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薇吧 关注:18贴子:48,837

〃【Xf_薇笑』【艺术】梵高,伱太单纯 不过你那份勇气让我敬佩

收藏回复

  • 222.240.51.*
一楼照样丢


1楼2008-04-12 11:03回复
    • 222.240.51.*
    最近上美术课 老师跟我们提到梵高 说了一些关于梵高的事情 所以很感兴趣 在网上找了一些 资料过来


    2楼2008-04-12 11:06
    回复
      • 222.240.51.*
      1890年。阿尔阳光灿烂的原野上。在倾尽毕生心血追求的明亮的光线下,杰出的后期印象派绘画大师梵高朝着自己的腹部开了一枪。在和亲爱的弟弟平静地摆淡了一夜后,黎明时分,梵高在热泪纵横的弟弟怀中,安详地永远合上了不倦的双眼。 

       没有多少人知道,鞠躬尽瘁雕琢艺术和灵魂完美的梵高,与世长辞时身躯是不完美的,他缺了一只耳朵。 

       那是几年前的一天,梵高和后期印象派大画家高更一起玩。当天高更还给梵高画了幅肖像。他们一道去找了两个要好的姑娘。在愉快的交谈中,梵高对其中一位被他爱慕的女孩说:“小姐,我该送件什么样的礼物给你呢?”那位比他年龄小得多的女孩开玩笑地拉着他的左耳朵说:“就要这个。”然后哈哈大笑。 

       梵高送走好朋友后,回到居室。他用左手扯住耳朵,操起一把锋利的水果刀,想了想,然后嚓地一声把耳朵割下来。然后又用刚才那女孩送给他的一方小手绢,细心地把耳朵包好,交给邻居给女孩送去。那天真的女孩喜孜孜地解开手绢,一看是只血淋淋的人耳朵,顿时昏厥过去。从此,她不敢再和梵高交往。 

       对于这种超乎常规思维的举动,那普通的女孩也许会认为梵高是十足的疯子。因为她永远听不懂梵高用这种认真的声音向她表明了对爱慕的诚恳。这样,那女孩也许不可挽回地与一个男人、一次归宿失之交臂。敢于操刀割自己的耳朵给心爱的人,也表现了梵高这位卓尔不群的艺术家超乎常人的真诚和勇气。人是生活在三维空间的动物,当这种真诚和勇气超过人们认识的极限时,就被理解为不可思议。 

       梵高是疯子,可是世界上居然还有人为他发疯。 

       也是在阿尔,为了捕捉阳光下明亮的线条和透剔的色彩,梵高在中年太阳最毒的时候作画,烈日的曝晒使他过早地秃顶。有一天,他突然觉是头上的灼热感减弱了,回头一看,一位身材窈窕的美丽姑娘为他打着伞。原来,这位庄园主的女儿被他近乎残酷的艺术追求所感动。从此,姑娘每天准时来给梵高打伞,他们深深地相爱了。后来,梵高到庄园主家里求婚。庄园主一听不名一文穷困潦倒的小画匠竟然要娶他的女儿,差点气背过去。而梵高却非常认真地对他说:“先生,我现在的确很不出名,我的画卖不出去,我的确很穷,不瞒你说,有时我连每天买两片面包的钱也没有。但是,请你相信,我的画有一天会卖大价钱的,我会对你女儿好的!”庄园主闻此气得大吼:“胡说些什么,快把这个穷疯子赶出去!”于是,可怜的梵高被凶恶的家丁推到门外。悲愤的梵高恨不得一枪结果了自己。 

       此后,姑娘依然来给梵高打伞,可是在沉重的压力下,她变得一天比一天憔悴。终于有一天,她站在梵高身后,边打伞边伤感地说些莫名其妙的话,但是正专心作画的梵高没有在意。突然他觉得不对劲,回头看见脸色乌青的姑娘瘫倒在地。梵高发疯似地丢下画笔,抱起姑娘拼命往村子里跑,边跑边象受伤的孤狼一样嚎叫。医生使服毒自杀的姑娘留下一条命,但她神经失常了。后来,姑娘被送到离阿尔不远的疯人院。在疯人院里,她走完了漫长的余生。 

       姑娘的死使梵高无地伤痛,他从此终生未娶,把万千情感浇铸进崇高的绘画艺术之中。梵高辞世百年后,1992年,在日本东京的国际拍卖会上,他的一幅名画卖到了二千四百万美元,创下了举世无双的世界纪录。 

       命运如此深不可测,人生真是无法料定。有时情不自禁地摸摸自己可爱的耳朵,想到哪天也许也会割它下来。 

       朋友,这种感觉不知你有没有?


      3楼2008-04-12 11:07
      回复
        • 222.240.51.*
        ,


        4楼2008-04-12 11:09
        回复
          • 222.240.51.*
          骷髅


          5楼2008-04-12 11:09
          回复
            • 222.240.51.*
            .


