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8,267贴子:10,046,095

【转帖】贾如泽撰文批驳刘心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一---------先下结论后找论据

  ——刘心武的论证方法的又一错误
        
    刘心武糟蹋了《红楼梦》。我曾经写文章批评刘心武先生论证方法上的随便,批评他不注意逻辑推理,不讲究方式方法,说话随意,结论错误。今天我“学习”了刘心武先生的一期讲座,发现了刘先生论证方法的又一错误:先下结论,再找出能够证明结论的论据。这些论据,有些倒是能够说明结论的正确性,但还有些论据在论证过程中却显得很苍白,甚至相反。如 2004年12月7日CCTV-10百家讲坛《红楼六家谈(五)•刘心武揭秘秦可卿(上)》有刘心武先生这样一段话:
      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连宝玉都是一双富贵眼睛,有时他也犯混。包括有一次,下雨回到怡红院,敲门不开,刚一开门,他一脚踹过去,踹在人家心窝上,踹的是袭人,大家记得这个情节吧,这就是富贵眼睛。他(指贾宝玉,引者注)有时候也犯这个毛病。所以上上下下,贾府都是一双富贵眼睛。
    小说《红楼梦》和刘心武先生的“揭秘<红楼梦>”、“揭秘秦可卿”,多次提到“富贵眼睛”这个词组。那么,什么叫“富贵眼睛”呢?
    我的理解:“富贵眼睛”是比较一种文明的骂人话,意同“势利眼”,是专送给那些高看有钱有势,低瞧“低三下四”的人的;如果用粗话说,就应该叫做狗眼看人低。
    刘心武先生为了证实“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这个结论,举了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人物——小说唯一的男主角——贾宝玉的事件。是的,我也不反对刘先生“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的这个说法,因为这个观点是小说多次提出的,刘先生只是引用而已。但是有个问题值得商榷:贾宝玉是“一双富贵眼睛”吗,这样的例子有说服力吗?
    是的,如果不举这样的例子,就再找不出能够说明贾宝玉也是一双富贵眼睛的干证。不难看出这是刘心武先生的一个论证方法:先下结论后找论据进行论证。但是,刘心武先生抓了芝麻漏了西瓜,其实,不用证明贾宝玉是一双富贵眼睛也能够说明贾府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因为,贾宝玉还是个不管事务的孩子,而作者所说的“上上下下”是专指那些已经成年的“主子奴才”。
    退一步讲,即使您要说明贾宝玉和其他人一样,也是一双富贵眼睛,也不能够找这样的例证。
  我们首先分析一下刘先生引用的这个事例。
    宝玉是在雨中带着气,狠狠踹了自己的丫头,而且踹的这个丫头可以说是他最得用(至少是数一数二得用)的大丫头袭人,踹的还很厉害。但是,我们应该结合上文看宝玉到底为什么要生气,宝玉生气犯粗的背景是什么:
    小说第29回描写了宝黛二人发生了大误会,一个砸玉一个剪玉上穿的穗子,之后第30回二人又被宝钗“机带双敲”了一番,宝玉又遇了金钏事变,又见“龄官划蔷”,诸多坏心情齐凑一起,更加之第26回晴雯因不满宝钗粘宝玉而不给黛玉开门,第27回被黛玉告状等“连环误”,惹得宝玉一肚子没好气,使了一次公子气,对自己的丫头大打出“脚”,满心里要把开门的小丫头踢几脚,原只想教训教训管开闭门的小丫头,出出林妹妹的气,没想到阴差阳错踹得大丫头袭人吐血。可见刘心武先生所讲的宝玉“犯混”, 是从误会中开始,又于误会中做脚。宝玉的“犯混”并不是宝玉的天性,更不能够说明宝玉有“一双富贵眼睛”。所以,庚辰本有批云:“脚踢袭人是断无是理,竟有是事。”
    事实上,贾宝玉是区别于贾府其他人的。可以说: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惟独宝玉例外——虽然这句话从语法上讲是病句,但事实上的确如此。宝玉不仅不是“富贵眼睛”,相反,他还惜老怜贫:他为穷婆子刘姥姥向妙玉讨杯,他要把道士们献给他自己的“器皿”散给穷人——宝玉长着一颗善良的心。
  
      类似妄下结论、信口开合的错误,望刘心武先生戒之。

http://www.honglm.net/article/detail.php?id=1427


1楼2008-03-05 08:56回复
    之二----说说刘心武的“乱谈秦” 
     
