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hifi吧 关注:812贴子:6,916
  • 16回复贴,共1

德国ASR功放(转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几天有哥们换了这套功放,也是我自己目前在觊觎的功放,把其资料放上来,供吧友共享。
德国ASR功放(四件套,一功放主机+三电源)


很少见到ASR如此特立独行又坚持原则的音响厂家,在追求极致音质的极简化线路设计之际,又不愿对充沛且纯净的电源供应有所妥协。于是,便造就了如此拥有四件式庞大架式合并功放的独特制品(四个组件分别为主机、两个分离式电源与一个分离式电池供电机箱)。
Hi-End音响业界器材更新、改朝换代的频率,虽不及日系家庭剧院产品那般频繁,但是像德国ASR(全名为Audio System Schafer und Rompf)这样二十余年来仅以两款配备讯源切换及音量控制的后级为主力,外观与型号都没有变动,却在内部用料及所坚持的架构下不断精进的品牌,还真的很难找到第二家。另一方面,ASR也是少数行事极为低调但内在光芒终究难以遮掩,进而受到全球各国专业音响媒体及音响爱好者一致好评的音响制品。其 实,ASR这种看似保守实则先进的理念坚持,正是Hi-End精神的切实体现,也是ASR功放能在竞争激烈的Hi-End音响业界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 因。没错,ASR产品样貌的辨识度极高,稍有资历的音响迷只要望上一眼就能认出,但由于原厂及本地代理商的低调,ASR的功放制品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尽管经由半透明的压克力机箱很容易“透视”其内在)。以下,就让我们来细究隐藏在ASR半透明机箱里的秘密。


二十余年来ASR的主力产品就是两部功放,发展至今分别是较平价的Emitter I Exclusive(上左图)与功率输出更大的Emitter II Exclusive(上上图)。
国内代理商引进的型号与德国原厂有些不同,分别为Luna 6 Exclusive与Luna 8 Exclusive,这是代理商特别加料订制的,用料与性能都比原本的Emitter I Exclusive及Emitter II Exclusive更好。由于本文图片都取自德国原厂官方网站,以下的图说都以原型号标示,但请读者们自行对应特别版的Luna 6 Exclusive与Luna 8 Exclusive两个型号。由外型来看,除了Emitter II Exclusive的机箱与散热片较大之外,ASR两部功放的主机部分几乎完全一样,都以黑色半透明的厚压克力板为机箱材质(ASR原厂也有完全透明机箱的版本)。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背板上方的平衡输入端子先连接一块电路板之后,才将声音信号送到主电路板,ASR不认为家用功放有使用全平衡电路的必要 (甚至会“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因此透过该转换电路板来扩充“平衡端子输入”的功能,实际上ASR的放大电路并非平衡设计。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5-01-22 10:42回复
    坚持之二: 去除前级的纯粹音质设计
    ASR的两部主力功放具有讯源切换与音量控制,看起来似乎是合并功放,但实际上跟绝大多数此类制品由“前级”与“后级”放大电路构成的架构不同,ASR 采用的是“被动式前级”加“高增益后级”的设计,着眼于去除前级电路的主动放大电路,达到有效减少信号放大级数与缩短信号传输路径的目的,进而让功放拥有更好的瞬时反应,令声音更为直接。在音量控制的调节方面,ASR配备的不是级进式电阻,当然更非数字音控芯片或平价的碳膜制品,而是透过每声道16个继电器加上微处理芯片控制,此“增益控制电路”能以每1dB为一阶度得到75dB范围的音量调整,同时不论音量设定的大小,声音信号在音控线路上都只会通过两个焊点,大幅提升音质的纯度。假使您的要求更高,ASR在机箱背板上还设有Direct直接输入端子,不似其它输入端子必须透过讯源切换,Direct端子是直接与音量控制电路相连的,声音表现会更上一层楼。

    主机箱的俯视图,很容易可以看到它是左右对称的线路排列(采用超厚铜箔电路板,最新版本并施以镀金处理),上头还分布了许多不同颜色的LED,显示电路的工作状况,当有故障时也很容易察觉。