            6楼2008-04-12 11:10
            回复
              • 222.240.51.*
              这幅画中呈现两种线条风格, 一是弯曲的长线, 一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 使画面呈现出眩目的奇幻景象。在构图上, 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柏树则与横向的山脉、天空达成视觉上的平衡。全画的色调呈蓝绿色, 画家用充满运动感的、连续不断的、波浪般急速流动的笔触表现星云和树木;在他的笔下, 星云和树木象一团正在炽热燃烧的火球, 正在奋发向上, 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星光灿烂的夜空也许是文森特·凡·高最有名的画作。独特的风格让人一眼就可以认出是凡·高的作品。Don Mclean曾献给文森特一首著名的同名歌曲"Vincent"又名"Starry night"。


              7楼2008-04-12 11:11
              回复
                • 222.240.51.*
                上节美术课就有提到这幅话


                8楼2008-04-12 11:11
                回复
                  • 222.240.51.*
                  『挚爱深夜的凡·高在圣-雷米的初期(1889年6月)所画的这幅"星月夜"是凡·高深埋在灵魂深处的对世界的感受。在这件作品中, 闪烁于碧蓝色夜空中的星星, 格外夺人眼目。每一颗大星、小星回旋于夜空中, 新月也形成一个漩涡, 星云与棱线宛如一条巨龙不停地蠕动着。暗绿褐色的柏树像一股巨形的火焰, 由大地的深处向上旋冒; 山腰上, 细长的教堂、尖塔不安地伸向天空。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回旋、转动、烦闷、动摇, 在夜空中放射艳丽的色彩……』(世界名画与巨匠) 

                    『这幅油画是他所画的为数不多的, 不靠直接观察对象, 而用虚构的形与色, 凭想像创造某种气氛的作品中的一幅。《星月夜》这幅画, 画着一些入睡的小屋, 丝柏从下面伸向深蓝色的天空;一些黄色的星与闪光的橘黄色的月亮形成旋涡, 天空变得活跃起来。这是体现内心的、最紧张的幻想, 是发泄无法抑制的强烈感情的创造性尝试, 而不是对周围大自然平心静气研究的结果。』(《后印象派绘画史》美, 约翰·雷华德 著) 

                    这幅画, 展现了一个高度夸张变形与充满强烈震撼力的星空景象。那巨大的、卷曲旋转的星云, 那一团团夸大了的星光, 以及那一轮令人难以置信的橙黄色的明月, 大约是画家在幻觉和晕眩中所见。对凡·高来说, 画中的图象都充满着象征的涵意。那轮从月蚀中走出来的月亮, 暗示着某种神性, 让人联想到凡·高所乐于提起的一句雨果的话: “上帝是月蚀中的灯塔”。而那巨大的, 形如火焰的柏树, 以及夜空中象飞过的卷龙一样的星云, 也许象征着人类的挣扎与奋斗的精神。 

                    在这幅画中, 天地间的景象化作了浓厚、有力的颜料浆, 顺着画笔跳动的轨迹, 而涌起阵阵旋涡。整个画面, 似乎被一股汹涌、动荡的激流所吞噬。风景在发狂, 山在骚动, 月亮、星云在旋转, 而那翻卷缭绕、直上云端的柏树, 看起来象是一团巨大的黑色火舌, 反映出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狂迷的幻觉世界。 

                    凡·高在这里, 并没有消极、被动地沉溺于他那感情激流的图象中。他能将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家而从作品中抽离出来, 并且, 寻找某种方式, 用对比的因素与画面大的趋势相冲突, 从而强化情感的刺激。我们在画中看见, 前景的小镇是以短促、清晰的水平线笔触来描绘的, 与上部呈主导趋势的曲线笔触, 产生强烈对比; 那点点黄色灯光, 均画成小块方形, 恰与星光的圆形造型形成鲜明对比。教堂的细长尖顶与地平线交叉, 而柏树的顶端则恰好拦腰穿过那旋转横飞的星云。


                  9楼2008-04-12 11:12
                  回复
                    • 222.240.51.*
                    .,


                    10楼2008-04-12 11:12
                    回复
                      • 222.240.51.*
                      .


                      11楼2008-04-12 11:18
                      回复
                        • 222.240.51.*
                        向日葵在冬眠(诗歌版) 
                        星空下的向日葵 
                        鸢尾花 麦田 苹果园 
                        吐露着纠缠的芬芳 
                        夜色中的咖啡店 
                        在丧失倾诉的寂静中 
                        像混乱的手指 
                        因为无法抓住寂寞的扭曲 



                        灵魂无法突破的孤寂 
                        自我挖掘的伤口滋长了内心的疼痛 
                        毅然用一声枪响结束了生命 
                        醉心于向日葵 
                        醉心于坚强 



                        在阳光充沛的田野上 
                        望着蓝天 
                        望着沼泽和草地 
                        向日葵在阳光中慢慢地 
                        沉淀 沉淀 
                        直到失去最后一点金黄 
                        于是冬眠


                        12楼2008-04-12 11:19
                        回复
                          • 222.240.51.*
                          .


