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年腊月廿四,余自扬州返苏州。临行,欲访史公祠。奈何正门闭锁,余怅然离去。
遥想当年,内有闯贼作乱于西,外有鞑虏猖祸于东。公自南京北上勤王,然至浦口,已闻京师沦丧贼手,上皇殉国煤山。后马士英拥福王于南京,公拜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督师扬州。时贼败于鞑虏,弃京师西逃,公欲举江南之兵,出师北伐,以图恢复。却遭内乱,国事遂不可返也。
宏光元年五月,鞑虏举兵南犯,破盱眙,降泗州,兵锋直指扬州。公檄发各地兵马,仅刘节愍公领四百寡兵至。鞑虏遣使劝降,公复告多尔衮书,以示死守之心。鞑虏遂以红衣大炮轰城。公亲冒矢石,于城头督战。
廿四日,扬州西北城破,鞑虏入城。公欲举刀自刎,诸将拦下,拥护公出南门。后遭鞑虏攻击,庄子固战死,公被俘。
鞑虏豫王久闻公之威名,亲往劝降,公怒斥曰: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我头可断,而态不可屈。豫王知劝降不可为,下令害公。
鞑虏破城,屠扬州军民十日,尸山累累,血流成河。时天暑,城中尸首多腐。公之尸身亦难寻。越明年,家人以公所穿之袍,所用之笏,为公招魂,葬于扬州城北之梅花岭。
呜呼,明末之时,狂澜即倒,大厦将倾,公不以自身安危,而以社稷为重,帅孤军死守孤城,坚贞不屈,身殉国难,其时,如公者几人耶?公为官十数载,素有清名,百姓无不赞之,然身后却未能寻得公之尸身,此使人为之而叹也。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仅以此文,遥祭大明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史公讳可法。
遥想当年,内有闯贼作乱于西,外有鞑虏猖祸于东。公自南京北上勤王,然至浦口,已闻京师沦丧贼手,上皇殉国煤山。后马士英拥福王于南京,公拜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督师扬州。时贼败于鞑虏,弃京师西逃,公欲举江南之兵,出师北伐,以图恢复。却遭内乱,国事遂不可返也。
宏光元年五月,鞑虏举兵南犯,破盱眙,降泗州,兵锋直指扬州。公檄发各地兵马,仅刘节愍公领四百寡兵至。鞑虏遣使劝降,公复告多尔衮书,以示死守之心。鞑虏遂以红衣大炮轰城。公亲冒矢石,于城头督战。
廿四日,扬州西北城破,鞑虏入城。公欲举刀自刎,诸将拦下,拥护公出南门。后遭鞑虏攻击,庄子固战死,公被俘。
鞑虏豫王久闻公之威名,亲往劝降,公怒斥曰: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我头可断,而态不可屈。豫王知劝降不可为,下令害公。
鞑虏破城,屠扬州军民十日,尸山累累,血流成河。时天暑,城中尸首多腐。公之尸身亦难寻。越明年,家人以公所穿之袍,所用之笏,为公招魂,葬于扬州城北之梅花岭。
呜呼,明末之时,狂澜即倒,大厦将倾,公不以自身安危,而以社稷为重,帅孤军死守孤城,坚贞不屈,身殉国难,其时,如公者几人耶?公为官十数载,素有清名,百姓无不赞之,然身后却未能寻得公之尸身,此使人为之而叹也。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仅以此文,遥祭大明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史公讳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