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亲王吧 关注:395贴子:9,605

我为咸丰说句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许多人对咸丰帝有偏见,因为喜欢奕,就把不满情绪发泄在咸丰身上,实在太不对了。我们能否正视历史,不要夹杂个人感情。奕詝他也不容易。想想看当时清朝的政局,换了谁都头疼。18 岁的大男孩一夜之间成了皇帝,毫无准备,他自己也不知道面对他的是什么。面临国家的内忧外患,这个苦命皇帝不知所措,这个皇帝不是他自己要做的,是道光帝选择的,这足以说明一点,奕詝身上有着皇帝应有的品质,只不过乱世之中难以施展。内有太平天国步步紧逼,外有洋人虎视眈眈,即便是老谋深算的皇帝也不一定能摆平,何况是一个年轻的小皇帝。希望大家理解奕詝,让他不再伤心了。


1楼2008-03-29 14:19回复
    • 61.229.60.*
    咸丰帝并不是不想当皇帝,如果他不想当的话就不用联合杜受田揣摩皇帝的心理了,道光原本是想把位子给奕欣的,只是奕欣因为做人很直,知道甚麼就不会藏在心理的个性,相对於奕詝谦虚的个性让道光认为奕詝虽然无皇帝之能但有身为皇帝体恤百姓的心,加上他是孝全皇后的独子,故将皇位传给他,但是他觉得只是传位给奕詝又对奕欣不公平,所以才以遗诏册封恭亲王,希望兄友弟恭

    但是奕詝虽然说在位之时遇到内忧外患,他会无法处理我能理解,毕竟奕詝的资质平庸,换成康熙也难处理。但是他后来却因为册封皇太后的事情与奕欣闹不和,后来甚至罢黜他的官职让他闲居家中达5年,等到英法联军打来的时候又让奕欣来收拾他的烂摊子,虽然他这个皇帝资质平庸,但是却也是一个很不负责任的皇帝,当奕欣在北京跟英法联军谈判等同刀子架在脖子上的时候奕詝人却在承德歌舞升平,好像甚麼事都与他无关似的,圆明园的焚毁却又把责任推到奕欣身上说他办事不力,可是有多少人知道英法联军会焚毁圆明园的目的是为了惩罚位在承德的咸丰皇帝?咸丰皇帝三十一岁去世的时候清朝正处於内忧外患的乱世,咸丰朝的乱象是恭亲王奕欣摆平的,虽然两个人活的岁数有差,但是至少咸丰帝不用看到后来甲午战争清朝连日本都败的惨象,我想奕詝自己看到这篇文都会感到惭愧


    2楼2008-08-29 14:43
    回复
      • 123.117.77.*
      咸丰一直在争皇位的。咸丰就是比较奸的那种人。看看他死前的安排就知道。他不完全信任肃顺,给了肃顺权力,却又给了母后御赏印以此来制约肃顺,却又没安排好恭王,只能留下政变的事件。给肃顺权力又不完全信任就是咸丰奸诈的例证。还有咸丰遇到困难就逃避.
      不封奕欣母亲为皇太后是咸丰心里有鬼,因为他做了皇帝,而老六比他有能力,他害怕


      3楼2008-09-06 09:43
      收起回复
        • 203.64.94.*
        给楼上,咸丰帝给慈安的那个御赏印实际上是没有什麼作用的,是慈禧藉同治帝载淳的口中传旨才让那两枚印章有实际作用的.咸丰自始至终都是反对女人干政的,怎麼可能给慈安实际上的权力?两边来说他还是比较信任他的"
        八大臣",只是他知道慈安个性懦弱,怕八大臣和慈禧会对她不利,所以临终前才把一道旨意交给她,只要日后有谁敢对她不利凭这道旨意就可以杀了他

        咸丰其实也想让恭王入八大臣行列,把无能的六额附景寿换掉,但是肃顺当然不同意,因为景寿虽然没用但是至少他可以控制他,恭王要是入八大臣行列那他们要独揽朝政就不可能了,而后来的政变其实应该说是慈禧和恭王精心设计好的布局,而肃顺只是自以为聪明而掉入陷阱而已.