                          13楼2008-04-12 11:20
                          回复
                            • 222.240.51.*
                            23


                            15楼2008-04-12 11:22
                            回复
                              • 222.240.51.*
                              有人说,凡高的孤独源自他性格上的缺陷,譬如,他不善表达,他生性孤僻;也有人说,凡高的孤独源自他的神经质,他的狂躁不定。这些说法固然各有其道理,但我认为都不准确。凡高不善表达吗?看看他给他弟弟提奥的那些信件吧,我不知道在当时的世界上还有谁能比凡高更善于倾诉和表达自己的心曲;凡高生性孤僻吗?看看他是如何热切而周到地为欢迎好友高更的到来而准备一切吧,他对友情的那分渴望、对朋友的那分真诚以及对人生知己的那分珍爱,足以感天动地,令鬼泣神惊。当高更与凡高共同生活了两个月之后,发现两人个性不同、实在难以共处而决计离开他时,凡高所表现出来的那分失落、沮丧和绝望,则刚好从反面证明:凡高是把友情视同生命的。 

                              美国作家房龙认定凡高是被高更逼疯的,他因此而把高更称为“最卑鄙的人”。但是这种看法显然有欠公允。因为我们从凡高的书信集中发现,直到凡高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与高更依然保持着通信联系。或许,是凡高舍不得割断这分刻骨铭心的友情,既然不能与友人同处一室,那就让我们远远地互相眺望吧! 


                              五 


                              关于凡高的死,很多人认为与他最亲近的弟弟提奥有关。凡高一生从事艺术创作的时间不过10年,在这10年中,他的生活费完全是提奥按月寄送的;他的绘画作品也主要是由提奥的小画廊寄售的;凡高几乎每天都要给提奥写信,详细地向他讲解他正在做的每一件事情,欧文·斯通曾把他写给提奥的书信编辑成一本书,书名就叫《凡高自传》。是的,孤独的凡高如果没弟弟提奥,他恐怕一天都活不下去。提奥成了他的精神支柱。 

                              提奥对凡高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使凡高对生活产生了无限的依恋,尽管孤独,尽管困苦,尽管病魔缠身,尽管知音难觅,毕竟还有一个提奥。只要有提奥,凡高就有勇气活下去画下去熬下去,面包总会有的,希望总会有的,明天总会有的。 

                              但是与此同时,提奥的关爱也使凡高难以摆脱“无以为报”的心理负担,进而愈发对自己的无能产生强烈的自责和无奈,这无疑又加重了他的自卑感。他觉得是自己拖累了弟弟。这种自责和自卑,在提奥结婚生子之后,变得更加严重了。 

                              提奥和妻子约翰娜以凡高的名字给他们的儿子命名,这使凡高受宠若惊,同时也使他与弟弟的家庭、与这个小家伙更加亲近,水乳难分。他愈发感到应当为这个家庭分担些压力,至少是减轻些压力。这种心态却无形中使凡高愈发感到自己是个无用的人。如此深刻的矛盾纠缠在凡高那本已十分脆弱的心灵里,令他不安令他变得非常敏感。终于有一天,平静的河流被一道突然出现的沟坎挡住了——这个月,提奥没有按时领到薪水,无法再像往常一样给住在奥维尔的哥哥寄去他生活必须的50法郎。而且恰恰在这个时候,小温森特又病了,真是祸不单行。凡高听说小侄子病了,急忙赶到巴黎探望。他见到了一筹莫展的弟弟,并且从弟弟口中听到了一个更令他震惊的消息:提奥的老板对提奥的工作很不满意,已经威胁要他辞职,而且,由于提奥负责的画廊一直赔钱,凡高家庭在画廊的全部股份已经都被卖掉了…… 

                              我相信,提奥完全是因为太烦闷了,才无意中向凡高透露这些坏消息的,而且在情绪极度低落的情况下,所用的言辞可能不够谨慎、不够平和。但这对凡高来说,却好似一个晴天霹雳,他已经承受不起失去提奥的打击了。凡高默默地回到了奥维尔小镇,他完全消沉了,失去了创作激情。 

                              当提奥得知凡高自杀的消息后,他立即从巴黎赶到哥哥的床边,凡高却很平静,他对泣不成声的弟弟说:“兄弟,不要伤心,我是为大家着想才这么做的。”提奥拉着哥哥的手,充满痛悔地说:“哥,我已经准备开一间自己的画廊,我要举行的第一个画展就是你的个人画展。你一定要好起来啊,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计划!” 

                              凡高是死在提奥的怀里的,这至少能使他的灵魂得到一丝安慰,他毕竟没有失去提奥,他不是绝对孤独的。 


                              六


                              16楼2008-04-12 11: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