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的价值在哪里?
批评有且只有一个问题,而这个小问题就在我们自身。我们只是喜欢欺骗自己!从逻辑上说,这么讲很没道理,不过真相是人的天性就是选择舒适。我们将迁入心理学来解释和理解这个现象,准备好进入人心的世界了吗?
我们是人,因此我们判断。通过判断,我们定义某物的价值。这个果子很好么?(阅读:比其他果子或者石头好)。这个邻居很好?这个比那个感觉更好?判断让我们的未来更好,让我们生存并且觉得幸福。它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接管了我们的一生。我们判断每一件小事,来确定是不是每一件事都正确。我们为事物、场合、人贴上标签。然而,事物并不是这这那那 —— 它们只是它们自己。

生活就是不断地判断,我们需要判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以确认做出正确选择。
在事情只是发生而没有意识的世界里,没有善、没有恶,没有“更好”和“更坏”。如果雷击中了一棵树并杀了它,这件事就是发生了。如果火山爆发,炽热的岩浆摧毁了周围的一切,这也就是发生了。你需要添加一个有意识的存在,也就是人,来判断状态,赋予价值。一个物体不会自我评判,但是当观察者判断它的时候,它可能会是:
漂亮—当观察者的大脑在观察到某种特定的视觉信号的时候,会产生的预约的反应。
耐用—物体长时间保持其基础形态,并且对观察者有用。
有用—物体可以帮助观察者完成某种特定目的,帮助他们达成目标。
沉重—观察者持有这个物体的时候,肌肉会感到疲惫。
有害—观察者使用这个物体的时候,会受伤。
判断的过程有两个结果: 事实 和 观点。
事实:是对物体/情况的客观描述。“水果对人类有毒”,“动物在交配季节非常激动”。事实就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观察来证明,你怀疑,那就自己去检查,结果反正都一样(如果不一样,那它根本就不是事实)。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需要任何描述。不管人是否有意识或者能否判断,颠茄对人类都是有毒的。
观点:是添加了个人价值的事实。“披萨很好吃”,“这是最好看的森林”。其价值是由观察者的意识产生的,意识之外它并不存在。当很多人具有共同的观点的时候,它看起来并且也被视为事实(“草莓很好吃”,“玫瑰很美丽”)。

1—陈述事实; 2—制定观点。注意物体本身并未发生改变,一切都在观察者的脑中。
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拒绝判断,我们可以交互的一切都可以判断。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学习某样东西是否有利于我们生存。判断就像是我们的触角,四处移动,找寻更好的选择。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获得了一组基于事实和观点的信念,因为这些信念会储存在相同的地方,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会把事实和观点混为一谈。
这就导致了我们的下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