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歌是我的一大爱好,最近听李健和汪峰。
应该说,李健是水,汪峰是火。李健的歌,旋律独特,很柔和、很诗意、很浪漫,尤其喜欢他的《风吹麦浪》:“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就在那里曾是你和我,爱过的地方,当微风带着收获的味道,吹向我脸庞,想起你轻柔的话语,曾打湿我眼眶……就让曾经的誓言飞舞吧,随西风飘荡,就像你柔软的长发,曾芬芳我梦乡……”好的不仅仅是歌词,更重要的是旋律。我的很多歌碟都是刻录的,没有歌词,但这对我不重要,我迷醉的是旋律,这是音乐之美、音乐之魂,有的柔美、有的激昂、有的性感、有的洒脱……很多很多种,我最喜欢的,是最打动我、最靠近我的心的旋律。“风吹麦浪”的旋律,能听到金色的秋天、田野的芬芳和美丽的爱情,尤其是那一段哼唱,悠长而迷人,带着金黄的麦子熟透的味道和青春飞扬的气息,还有一丝淡淡的忧伤。记得谁说过:音乐都是忧伤的。我想正是这一点,音乐才是打动人的,人生就是一场梦,忧伤是它最本质的东西。
李健很奇怪,初看他是木讷的,完全不是一个舞台上的明星样,更像一个写作者的状态,木讷、羞涩、内在,一次在一个访谈节目里看见他,却机智幽默,虽然还是那样一张没有什么表情的脸,透出的却是修养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底气。
汪峰就不同了,他在舞台上的光环和气场都比李健强烈,是一个“个人主义”的英雄,他的音乐,比李健更为自我、更为张扬。与李健的淡淡的忧伤不一样,在汪峰的音乐里,就是伤痛,他的《春天里》、《北京.北京》等等,写人生的痛苦和凄凉,完全是嚎叫出来的,但却又是美的、动人心魄的。汪峰的歌,离不开自我的写照,正是这一个“我”,使汪峰成为了偶像式的明星,人们在他歌里寻找共鸣、寻找安慰、寻找灵魂的出口。我曾在重庆朝天门码头看见一个流浪的歌手在唱《北京.北京》,歌手唱得很好,人群围着他,静静地听着,那一刻,喧闹的朝天门码头好安静,只剩下《北京.北京》沉痛感人的旋律,当唱到“人们在挣扎中相互告慰和拥抱”,我被深深地打动了。汪峰的歌,有一种广场式的大气磅礴的东西、一种精神力量。他的大多数歌,写自己,但又不全是个人的,人们总能从中寻找到自己的影子和处境。只有一首歌,人们是不能复制的,歌名记不住了,意思是说他早上起来告别女友的情景,他趁女友还没醒来就走了,留下一封信,说:我爱你却更爱自由。这首歌快节奏、摇滚风,很酷,甚至可以说很性感。如果不是汪峰戴着一副散光眼镜,让人想起一个从小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