    图片中央区域就是ASR用以控制音量的独特“增益控制电路”,每声道由16颗高精密电阻搭配左右两排16个继电器调整音量大小。附近的电解电容与薄膜电容是提供外接电源缓冲及旁路之用,并不在音乐讯号传输路径上。右上方可以 见到MOS-FET功率晶体等晶体管都是先锁固在一根厚铜条上,才与外侧的散热片连接,这种作法可让所有的晶体管温度趋于一致,对于声音表现绝对有正面的帮助。


    IP属地:广东4楼2015-01-22 10:47
    回复
      坚持之三: 电源分离与进阶电池供电
      基于成本与技术考虑,讲究的电源分离与电池供电在Hi-End音响圈也不常见,但这却是ASR长久以来的标准作法。无论Luna 6 Exclusive或Luna 8 Exclusive,其标准配置都是分离式电源架构,讲究的用家还可加上电池供电箱让驱动级电路使用,进一步提升音质的纯净度与细节的重现。要知道,电源分离与电池供电一般多用于数字讯源与前级,ASR却用在有音量控制的后级上头,实在是超级吹毛求疵;不过,既然ASR老板Friedrich Schafer连音量控制经过几个焊点都要计较,会以如此严苛的要求来制作自家的功放,也就没有什么奇怪之处了。

      ASR将电源电路以外接的多个电源箱配置,确实能达到既提供超充沛的电源供应,又不会干扰劣化声音电路的目的。不过,电源箱与主机箱之间的供电连接线长达1.5公尺,“有识之士”一定会联想到这会让声音的瞬时反应及反应速度受到影响,ASR难道都没考虑到这些吗?别担心,将ASR的主机箱翻过来拿掉底板, 你就会见到上方这数十颗大容量电解电容的盛况,它们可储存大量的电能、以最短的路径快速响应放大电路所需,之后再由外接电源供电箱补充。因此,ASR 既能拥有外接电源箱供电纯净的好处,又可排除供电速度不够快的弊病。


      ASR的交流电源箱内部,每个电源箱以两颗大型EI电源变压器为主 体,Emitter II Exclusive配备两个交流电源箱分别提供输入级与功率级使用,右图则为配备六颗电池的电池供电箱,负责供电给驱动级电路以提升音质。其实早期(1980年代)ASR就率先使用了环形变压器,为何现在又“回归传统”使用EI变压器?另一方面,光是电池电源箱ASR也持续不断地“升级”,这些在后文都会有详细的描述。


      IP属地:广东5楼2015-01-22 10:47
      回复
        ASR的唱头放大器
        当前的ASR以功放为主力机种,事实上唱头放大器也是他家另一项重要产品(甚至比功放还早问市)。有趣的是,ASR的几项设计特征,包括压克力机箱、电池供电甚至外接电源箱也都同样出现在ASR的唱头放大器上,只因为这些都是Friedrich Schafer所一贯坚持的“好声要素”。目前ASR的独立唱头放大器产品有Mini Basis与Basis Exclusive两款,底下让我们看看一些过去的制品发展历程。


        1992年改为内建电池的Basis,从电池到放大电路都是左右声道独 立。ASR到了1998年时改为电池供电箱外接的设计,推出Basis Exclusive(多增加了一组输入,能同时对应两组唱臂/唱头,且有平衡输入与输出)并延续至2002年,机箱前半段每声道十颗电容同样是为了就近供电之所需,连唱头放大器都这么做,可见ASR多么重视自家器材的活生感与瞬时反应(Basis Exclusive的德国版型号为Basis HD,HD是高分辨率之意)。


        上下图是1982至1984年的Basis,当时就采用外接式电池电源。上上图则是1985至1990年的模样,电路显得更为精简。

        2003年因应新的输入芯片,Basis Exclusive电路板略有修改。2004至2006年的Basis Exclusive,电路板前端多加了一些显示工作状况的LED,这段期间ASR也更动了外接电池电源的电流滤波器,让音乐整体的动态更好。2007年年底,随着另两部主力功放的脚步,ASR也将Basis Exclusive电路板改为传输阻抗更低的镀金版本。
        ASR的前级与喇叭?