     刘心武在CCTV的热火,与得到周汝昌的支持是否有关系,或者说刘心武在CCTV的热火在多大程度上是因为得到了周汝昌的支持,与本文没有多少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刘心武的错误很大很明显很严重。刘心武理所当然地要遭到广泛的抨击,不说来自“红学大家”,就说我这样一个小小的、稍微了解一点基本常识的“编外《红楼梦》爱好者”,对刘心武的所谓“秦学”也很不以为然,称其为“乱谈秦”。刘心武先生的错误很多很多,我只指其中二点: 
     一.方法错误。表面看刘心武是考证派,发言都有根据,观点都靠证明。其实刘心武犯了索隐派同样的错误——没有把文学艺术与现实生活区别开来,几乎是事事找出处,人人有原型——实际是在“猜笨谜”。据说刘心武还要续写《红楼梦》,但不知刘心武在错误的道路上还要走多远? 
     二.论证错误。刘心武的个别观点我赞成,刘心武的确为“红学”努了力。但是刘心武有很多论证犯了刘姥姥的错误——信口开合,给“红学”带来了混乱。举2个例吧: 
     1. 秦业的官职问题。刘心武凭什么说秦业是个小官呢?我们知道,秦业“现任营缮郎”,是工部的一个郎官。刘心武据此就说秦业是个小官,很是不通啊。也许是刘心武的手头缺乏明清职官设置资料,或者刘心武压根就没有看这些资料。其实,秦业“现认”的郎官,可不是个小官啊。别人不比,单和荣国府的实际所有人——贾政——比较,一点都不小。贾政也才是个郎官。 
     如果说,秦家与贾家结亲时,秦业是个小官,由于书中没有写到——也许是,也许不是,就这样下结论说他是个小官,也是很武断的。这里倒是有一点可以明明白白地说出来:秦家没有贾家有钱有势。因为在清代,钱势和官职的大小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完全成正比的关系。有的人官小差肥又有田庄收入,就会很富有;有的人官大而差不肥又没有其他进项,也不会太富。也就是说,官员的家庭经济收入情况,不只一定决定于他的官职的大小、官阶的高低。 
     2. 可卿和元春的问题。在封建专制“家天下”的时代,曹家就是有一万个苦胆,有不敢藏匿皇家骨肉;贾元春的原型即使犯了精神病也不会告发自家的“欺君大罪”。不是吗?第80回,薛姨妈气急之际要卖掉香菱,宝钗还劝:“咱们(薛)家从来只知买人,并不知卖人之说.妈可是气的胡涂了, 倘或叫人听见,岂不笑话”?薛家是什么家庭,皇家又是什么家庭?连小小的薛家卖一个小小的丫头都怕人笑话,难道皇家的骨肉是可以轻易转移藏匿的吗?转移藏匿皇家血脉可是十恶不赦的谋逆大罪呀!宁国公与荣国公可是一母同胞的亲弟兄啊,他们两家其实是一家呀。贾元春的原型再“积极”,再想“进步”,也不至于糊涂到用灭九族的弥天大罪作代价换取吧? 
     
     (刘心武一定没有看过这样的书——<历代职官表>) 

     另:《红楼梦》里提到的《一捧雪》传奇故事,主人公莫怀古被害的罪名是“藏匿皇家器皿”,藏匿皇家一件小小的器皿都构成了“欺君”大罪。如果书中的贾家(或者是历史上的曹家),藏匿皇家骨血,应该定什么罪,大家还不明白吗?他们敢于这样做吗?这样做不是在谋反吗? 

    自 http://tieba.baidu.com/f?kz=250621315


    2楼2008-03-05 09:25
    回复
      • 222.88.122.*
      第一个例子,刘说的是“有时候”而不是一直。贾宝玉有时候就是如此,这点刘倒没有说错。


      第二个例子,“营缮郎”是一个虚拟的名字,明清历代都没有这么一个官职。而“营缮司郎中”确实是有的,跟贾政的“员外郎”平级。但是这个名字是在现在的通行本里被续书人改的。另外关于贾政的身份,书里交代的很清楚,他家是世袭公爵,豪门望族。即使秦业的官职真的如续书者改的那样,身份地位仍旧是不能跟贾家比的。

      关于第二个事“另”里的那个事,就说明你转的这个文章的作者对红楼根本无甚了解了。在脂批本里,这出戏旁边的批注是“暗伏贾家之败”。你说说拿这个例子来是反驳刘的论点啊,还是支持刘的论点啊?


