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明初的中原移民,以洪武时期最多。在明太祖平定天下以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於是「田野辟,户口增」便成为振兴中原之急务。洪武三年(西元1370),郑州知州苏琦召流民垦荒之计为太祖所接受,於是有组织、有计划的移民措施就此展开。移入地区为北平、北平以南、河南的北部,和山东的西部。北平为元朝之故都,亦是元末群雄争斗的主要战场,因此在经过战乱之后,人口势必减少,所以必须透过大量移民以实之,其移徙人口除来自塞北沙漠和山后之外,还有山西。 「移徙」之定义,据《明史‧食货志》之解释为:「朝廷所移民曰移徙」。可见「移徙」是在政府策划下有组织有计划的国策。 归纳洪武的北平移民原因,不外是基於地理、军事、政治等因素。本文且就「谱牒及碑文中之移民资料」、「山西移民之过程」及「北平各府的移民概况」三方面分别述之。
明初的中原移民,以洪武时期最多。在明太祖平定天下以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於是「田野辟,户口增」便成为振兴中原之急务。洪武三年(西元1370),郑州知州苏琦召流民垦荒之计为太祖所接受,於是有组织、有计划的移民措施就此展开。移入地区为北平、北平以南、河南的北部,和山东的西部。北平为元朝之故都,亦是元末群雄争斗的主要战场,因此在经过战乱之后,人口势必减少,所以必须透过大量移民以实之,其移徙人口除来自塞北沙漠和山后之外,还有山西。 「移徙」之定义,据《明史‧食货志》之解释为:「朝廷所移民曰移徙」。可见「移徙」是在政府策划下有组织有计划的国策。 归纳洪武的北平移民原因,不外是基於地理、军事、政治等因素。本文且就「谱牒及碑文中之移民资料」、「山西移民之过程」及「北平各府的移民概况」三方面分别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