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才吧 关注:1,916贴子:10,625
  • 13回复贴,共1

招聘难?如何解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当前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招聘难是企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招聘即是企业需要支出的一个越来越大 的成本,也会占有HR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影响到其他工作,这又是一个极大的成本。


1楼2014-10-09 10:23回复
    成本
    在人才招聘上的有效投资,将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从而迈向成功。.经常有人提“人是企业最大的资产”,但未必所有人都能理解。通常,如果我们在技术或设备等资产上投资不足,会被视为做了比较失败的商业决策,但如果在招聘或招聘流程上投资不足,却不会这么认为。事实上,企业里的每一个员工的个人贡献,都可能对公司的成功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会让企业获益良多;如果招聘到错误的人才,则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如果我们把招聘真正看作是一种投资,那势必我们都会期望为企业招聘到能合适的人才,帮助企业业务增长,推动企业迈向成功。但是在招聘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招聘或选择工具,能预测所招聘的新员工是一个完美的候选人。所以在确定候选人满足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素质需求之余,企业更多是在招聘成本上下功夫,以期提升投资回报率(ROI)。但问题是,企业是否真正理解招聘成本是什么?


    2楼2014-10-09 10:23
    回复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招聘流程中到底存在哪些间接成本。
      招聘时间:可能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从启动招聘到人才到岗,这怎么能算作成本呢?但试想在招聘这段时间里,因岗位空缺,该岗位基本上不存在任何生产力——即便有人代班,产能也相当有限。此外,由于团队和消费者处于中断的状态,还可能因此造成业务流失。招聘时间越拖越长,浪费只会越来越多。
      管理时间:筛选简历、面试与候选人谈判等等,都需要花费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存在面试了没录取的,以及发Offer了被拒绝等情况。总之,只要空缺职位没有被填满,所有的工序又得重来一遍。
      候选人质量:通常来说,新员工从入职到胜任新岗位并有所产出,平均需要6个月的时间。如果是高质量的候选人,这一时间能被缩短至3个月。很多企业在开展招聘时,更关注仅占整体人才池的20%左右的主动求职者,候选人的质量可想而知。如果他们能面向更宽广的人才池,则有可能改善这一状况。
      新员工保留:在加盟企业头一年离职的新员工平均超过20%,原因很简单,仅仅通过招聘过程中4-6周的联系,还不足以开发候选人和企业之间的文化匹配。新员工在入职时,并未意识到文化匹配的问题,但当工作压力增大,文化匹配的问题就会被放大。因新员工的流失引起的重置,将会带来额外的招聘成本。
      法律风险:有的企业因为招聘官缺乏相应的素养和常识,在招聘时会产生“用工歧视”,违反劳动法,并引发纠纷——这种可能并非不存在,它将会对企业的人才招聘及雇主品牌造成不利影响。
      ……
      上述这些间接的招聘成本,极少出现在企业招聘官的工作总结里,成为人均招聘成本的衡量指标,但确实在影响着企业的人才招聘,无可回避。


      4楼2014-10-09 10:24
      回复
        让企业的招聘成本最小化
        通常来说,招聘成本约占员工基本年薪的25%,加上招聘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你可以想象招错人的成本有多么高。所以,要节省招聘成本,最有效的办法是招对人。
        既要确保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并能将招聘的成本最小化,招聘官需要思考一些什么呢?很显然,在启动招聘之前,需要对新招聘岗位所需的素质和技能要进行全面评估。招聘官需要搞清楚以下关键问题:为什么我们要招聘这些人?他们的工作目的是什么?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什么?以及他们该如何与组织里的其他人适应并协作?……这些问题将帮助你了解你所需要考虑的要素,以便找到持续成功的员工。
        在招聘的过程中,首先要有清晰且健全的资格及技能模型,以作为候选人筛选的标准之一。此外,要给予招聘流程中所有相关者相应的培训,以确保这些标准被很好地实践。同时,确保招聘流程中的每一步都有据可查。为了确保业务不受消极影响,我们还要尽可能地优化招聘流程。优化招聘流程能带来更好的投资回报率,这里面包括高绩效的员工、较低的流失率以及长期内招聘成本的下降。


        5楼2014-10-09 10:25
        回复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最好的选择是企业将招聘外包出去。一方面,它能解放招聘官,并帮助招聘官识别什么才是真正适合企业的人才;另一方面,它能面向一个宽广的人才池,为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候选人。更重要的是,它能有效削减人才招聘中的间接成本,帮助企业提升人才招聘的投资回报率。
          在可预见的未来,经济的动荡还将持续,对于一家意欲在市场上大有作为的企业而言,人才招聘的一致性、弹性和影响力至关重要。在人才招聘上的有效投资,将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从而迈向成功。拥抱RPO,也是在拥抱未来。


          7楼2014-10-09 10:27
          回复
            人才招聘外包(RPO)
            RPO是业务流程外包(BPO)的一部分,是指一个企业将整个招聘流程交付外部机构来完成,涉及从人力发掘到最后的招聘录取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个集成化的过程。
            与普通猎头公司不同,提供RPO的专业人才服务机构一般具有一套诸如求职追踪系统(ATS)的应用软件,用来对招聘流程进行管理和监控,并且将之与其他管理工具整合,例如呼叫中心、视频会议等。这样,整个招聘流程细节定义明确,操作起来连贯性好。这不是企业的一个HR部门就能够做到的。
            基本说来,提供RPO的专业人才服务机构注重招聘流程质量的提高,而客户企业则只需集中精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10楼2014-10-09 10:29
            回复
              国内IT企业看好RPO
              东方标准与百度正式签约,在2007年内为百度代理招聘、选拔数百名技术及市场销售人才。以往只为企业招聘高级、特殊人才的服务机构,如今在企业招聘专业性及技术人才时也有了用武之地。而许多招聘网站也在不断寻找更适合自己的RPO定位。
              东方标准总裁吴雷认为,目前国内人才服务行业的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IT人才市场供求的矛盾,通过专业人才服务机构为IT企业量身定制人才解决方案,将是国内人才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
              “专业IT人才服务机构拥有人才资源和渠道的优势,同时可根据IT企业的需要,对人才职业技能乃至职业心理性格特征进行评测,帮助企业快速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人才,从而使得企业招聘人才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准确率和效率大大提高。”吴雷说,“目前,东方标准已为联想、惠普、用友、东软等上百家国内外知名IT企业提供了人才招聘、选拔、职业技能评测等全方位人才服务。显然,国内的RPO服务发展是值得看好的。”
              人力资源外包是时下的趋势,从社保办理外包,发工资外包到现在的招聘外包。但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是不能外包的,比如企业文化建设、团队建设、产品技术创新的培训工作等,这些都应该由企业内部的HR来完成。选择将能外包的都外包,一是为企业节约成本,二是让企业内部HR能够集中精力和时间来做这些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12楼2014-10-09 10:38
              回复
                高见啊,确实很有道理!


                13楼2014-10-09 16:44
                回复
                  中国最值得关注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平台,我们致力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优势打造、HR职场影响力提升系列研究,成就中小企业家和HR身边的贴身智囊团。
                  重大MBA校友会人力资源咨询服务中心(唯一执行单位--重庆授之渔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重庆最专业的RPO招聘流程外包服务机构。想要了解有朋友QQ:2075503812,微信18423499228.


                  14楼2014-10-10 10:46
                  回复
                    多多学习交流


                    IP属地:浙江15楼2014-10-30 11:43
                    回复


                      16楼2014-10-30 11:48
                      回复
                        找工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11-09 23:20
                        回复


                          19楼2014-11-17 11: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