        4楼2008-11-10 15:42
        回复
          第一 小弟认为咸丰是想当皇帝的,除非他脑子有问题!!不然就是"胸无大志,淡泊名利"
          第二 我的浅见认为,咸丰的致命伤并不是太平天国,也非英法联军!!而是"老天爷"~也就是肺痨,这个在当时青霉素还没发明时,如同天花都是绝症~之於顺治&同治
          故而,老天爷对咸丰不公平,如果他有乃弟奕的长寿;他也许会像光绪帝受到甲午战败的刺激而奋发图强!!清朝乃至於整个中国的近代史可能都要改写了...


          5楼2009-02-06 04:54
          回复
            • 122.194.187.*
            咸丰其实不错了
            最可惜的就是咸丰死后奕每当上···
            其实同治也不错
            太小了,让奕辅佐就好了···
            反正让个女人掌握国家权力中心是个败笔···


            6楼2009-02-28 23:39
            回复
              • 122.194.187.*
              老天爷对咸丰不公平,如果他有乃弟奕的长寿;他也许会像光绪帝受到甲午战败的刺激而奋发图强!!清朝乃至於整个中国的近代史可能都要改写了... 
               
               
               作者:glide1205 2009-2-6 04:54   回复此发言 
               
              --------------------------------------------------------------------------------
              不可能的
              国家的崛起不是说像你突击高考一样一年两年说出来就能做得到的
              道光咸丰光绪甚至慈禧都曾这么做过
              结果一败二败再败还败···
              如果一场战争失败可以归结到某个人、某个集团甚至某个阶级··
              但一场、一场接一场的战争的失败表明,中国已经随着世界潮流中的弱国一起被历史一起了···
              战争的失败应由全国民来负责,不应也不可能由某个人、某个集团甚至某个阶级来负得起责···


              7楼2009-02-28 23:44
              回复
                • 124.229.96.*
                放屁 全国民负责赔款吧?
                修园子的时候全民的意见听过没?
                要银子的时候全民的意见听过没?
                砍戊戌六君子的时候全民意见听过没?
                说白了 那个时代所有的责任 都要怪满族既得利益者
                不把他们都砍了 中国早没希望


                8楼2009-03-12 00:13
                收起回复
                  他那个时期是很让人头痛。可是。他就因为孝静那一个事开了恭王的所有职务,人家都20多岁的人了,又给撵上书房读书去了。他能当上皇帝不说全部,至少有70%的功劳是杜受田的。他在危难时刻把京城那烂摊子扔给他老弟,自己去承德去了。要是去想怎么扭变当时的局面也行啊,他去了还整天吃喝玩乐。
                  多少本解读清史的书上都说其实道光的感情天平是偏向恭王的。就因为他的“德”给他推上了龙椅;就因为恭王当时没有城府而不顾他的“才”让他变成了俯首称臣的亲王。楼主放心,他就算有政治头脑,他也不会想去施展抱负的。


                  IP属地:北京9楼2009-08-18 20:33
                  回复
                    咸丰啊 和他爷爷 太爷爷 太太爷爷 太太太太太爷爷比起来 差得远了去了
                    最让人痛心的是圆明园 中华民族永远应该记住的英法联军的畜生罪行


                    10楼2009-12-12 00:13
                    回复
                      只是各有长处罢了    没有必要 为了抬高某个人而贬低 某个人啊     每个人都有无可奈何啊··


                      11楼2010-02-18 18:51
                      收起回复
                        恭亲王在半壁江上被洪秀全占领,而洋人也大卖给太平军武器时,主掌乾坤,解救得危局,实在是大智大勇。只不过他对王朝的忠臣,使他过于直率的性格,被老太婆钻了空子——


                        15楼2012-10-12 14:42
                        回复
                          咸丰面临外敌逃到热河去这事就够后人鄙视他一万年


                          IP属地:上海16楼2012-12-07 17:23
                          回复
                            咸丰应该学崇祯皇帝一样死守京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3-08-14 08: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