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关系吧 关注:5贴子:81
  • 5回复贴,共1

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陈琳 桑标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062)


1楼2014-10-24 09:33回复
    摘要近几年来,国外发展心理学领域的许多研究者关注“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inter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f attachment patterns),其意为:根据特殊照料者(常常是父母)有关依恋的心理状态可以预测婴儿与特殊照料者之间依恋关系的安全性。该研究领域可以从理论背景、测量方法、研究进展及研究意义这几方面稍作评述。目前该研究领域较为活跃的是代际传递性的内在机制研究。E.Meins(1997)提出“将心比心”(mind-mindedness)的概念,Annie Bernier等(2003)认为其可作为一种内在心理机制来解释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
    关键词依恋,依恋模式,代际传递性,敏感性,“将心比心”(mind-mindedness)。
    分类号B844
    自从1969年Bowlby提出“依恋”的重要概念及依恋发展四阶段说之后,有关依恋的研究逐渐深入[1]。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发现依恋具有代际传递性,并且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
    所谓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Van Ijzendoorn(1995)将其定义为:“根据特殊照料者(常常是父母)有关依恋的心理状态可以预测婴儿与特殊照料者之间依恋关系的安全性”[3]。我们可以对其做如下的理解:父母的依恋模式和婴儿的依恋模式有一定的相关,父代的依恋模式对子代的依恋模式有一定的预测性。换言之,依恋模式在父代和子代之间的可以传递。一般认为,婴儿往往会和父母有类似或相同的依恋模式,研究发现,依恋具有传递性,儿童早期与父母形成安全依恋,在儿童长大为人父母时,也更加容易和自己的孩子形成安全依恋,反之亦然[2]。


    2楼2014-10-24 09:33
    回复
      1研究的理论背景
      根据Bowlby(1980)的依恋理论,儿童时与父母交往的经历使个体形成了有关自我与他人的“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IWM)”或者说“内部心理表征”并整合到个性结构中去,成为个性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工作模型会影响到其后为人父母时对孩子的行为[2]。这种工作模型有一种稳定的倾向,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永久[4]。Sroufe和Fleeson(1986)强调该内部心理表征包括了个体在儿童时期所经历的父母和孩子的行为模式。这样,在这一内部工作模型的“指导”下,一个女性,即使在作为父母前也已经“知道”学习其母亲的母亲角色。作为父母,存在着一种扮演母亲角色并重复自己儿童时的经历的趋势。简言之,婴儿期或童年早期的依恋经验“积淀”下来,到成年后变成一种与依恋有关的“内在工作模型”或“心理状态”(state of mind)。Main等(1985)将这种工作模型或心理状态定义为“一套个体根据自己对有关依恋的信息进行组织或舍取的规则”。后来在1996年Main等人又将其修正为“成人依据自己的依恋经验进行思考加工和感知的方式,并且可以由成人依恋访谈(AAI)进行评估”[3]。
      根据Bowlby(1969/1982)的观点,人类依恋在人“从出生到死亡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Ainsworth(1989)在获得美国心理协会科学贡献奖时演讲的题目是“婴儿期后的依恋”,她也讨论了青少年和成人与父母的持续关系,他们与亲密朋友的关系,以及依恋在异性和同性情侣中的作用[5]。所以成人也有依恋,所谓成人依恋是指成人有关童年依恋经验的一种心理状态,与早期依恋不同的是,它不仅是建立于童年依恋经历的事实之上,更是建立在成人目前对早期依恋经历的评价之上[6]。
      Bowlby指出,随着年龄和认知的发展,依恋行为的感知运动表征产生了内化的心理表征,通过这个过程儿童构建了日益复杂的对世界和重要他人的内化表征。环境是否安全,他人是否能够得到,父母的反应是否敏感不能每次都进行重新评价,因此儿童有一种包括情感和认知成分的内化表征模式,这种内化表征模式会组织与依恋有关的经历和感觉,指导儿童在新情境中的行为[5]。总之,Bowlby和Ainsworth都明确指出了依恋系统在终身发展中的重要性。


      3楼2014-10-24 09:33
      回复
        3国外主要研究进展述评
        尽管有关依恋模式代际传递性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但是直到1995 年Van Ijzendoorn才明确提出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这一概念。
        Fonagy和Steel等人(1991)研究发现,在AAI中被评定为安全型依恋的父母,其子女也常常表现出对父母的安全依恋模式;被评定为不安全依恋类型的父母,其子女也常常表现出对父母的不安全依恋模式。Cohn(1992)等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双方都是不安全依恋者,其子女为不安全依恋风格的可能性更大[7]。这些研究说明了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的存在。
        Van Ijzendoornnt等(1995)在一项关于依恋的元分析研究中证实:AAI有相当高的预测效度,AAI至少能够部分地预测由经典的“陌生情境”所观察到的父母和婴儿的依恋关系。在18个有关研究中,包括845对亲子的元分析中,父母(据AAI测量)和孩子的依恋安全性之间有75%的对应性,说明了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的存在;他们也分析了10个研究中有关AAI测得的依恋类型与父母对儿童依恋信号需要的反应行为间的关系,元分析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较高[3]。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父母的依恋模式和他们对儿童依恋信号的反应性之间的关系。解释依恋模式代际传递性的内在机制的一种说法是“共用基因特质说(share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将依恋模式的代际 传递性解释为儿童与父母在基因特性上的相同性[3],这种解释过分强调了生物因素,忽略了人的社会性和心理方面的因素。有人研究证实了寄养母亲关于依恋的心理状态对寄养婴儿的依恋安全性的预测性[8],这一结果和“共有基因特质说”相矛盾,使研究者对“共有基因特质说”产生怀疑。经典依恋理论模型认为父母的反应性是代际传递的内在机制:照料者(通常是母亲)有关依恋的心理状态影响到他们对孩子反应的敏感性,进而影响到婴儿的依恋安全性。
        近年来,研究者发现敏感性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所以有研究者将视角放到了Meins提出的母亲的“将心比心”(mind-mindedness)——母亲有关孩子心理的表征倾向上,用其来解释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3]。


