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荷听雨吧 关注:115贴子:4,413
  • 5回复贴,共1

「枯荷听雨」---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开始读《告别薇安》


IP属地:北京1楼2014-11-16 22:18回复
    【去远方】
    十一回家,坐了一宿的硬座。
    在漫长的旅途中,昏暗的灯光下,就着困倦而沉静的心情,开始读安妮的《蔷薇岛屿》。
    一直没有放弃过长途旅行的念头,大学之后也渐渐的走过了许多地方,无所谓远近,也无所谓富游或穷游。每一次旅程结束,独自坐在屏幕前翻看旅行的照片,会为了几个人单独相处时一点点有趣的小事而旁若无人的哈哈大笑,也会因为想到自己的固执和无礼而懊悔不已。总是这样,每次都想着下一次一定乖乖静静的,不要有太多意见,担心同伴会玩不尽兴。但每一次又好像都和大家一起开开心心的带着小小的不尽兴踏上返程的路。
    想来其中最大的遗憾就是从没有认真记录过一段旅程,虽然没有什么深刻的人生体验,也没有安妮那样好的文笔,但如果每次都认真写写画画,翻起来也一定会是充满趣味的吧。也许有一天能真正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回忆曾走过的路,和过往点点滴滴。只是记录总是不能完整的,不知道到时又会不会可惜。
    昨晚开始照顺序读安妮的全集,首先就是《告别薇安》。读了两篇,感觉到一种残忍的温暖。渴望自由的灵魂困在浮华的都市中,困在肉体的沉沦中,也困在不知所谓的虚无中。印象深刻的是林在网上等待薇安,忽而又被孤独感折磨的崩溃,便又想起乔温暖的身体,就去找她,就是在这一夜之后乔选择了死亡,而林选择了告别。就在以为故事即将完结之时,第二章又开始以林为主人公写一个新的故事,没有交待是未来还是过往,于是我期待着林的故事,期待着他的告别与救赎。
    仔细想想,纵使出走,纵使离开,我们也似林一样,从未有过真正的告别。于是就只能带着过往的欢喜伤痛不断的往前走,不知道目的地是哪里,也不知道会再遇见什么人。似乎只有如此,才有抵达的希望。



    IP属地:北京3楼2014-11-16 23:20
    回复
      【果园城记】
      前后拖了几日,终于把师陀的《果园城记》读完了。痛恨自己的拖拉,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不能一口气读完一本书,再拾起来的时候,原先的兴趣就会变味,更何况是这样薄薄的小册子。但无可奈何的,上大学以来,我似乎一直在重复这样的拾与弃。
      这部短篇小说集,以简洁、朴素的笔法,记述了果园城中形形色色的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个“像春天般温柔,长长的像根杨枝,而端庄又像她母亲的”素姑。她为自己做了整整两箱的嫁衣,这些衣裳足够她用三十年,但她却在这日复一日重复的针线穿梭中渐渐的老去了。作者用两篇小说记述了素姑的故事,其中有一篇是开篇。我想作者正是用此点明了整部作品的主题,即素姑的悲剧,是果园城中众人的悲剧,也是往日“平和”、“幸福”的果园城衰落的根源之所在。
      果园城还是“我”离开时美丽的世外桃源,但因为城中人的安于现世、固步自封,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从而变成了一座封闭、落后的“孤岛”。“我”身处其中时,并未体会到这一点。但当“我”见识过外界的繁华,受过城市思想浸润,作为一个“现代性”的人重新返回时,就明显感受到了自己与城中人的差异。
      至善容易诱发至恶,书中葛天民重述白塔的故事,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因此,虽然在重塑国家形象的时期,师陀、废名、沈从文等作家都发表了类似描写世外桃源般乡镇的诗化小说,但却无一例外的流露出自我怀疑的倾向。


      IP属地:北京7楼2014-11-19 23:2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