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香亦被称为三大西藏传统手工产品之一,有着藏民族五大文明工艺之美称,结合藏药炮制工艺,汲取历代名医藏香配方之精华,精选生长在青藏高原严寒、高海拔、缺氧、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无污染等自然气候条件下生长的刺柏、瓦韦等天然药材,并配以麝香、穿山甲、藏红花、檀香、沉香、没药树等名贵芳香精心配制而成,运用原料发酵等特有的造香工艺,不添加任何化学香料和人工防腐剂。燃点藏香时,气味纯真怡人,淡雅清淳的药气飘洒于室内,令闻者无不心旷神怡、烦躁顿减,并可有效地舒缓身体疲劳、精神紧张等症状,加上香内蕴含的各种药物的特殊效果,还能一定程度净化空气中的病菌,起到预防传染疾病及消毒辟秽之功效,长期薰闻则对调和身心、平衡气血等有极好的辅助作用,由于无须服食,简单而安全,可以说十分适合忙碌、劳累的现代都市人使用。是集疾病预料、治疗和保健以及净化空气等功效为一体的药、香两用品。随着藏医药学的推广,藏香的用途,从宗教祭祀逐渐发展到生活中的运用,以香来提升生活情境,从燃香、闻香等方式将藏香作为保健佳品。有趣的是,延续了千年的藏香,在配方和生产上依然沿袭的是古老的传统。
藏香的配制、原料、加工工艺及其功效,在《帝玛·丹增彭措医著选集》等历代藏医药经典中都有详细记载,有些藏香配方的调制方法,也使用了《四部医典》这样的藏药巨著中的配药理论。关于藏香的传入,在民间也有很多传说和故事:相传藏王墀松德赞身患重病,服药无效。关键时刻莲花生大师指点迷津:此病受污而得,须消除污秽,百病乃消也。并施薰香妙方,用后藏王康复,天下太平。藏文创始人吞弥桑藏文创始人吞弥桑布扎于公元七世纪在家乡尼木县吞巴乡开始传授制香技术,据说,他是从天竺那边学法的时候学到制香技术的,从此吞巴乡成为藏香的重要产地,这里整个村子几乎都在从事传统的手工藏香制作。
燃香是佛教仪轨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供养对象是佛宝、法宝及一切十方诸佛菩萨、空行众,修桑主要是清净及消除碍障。旨在净治施供本身之所知及烦恼二障,并积聚福慧二资粮。藏传佛教作为佛教中的一个支派,用燃香的仪轨来表达其虔诚信仰的方式也极为常见。依循古法制作而成的藏香,不但有清新空气的作用,还是一种传统的藏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