        5楼2014-10-24 09:34
        回复
          4“将心比心”(mind-mindedness)解释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
          4.1何为“将心比心”
          Meins等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探讨亲子依恋关系的新视角,Meins1997年提出了“将心比心”(mind-mindedness)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父母把孩子看作有独立心理的个体的倾向,表现为使用心理特征的语言来描述孩子的倾向”[3]。Meins认为根据Ainsworth提出的母亲的敏感性概念,一个敏感的母亲不仅能够感知到儿童的信号,而且能够正确地解释它们,这就需要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因此母亲对婴儿的“将心比心”是敏感性的一个先决条件,并且能够预测依恋的安全性。
          Meins使用母亲的“将心比心” (mind-mindedness)来描述母亲把婴儿看作一个有心理的个体的倾向性,而不仅仅是把婴儿看作一个满足基本需要的个体。“将心比心”这一概念极好的说明了Ainsworth等人对敏感性母亲和非敏感性母亲的区分。也就是说,倾向于“将心比心”的母亲对婴儿“正在进行的心理工作”非常敏感,并且希望改变自己的行为来对婴儿的信号做出反应[9]。
          总之,“将心比心”是母亲对婴儿的一种认知倾向,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敏感性的更为深层的心理机制。研究发现它能够预测婴儿依恋的安全性,并且和儿童的语言能力、表征能力的发展以及心理理论都有相关。
          4.2“将心比心”和敏感性的区别和联系
          Ainsworth等1974年提出的母亲的敏感性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母亲对儿童的身体和情感需要反应的敏感性,将其作为依恋安全组和非安全组母亲的区别性特征[9]。自从Ainsworth首次提出母亲的敏感性的概念以来,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就要求对这个重要的概念进行重新审视。特别是Fonagy等人(1994)和Meins(1997)认为应该把母亲对儿童的身体和情感需要的反应和母亲对待婴儿心理、精神水平需要的能力和意愿区别开来。Fonagy等人和Meins认为:母亲对婴儿心理状态的敏感性比起对婴儿身体和情感需要的反应敏感性(一般意义上的母亲的敏感性)更能够预测依恋的安全性[10]。
          Meins(1997)提出的“将心比心”,作为对Ainsworth等人最初提出的母亲敏感性概念的改进,使我们可以区别出一般意义上的敏感性(母亲对儿童身体和情感需要的敏感性)和特殊的敏感性(母亲对儿童心理状态和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的敏感性)。母亲一般是先具有理解儿童的身体和情感的需要的能力之后,才开始具有理解儿童行为之下的心理状态的能力。具有高水平的“将心比心”的母亲将更可能是一个安全型依恋的母亲[9]。
          Meins等人(2001)的研究探究了母亲的“将心比心”和Ainsworth提出的母亲的敏感性的概念的区别,她们的研究结果认为,母亲的“将心比心”和母亲的敏感性是母亲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271-行为中相关,但是却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母亲的“将心比心”和儿童后来依恋安全型的相关不能够等同地用母亲的敏感性来解释[9]。


          6楼2014-10-24 09:34
          回复
            5研究意义与趋势
            儿童期的依恋模式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安全的早期依恋关系不仅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而且直接影响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人格完善过程[17]。父母作为对儿童的依恋模式影响作用最大的人,他们的许多因素都将对儿童产生影响。但是,起最根本影响作用的是父母自身的依恋模式,他们对依恋的认知评价即心理状态。所以探究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就非常有意义了,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依恋的奥秘。再者,依恋模式的预测性和内在机制的研究探讨将会对儿童的发展和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其研究结果可以指导父母在亲子互动和家庭教育中的行为。所以,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研究不仅有极大的理论意义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当前,国外研究者将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研究看作是发展心理学领域里的一个生机勃勃的研究领域,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他们做了大量这方面的研究,认为这种代际传递性确实存在,并且父母有关依恋的心理状态对婴儿的依恋安全性有一定的预测性。但是内在机制的研究上仍然还未解释清楚。所以可以预测,有关内在机制的研究仍将是一个研究热点。再者,现在关于依恋的代际传递性研究大都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做的,他们的研究结果是否具有文化的普遍性,所以这一领域的跨文化研究也将被广大研究者所关注。当前,我国国内有关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的研究极其少,似乎还无人问津。


            8楼2014-10-24 09: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