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收集快件实寄封应增强识别能力。
国内邮政快件实寄封作为现代邮政史的重要物证,引起集邮者广泛收集。特别是1995年7月1日停办这项业务后,许多集邮者再回头去寻觅散落民间的快件封,尤其是开办首日快件封,更需要我们增强识别真伪封的能力,更需读懂这段邮史才不致于上当受骗。
1、首先要看开办首臼快件实寄封寄出和寄达的城市是否符合邮电部规定的196个试办的大中城市。
在邮电部1987年10月5日发出的《关于开办“国内邮政快件”》业务的通知中,要求营业点收寄快件必须按照《开办邮政快件城市名称簿》规定的范围办理。也就是限于首批196个互寄大中城市,不误收非开办城市快件。因此,对开办首日实寄封必须限于在196个大中城市之间互寄。
2、要注意邮政日戳加盖的位置是否正确。这种邮政快件邮资签条是一种一式三联的纳资标签。使用时,首先要在各联指定的邮戳加盖处盖上当日的日戳。第一联贴在信封上;第二联收据交给用户;第三联存根留在邮局。按规定邮戳必须盖在签条规定的位置。如果邮戳一半盖在信封上,一半盖在标签上就有可能是伪品。
3、看快件实寄封落地戳是否清晰。因为投递局对进口快件必须无一遗漏地加盖到达戳,保证日戳清晰,以利于时限考核。如落地戳模糊不清则难以考核其全程时限。
4、要看快件签条的流水号。国内邮政快件自1987年11月10日开办到1988年12月31日,均以粘贴纳资标签为依据。各地邮局在承印时编排了流水号码,它不仅是邮件给据的凭证,还准确记录了邮政快件的收寄量。在开办首日流水号不可能达到三位数字以上。由流水号也推测首日实寄封的可靠程度。
5、仔细观察和比较信封的规格。
最初开办邮政快件业务时,使用邮局监制的信封规格为GB/1416-87的标准。
1993年才开始执行GB/T1416—93的新标准。如您购买的开办首日快件实寄填充是用的1993年以后的信封,肯定为伪造的。
6、因为是窗口交寄快件,不可能出现快件欠资封。即使是直接投入信箱,因未贴足快件邮资,信箱开出后也不可能出现快件欠资封。即使是直接投入信箱,因未贴足快件邮资,信箱开出后也不可能按快件欠资处理。对这种封要拒绝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