迹,一律坚决予以保护,没有受到任何损害。松赞林寺摆脱了农奴主阶级的控制,实行民主管理。以寺养寺活动中开垦荒山荒地86.7公顷,购置耕牛11架(22头),全部使用新式七寸步犁和双轮双铧犁,养有大小牲畜l30多头,其中奶牛26头,酥油自供自给外,年终还有点节。粮食除满足食用和法事需用外,每年自愿向国家上缴公粮15万多千克,其余储存,按他们的说法:“我们生产的粮食装满了扎雅康参的粮仓(扎雅康参是当地有名的有粮康参,称扎雅康参粮康参)。”还有50人组成的副业队,现金收入超过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噶丹·松赞林寺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信教群众面前。
l984年起每年阴历正月十五日“米郎钦波祈愿法会”及冬月二十六日、二十九日两天的跳神节等重大节日都已恢复,正常的佛事活动都已实现。松赞林寺又以藏传佛教的文化圣地,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及众多的善男信女。

l984年起每年阴历正月十五日“米郎钦波祈愿法会”及冬月二十六日、二十九日两天的跳神节等重大节日都已恢复,正常的佛事活动都已实现。松赞林寺又以藏传佛教的文化圣地,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及众多的善男信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