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哥们换了这套功放,也是我自己目前在觊觎的功放,把其资料放上来,供吧友共享。
德国ASR功放(四件套,一功放主机+三电源)


很少见到ASR如此特立独行又坚持原则的音响厂家,在追求极致音质的极简化线路设计之际,又不愿对充沛且纯净的电源供应有所妥协。于是,便造就了如此拥有四件式庞大架式合并功放的独特制品(四个组件分别为主机、两个分离式电源与一个分离式电池供电机箱)。
Hi-End音响业界器材更新、改朝换代的频率,虽不及日系家庭剧院产品那般频繁,但是像德国ASR(全名为Audio System Schafer und Rompf)这样二十余年来仅以两款配备讯源切换及音量控制的后级为主力,外观与型号都没有变动,却在内部用料及所坚持的架构下不断精进的品牌,还真的很难找到第二家。另一方面,ASR也是少数行事极为低调但内在光芒终究难以遮掩,进而受到全球各国专业音响媒体及音响爱好者一致好评的音响制品。其 实,ASR这种看似保守实则先进的理念坚持,正是Hi-End精神的切实体现,也是ASR功放能在竞争激烈的Hi-End音响业界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 因。没错,ASR产品样貌的辨识度极高,稍有资历的音响迷只要望上一眼就能认出,但由于原厂及本地代理商的低调,ASR的功放制品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尽管经由半透明的压克力机箱很容易“透视”其内在)。以下,就让我们来细究隐藏在ASR半透明机箱里的秘密。


二十余年来ASR的主力产品就是两部功放,发展至今分别是较平价的Emitter I Exclusive(上左图)与功率输出更大的Emitter II Exclusive(上上图)。
国内代理商引进的型号与德国原厂有些不同,分别为Luna 6 Exclusive与Luna 8 Exclusive,这是代理商特别加料订制的,用料与性能都比原本的Emitter I Exclusive及Emitter II Exclusive更好。由于本文图片都取自德国原厂官方网站,以下的图说都以原型号标示,但请读者们自行对应特别版的Luna 6 Exclusive与Luna 8 Exclusive两个型号。由外型来看,除了Emitter II Exclusive的机箱与散热片较大之外,ASR两部功放的主机部分几乎完全一样,都以黑色半透明的厚压克力板为机箱材质(ASR原厂也有完全透明机箱的版本)。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背板上方的平衡输入端子先连接一块电路板之后,才将声音信号送到主电路板,ASR不认为家用功放有使用全平衡电路的必要 (甚至会“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因此透过该转换电路板来扩充“平衡端子输入”的功能,实际上ASR的放大电路并非平衡设计。
德国ASR功放(四件套,一功放主机+三电源)


很少见到ASR如此特立独行又坚持原则的音响厂家,在追求极致音质的极简化线路设计之际,又不愿对充沛且纯净的电源供应有所妥协。于是,便造就了如此拥有四件式庞大架式合并功放的独特制品(四个组件分别为主机、两个分离式电源与一个分离式电池供电机箱)。
Hi-End音响业界器材更新、改朝换代的频率,虽不及日系家庭剧院产品那般频繁,但是像德国ASR(全名为Audio System Schafer und Rompf)这样二十余年来仅以两款配备讯源切换及音量控制的后级为主力,外观与型号都没有变动,却在内部用料及所坚持的架构下不断精进的品牌,还真的很难找到第二家。另一方面,ASR也是少数行事极为低调但内在光芒终究难以遮掩,进而受到全球各国专业音响媒体及音响爱好者一致好评的音响制品。其 实,ASR这种看似保守实则先进的理念坚持,正是Hi-End精神的切实体现,也是ASR功放能在竞争激烈的Hi-End音响业界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 因。没错,ASR产品样貌的辨识度极高,稍有资历的音响迷只要望上一眼就能认出,但由于原厂及本地代理商的低调,ASR的功放制品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尽管经由半透明的压克力机箱很容易“透视”其内在)。以下,就让我们来细究隐藏在ASR半透明机箱里的秘密。


二十余年来ASR的主力产品就是两部功放,发展至今分别是较平价的Emitter I Exclusive(上左图)与功率输出更大的Emitter II Exclusive(上上图)。
国内代理商引进的型号与德国原厂有些不同,分别为Luna 6 Exclusive与Luna 8 Exclusive,这是代理商特别加料订制的,用料与性能都比原本的Emitter I Exclusive及Emitter II Exclusive更好。由于本文图片都取自德国原厂官方网站,以下的图说都以原型号标示,但请读者们自行对应特别版的Luna 6 Exclusive与Luna 8 Exclusive两个型号。由外型来看,除了Emitter II Exclusive的机箱与散热片较大之外,ASR两部功放的主机部分几乎完全一样,都以黑色半透明的厚压克力板为机箱材质(ASR原厂也有完全透明机箱的版本)。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背板上方的平衡输入端子先连接一块电路板之后,才将声音信号送到主电路板,ASR不认为家用功放有使用全平衡电路的必要 (甚至会“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因此透过该转换电路板来扩充“平衡端子输入”的功能,实际上ASR的放大电路并非平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