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很多年之前有人问我画漫画最想达到什么境界,回答是「想要尽可能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手绘一定比板绘要慢吗?日本那边的漫画家,包括许多周刊连载的作者们,大多数也是手绘的?别和日本比啊(泪目),那个助手数目比物业值班人数还多的国家,而且这东西和画风、手法都有关系。我就一个人画,网点纸的处理上板绘是真的省时间省到爆表,手绘抠几小时都未必能抠好看说不定还画费整张图的情况,放在板绘上甚至能十分钟敷衍一张出去,还看不出太大问题。
但即使是板绘,有时也是要求将线条一笔画到尾的,当然每个人的具体画法不同。像《黑血》第三集里肖的头发,板绘线条也是完全不能中途断开的。反正我这个低头看拷贝台五分钟就颈椎剧痛、握蘸水笔半小时就腱鞘炎复发需要吃止痛片的人,板绘比手绘要快出一倍以上,其他人见仁见智那就无所谓了。
板绘给漫画创作所提供的便利——不包括素材、特效和 SAI 线条修正,但凡稍微看过黑血画面的就应该能看出来这仨和我无缘了——单说网点,板绘绝对比手绘省很多的时间。不管你是一堆助手还是一个人,这一点都不会有区别。就因为绝大多数有助手,于是这边专门在杂志上说明没助手的举手。

赵佳为《少年漫画》所绘的彩稿海报。
怪不得和早年手绘的《黑血》相比,新连载的画风略有些不同?《黑血》都十年了,风格想不变也不可能啊,如果真的不变那就是倒退了。现在算是故意克制着,朝着以前风格靠拢,于是有点不伦不类的(笑)。
要说黑血眼下画面偏活泼、低龄化,一方面是迎合现在的市场,一方面是回想起当初第一版黑血的情况,那时候的黑血比较有「漫画」的味道,第二版太「插画」了,第三版则是黑暗系装逼大作,从第二版的过于重视画面布局变成过于重视酷炫,还是部分地忽略了叙事性和合理性。
那时候只懂得放,不懂得收,做不到张弛有度。再酷炫的东西,别人看不懂的话也就没意义了,记得很多年之前有人问我画漫画最想达到什么境界,回答是「想要尽可能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现在的目标依旧如此,并且感觉以《踢破天下》为起点,终于朝着想象中的状态进了一步。
作者后期风格「简化」都是偏重叙事功能性的结果,只要能把故事讲得恰如其分,就会省略其他多余的东西,有些东西确实是画蛇添足或者喧宾夺主的。
最新版以后依旧会犯中二,只是会比较考虑中二的合理性。人啊,一旦上了年纪,看中二作品的时候就总会考虑合理性,中二没啥不可以,但是得合情理(掩面)。
黑血是否有可能改成彩色呢?目前在国内,彩色漫画已经成为主流,和黑白漫画相比,彩漫是否更容易给读者提供视觉享受呢?这个问题我想重点说一下。
前两年日本那边的资深编辑松井先生到大陆考察,看到很多彩漫之后的评价是「太敷衍了」,虽然一竿子打死了一船人,但是不得不说现在的彩漫确实在很多地方能敷衍,这种敷衍在日本欧美等漫画老牌国家是被唾弃的。线条功夫不到位,没关系,可以用色块混过去;背景透视不会画,没关系,可以贴照片混过去(这其中有多少贴图侵权和非法的就不说了);光影和明暗关系不会画,没关系,只要带了颜色,画不画光影看着都挺热闹的;构图和分镜功夫不够,没关系,整张图花花绿绿看着好玩就能敷衍过去;不懂色彩学,没事儿,读者其实也不懂,色彩搭配好看不好看都一样能混过去,红配绿赛狗屁的配色和一级国画家弄的高雅色调放一起的话前者比较好卖,反正中国这地方年画比山水画好卖都已经无数年了。不能说所有作者都敷衍,敷衍的人只是一部分(比例不好说,见仁见智),但彩漫确确实实给了作者把所有美术功底全都敷衍了事的突破口。
读者花钱要购买的就是作者创作的「手艺」和「智慧闪光」,整张图都没几笔是作者亲自画的,作者没有手都能画出来,何来的「手艺」?作者画画根本没动脑子,何来「智慧之光」?读者花的钱买的是什么?空气?如果一边买着作者的敷衍,一边还盛赞敷衍是好事;这和一边吃着地沟油一边夸地沟油有益健康不是差不多了么?
再者,不说敷衍的,说说认真画彩漫的,认真画的话,彩色肯定比黑白费时间(哪边更需要绘画功力这个问题我持保留意见),如果抱着「画好画」的态度去画,彩色要考虑的东西比较多,并不适合量产。欧洲一些漫画家甚至一年只出五十几页的一本彩色漫画书,可见其一斑。这种漫画的品质是没得说的,但是对于读者的阅读需求,数量肯定是远远不够的;相对而言,同品质的黑白漫画就更效率一些,并且黑白漫画有着本身无可取代的视感和韵味。
下面这是波兰画家 Grzegorz Rosinski 的画,抛开东西方的角色审美不提,单说背景和分镜。该画家美术功底扎实,景物光影引人遐想,看得出是自主创作,不是照着照片拓印,这才叫「手艺」,是出自作者脑中独有的、让读者掏出钱买下来也甘心觉得划算的人类智慧之光。画面有漫画该有的夸张成分,表演张力到位,并且并不是那种插画级别抠细节的低产量风格,是很适合满足读者阅读量的风格。国内画所谓彩漫的作者有几个能画出这种扎实东西?

下面是比利时漫画家 François Schuiten 的画,此人是建筑世家出身,善于绘制繁复的景物,他的画虽然有着强烈的插画倾向,少了些漫画的「漫」劲儿和灵气,但他所有的彩色作品都很有讲究,从色彩、构图、透视,在美术领域里都有讲究,你可以盯着他的一张画看好久好久,能有很多值得看的东西,是一种美的享受。就算整个漫画都插画了,也让读者看得心甘情愿。


虽然不是让国内的作者都画成这种伤不起的风格,但是别说想不想画成这样,能画成这样的人都屈指可数了。既然能画成这样的人太少,那就需要作者有点进取心,至少要「想画成这样」,要向这种绘画境界努力,达不达到另说。国内稿费低,经济条件不好,这不是不好好进取的借口,又没人说要大家每一张画都画得和比利时这位哥们儿一样自虐,有闲了,有爱了,有心情了,画一两张这样的不也挺好的?前提是得有画得出来的水平。
一张照片也叫「图」,一张漫画也叫「图」,但是只有经过人的「手艺」去画出来的才能叫画。相对之下,国内那些敷衍了事的彩漫,充其量只能叫「图」,不能叫「画」。
我自认为没体力把《黑血》那么繁复的风格弄成彩色的,弄成彩色的也不能保证质量和数量双收,所以我老老实实画我的黑白漫画,《黑血》是漫画,不想变成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