        大家知道ASR目前产品以两款自带讯源切换与音量控制功能的后级为主,它们并不需要前级。不过,ASR先前仍有推出过能与他厂后级搭配的前级产品,并且还延续了蛮长的一段时间。左图是1986至1990年的ASR前级,不用说仍采用压克力透明主机箱并以外接电源箱供电,音量控制采用左右声道分离的级进式架构,左右声道电路当然是独立设计,考究的ASR甚至连左右声道的讯源切换都完全独立(各有一个切换旋钮),彻底排除左右声道串音的可能性。


        1992至2002年的ASR前级,基于前级电路大幅精简,于是将四颗电池规划于机箱的前方三分之二区域,它们仍透过外接的交流电源箱补充电能。另一项值得注意的重点,是四颗电池采用厚压克力板来固定,显然早在1992年ASR就发现了此材质的好处。2003年时基本架构未变,但换上了体积较大的电池,数量由四颗简化为两颗。


        IP属地:广东9楼2015-01-22 10:51
        回复


          接着要看的是ASR的……喇叭!什么,ASR有喇叭产品?没错,相信您和我知道这讯息时有着同样惊讶的表情。而且,ASR不仅做过喇叭,还是他们1980年创立时的第一项产品,左上图是ASR的第一代喇叭制品(1980至 1984年),由里到外分别是Model 1到Model 4。最大的Model 4身高有186公分(宽32公分、深41公分),重量每支达78公斤,是不折不扣的大家伙,频率响应是28-30kHz。4欧姆一般阻抗的ASR Model 4阻抗曲线超级平直,全频段都在4.8至12.9欧姆之间,再加上承受功率达320瓦,显然这是一对可以“气震山河”的高性能喇叭。在单元的配置 上,ASR有着与众不同的巧思,最小的书架式Model 1是两支中低音单元夹一支高音的仿同轴对称式设计,较大的几款虽然是低音单元在两端的排列,但只用了一支高音与一支中音,显然对于喇叭的设计ASR有自己 的想法,之后1985至1988年ASR又推出了几款喇叭(上下图),但他们的喇叭产品也就此划下句点,此后在功放制品上持续绽放光芒。
          介绍到此,该做个总结了。如前所述,ASR确实是个十分特立独行、坚持原则且不断精进的厂家,他们的功放制品一开始就确立了“电源分离”与“电池供电”的架构,也为了声音表现的极致而采用压克力板建构主机箱。再者,不同于其它大多数厂家每隔一段时间便推陈出新的改款作法,ASR却在型号及外观不 变的状况下,不断地为自家的产品注入新生命,让音乐回放的质量一次又一次地提升,这在Hi-End音响圈确实是个异数。ASR的产品,正如同赋予它与众不 同气质的设计师老板Friedrich Schafer一般低调,但无论如何都遮掩不住其内在对音乐回放的热情与光芒!好器材是不会寂寞的,无须大张旗鼓也能让爱乐者感受到无穷的魅力,ASR对 此做了最佳的诠释与典范。

          ASR的总裁兼设计师Friedrich Schafer。 ASR公司的全名为Audio System Schafer und Rompf,其中的Schafer就是他的姓氏,而und是德文的and,显然公司名称的由来应该还要有另一位伙伴Rompf,但查遍全球ASR相关的报 导都没有相关的讯息。


          IP属地:广东10楼2015-01-22 10:52
          收起回复
            这啊要几十万啊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5-03-17 23:50
            收起回复
              这些东西都那里有卖的,都没见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5-02 19:37
              收起回复
                大神遥控拍个照片看看


                13楼2016-02-24 16:49
                回复
                  有正在用的玩家吗?ASR感觉我接上电源后声音是干净了,但是也少了太多细节,是有损失的净化。求解。


                  IP属地:湖南14楼2021-01-08 14: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