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风韵吧 关注:79,184贴子:1,403,749

回复:【古典风韵】◇01-21◆〖素材〗唐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卷十七】王安石
  【派别】雅正派
  【文集】《乐临川先生文集》
纵被东风吹作雪 绝胜南陌碾做尘
千古一相王安石,历史罩在他身上的光环太多,唐宋八大家之一,熙宁变法的主导者。王安石对时人影响甚深,苏轼屡遭贬斥,其中便有王安石一份“功劳”,相传王安石出生之时,有一獾入其室。忽又隐而不现,家人因此唤其为獾郎,獾郎年少时便不平凡,在其乡里处,有一道人常戴花于头,被人称之为戴花道人。道人一日访王安石父言:“是儿他日以文名天下,俟其执政,当见之。”后王安石官高至相,此道人果然前来,又言:“公前身为李王,当戒之。”道辞去。(见《云麓漫钞》)后王安石在钟山读书,有一长老对其语:“汝辈必做宰相,但不可念旧恶,祖宗之法不可改。”又言:“曾坐禅入定,见秦王入寺来。知汝为秦王前身也。”此李王、秦王皆为前世名臣,以之喻王安石,意在其日后必是有一番作为。
  王安石面相不佳,史料上记载言:“安石面黑,牛耳虎头,目睛如龙,又皮肤粗糙如蛇皮。”其年少之时锐意读书,胸怀大志。其舅为进贤,王安石欲寻举进士,乃作一诗寄其舅云:“世人莫笑老蛇皮,已化龙鳞衣锦归。传语进言饶八舅,如今行货正当时。”从诗中可以见王安石有一种当仁不让之风。年少意气,欲乘长风破万里浪,如此壮志豪情,实应为当世年轻者所学。但也由于这种性格让王安石个人主义感日益增强。昔日曾巩在其面前力荐才人欧阳修,而王安石终不肯相见,此为憾事。


IP属地:北京75楼2015-02-09 00:52
回复
      大凡才子有特殊之处,王安石性不喜修饰,常时不洗沐,衣服也是污迹连连而不洗濯。与吴仲卿同为群牧判官时,两人相约每过一两月即去定力院浴洗,方换新衣。真是读之让人瞠目结舌,千古名相竟有如此癖好,完全同人们心中的那个孤高气洁的形象不符。
      王安石妻吴氏,好洁成癖。又王安石此人性坦率,由是两人多有不合。夫人不仅恐污己,亦恐污人。昔制得华丽衣物数件,欲赠其甥。忽发现有猫卧于衣上,夫人即斥奴婢将衣置于浴室中,终不为用。以王安石散漫性格,遇上如此谨细女子,当是有苦也说不出。
      王安石素为人正派,不曾听到其有买醉寻欢之事。在《枣林杂俎》中记载其一件轶事。天台山桃源洞,千山万山,人烟稀绝。其间有一古桃树,年深化为精魅。王安石游天台,夜宿山寺,梅月斜照轩窗,其人正在伏案研读周易,忽一容颜姝丽女子推门进来,见了王安石言自己知周易,于是两人一番探讨。发现女子能发人所未发之言,王安石甚喜。后挚友司马君实敲门拜访,至屋中,女子隐身不出。及司马离去,又复现。王安石怪而问之,对曰:“妾乃梅花月之魄,君实为正人,妾不敢相见。”怪不得后有东坡称王安石为“野狐精”,或许是听说此番传闻。
      时人传王安石棋品低下,每与人对局,未尝深思,经常是信手拈来。当有将败之势时,便搅乱整个棋盘,却还要对人言:“与其劳思苦神,不如就此作罢。”后有诗云此事:“垂成忽破坏,中断俄接连。”王安石做事不谨细,漫步经心的态度对作词亦是如此,取材方面极其随意,甚至有时以佛理为内容,又出语不及沉思,缺乏精练。所以李清照在《词论》中评其言:“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这一评价是中肯的。


    IP属地:北京76楼2015-02-09 00:53
    回复
        【小传】: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后,曾任过地方官。神宗时为宰相,创新法以改革弊政,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后辞官退居南京。他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文学成就颇高,影响甚巨。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内容亦能反映社会现实。词虽不多,却风格高峻豪放,感慨深沉别具一格。有《临川集》。


      IP属地:北京78楼2015-02-09 00:54
      回复
        【卷十七】完


        IP属地:北京79楼2015-02-09 00: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