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情绪压抑,过于较真;
2.嗜吃方便面及饼干、点心,偏食肉类食品;
3.不愿运动;
4.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年龄超过400;
5.爬楼梯时胸痛;
6.手脚发凉;
7.有麻木感;
8.忘性大,经常丢三落四;
9.血压升高;
10.胆固醇或血糖升高;
11.直系亲属中有人死于冠心病或中风。
如果你符合其中1—4项,说明你的血管年龄尚属年轻;
符合5—7项,提示血管年龄超过生理年龄10岁以上;
符合8—11项,说明你的血管年龄将比生理年龄大20岁以上。
提醒:后两种情况的出现,提示你患糖尿病、心脏病、脑中风的可能性较大。
血管“天敌”黑名单
1、餐餐大鱼大肉,血管容易堵。
三四十岁的人常在外面应酬,餐馆里的菜多用“高油、高盐、高糖”和“浓油赤酱”炮制出来,导致血管里的脂肪越来越多,容易将血管堵塞。
2、昼夜颠倒,打乱血管生物钟。
三十岁以上的人大多是单位的中流砥柱,不可避免地成为“熬夜族”。从养生角度来说,晚上11时到凌晨四五点钟,是保证肝脏代谢血流的时间。熬夜时,不止你自己,心脑血管的生物钟也会被打乱,导致体内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让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黏稠度增加。长期“黑白颠倒”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会比正常人增加一倍。
3、一天两包烟,血管易“中毒”。
“吸烟是导致血管发生故障的元凶之一,哪怕你身体再好,一天两包烟,也肯定会给血管留毒,让它一天天脆弱下去。”研究表明,每天吸烟20支以上,冠心病风险会增加2—3倍。还有研究发现,熬夜时吸烟,会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时升高8倍以上。
4、运动少,血管垃圾多。
下肢血管也很重要,但常被大家忽视。如果脑血管有问题,出现心脏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2—3倍,可如果下肢血管有问题,这几率就会变成4倍。正常人皮肤上每平方毫米约有600根毛细血管,平时只开放100—200根,多运动能让更多的毛细血管开放,促进血液微循环;而长期不运动,血管内的垃圾会逐渐累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这个“不定时炸弹”,还会影响到毛细血管供血,并且随时可能被引爆。
5、高血压、糖尿病拖累心脑血管。
没有症状或不加控制的高血压,是引发诸多血管病的导火索。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几率是正常人的4—7倍。而高血糖不仅累及微血管,还会导致大血管病变,血糖高的人,脑卒中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2—3倍。
坏心情伤血管。瑞士专家最近证实,精神压力可引起血管内膜收缩,加速血管老化。
“养”血管做套操
人们常说,“血管年轻人不老”,可人过三十,很难有时间、精力,好好保养自己的血管。对此,教给大家一些日常护血管的小窍门。
● 吃点血管“清道夫”。
山楂、燕麦、黑木耳、金橘、茄子、红薯、大蒜、洋葱这八大食物最能疏通血管,并保持血管壁的弹性。醋也能软化血管、降低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