      3楼2008-03-05 23:19
      回复
        • 124.167.7.*
        3L,刘心武的原话是:"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连宝玉都是一双富贵眼睛,有时他也犯混。"
        你没看清楚还是不明白,刘说的“连宝玉都是一双富贵眼睛”是前提,有时候“犯混”是结果。
        郎中和员外郎是平级???
        你知道吗?贾家是金陵的四大家族,不是全国的四大家族。
        引用《一捧雪》传奇故事,能说明刘心武是正确的吗?笑话。


        4楼2008-03-06 00:18
        回复
          • 222.88.122.*
          楼上的,红楼里的人物都是多重性格。我的意思只是说贾宝玉是有这方面的性格,并且他的表现也不只是这一次。如果是引文里是刘心武的原话,那他并没说错。(他的节目我倒几乎没看过)楼上那是在玩文字游戏,不这样讨论红楼,没意思。

          第二个例子我说了啊,“营缮郎”是假的,根本不存在,是曹雪芹拟的,脂批里特别点到了这点。真实的官职,我是在看明朝历史时见到过。具体哪个是哪个记不大清楚了,只记得一个是五品,一个是五、六品,反正相差不会太远,也不会很大。结合原著的下文,可知哪怕贾政只是布衣,实际社会地位也是要比“营缮郎”高的。

          还是关于那个“另”里的文字,脂批明确点出这出戏,暗伏贾家之败。四出戏,伏四件大事,你看看脂批本的红楼就知道了。

          楼上说的最后两行话,我是没看明白你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刘心武难道引这个故事不是说贾家之败吗?那你跟我说说他引这个故事来说什么?我正想听点新鲜的内容呢。


          5楼2008-03-06 02:00
          回复
            脂批曹拟官职非今非古。垆边人似月


            6楼2008-03-06 07:40
            回复
              窃以为“富贵眼睛”特指按照人的财产职位来区分人的贵贱高低,从这个意义上说,贾宝玉踢袭人这个例子太牵强了,而且贾宝玉的行为中能体现这个势利特征的我找不出来


              7楼2008-03-06 08:46
              回复
                5楼您说贾宝玉的性格中有势利的一面,而且行为表现也不止踢袭人这一次,姑且将踢了袭人是不是宝玉势利眼的一种表现,您不妨也讲讲宝玉还有什么行为表现了他性格的势利眼方面。

                如果“营缮郎”是假的,是曹雪芹胡诹的,那红楼梦中的什么不是曹雪芹创造的,您怎么确定哪些是创造的而哪些来自生活的真实。请教您。

                既然“一捧雪”能让贾家抄家,那藏匿皇家血脉还密告了皇帝,这行为跟与虎谋皮有什么区别。况且当时的原太子并不曾被抄家而只是软禁,也并没有灭了九族八族的,转移出去一个小女孩有什么作用。还要参与颠覆政权的密谋,您倒是说说,在这种情况下,元春要靠什么来搭救参与了藏匿跟谋反的家族呢!


                8楼2008-03-06 08:55
                回复
                  • 124.167.7.*
                  “贾家是金陵的四大家族,不是全国的四大家族”,很明显,在金陵,贾家是四大家族,而且是四家之首;如果是在全国,就未必显得上贾家,所以,贾母说贾家是“中等人家”。这与历史上的曹家在江宁的情况相符:曹家是江宁织造,其官职大体上是“郎官”,(与秦业差不多,)与江宁的地方官差不多,是江宁这个地方的首长级的官僚(曹家不是地方官)。在南京看,曹家是大官,但在全国,曹家的官职只是中等级别的“市级干部”。至于他们家为什么会那样显赫,与官职的大小没多少关系。


                  9楼2008-03-06 10:06
                  回复
                    • 124.167.7.*
                    作者说《红楼梦》毫不干涉时事,是真的吗,《红楼梦》真的不干涉时事、不干涉政治吗?
                    那是作者与批者的狡猾之处


                    10楼2008-03-06 10:11
                    回复
                      • 124.167.7.*
                      你也许没看过《一捧雪》这台戏,不了解《一捧雪》的剧情,说这些话情有可原


                      11楼2008-03-06 10:14
                      回复
                        回11楼,《一捧雪》我真没看过。但藏匿获罪的皇族血统,还能以此为资本跟皇帝讨价还价然后告密,这样的逻辑您认同么


                        12楼2008-03-06 10:24
                        回复
                          • 124.167.6.*
                          当然不会认同了,藏匿皇家一件小小的器皿尚是死罪,谁敢藏匿皇家电子女?怪不得老贾说刘心武是胡说八道,还要向CCTV收取采访费呢


                          13楼2008-03-06 10:29
                          回复
                            • 123.186.65.*
                            我很支持刘心武的观点


                            14楼2008-03-06 10:30
                            回复
                              14楼,支持刘心武的不多,喜欢他的倒是不少。您支持他本人还是他的观点呢!或者您支持他的哪个观点呢!您愿意在这个帖子里讨论么


                              15楼2008-03-06 11: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