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玉石之国”,传统的玉石以软玉为主,次为岫玉、南阳玉、玛瑙、青金石、绿松石和孔雀石等。在考古发掘中,有时能出土一些水晶、紫晶、钻石、祖母绿和碧空等工艺品,它们现今都归属于狭义概念的宝石,不称为玉石。而象石、珊瑚、琥珀、贝壳、煤精以及骨器、龟甲等工艺品,因质料皆同动物或植物有成因关系,在现代宝石学中则属于“有机质宝石”或称“动植物性宝石”。
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将中国的“玉”分为“软玉”(Neprte)和“硬玉”(JodEite)两类。软玉并非指硬度小的玉石,而是专指由透闪石一阳起石矿物组成的玉石的总称,即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和墨玉等,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钙锰。现在有人把硬度小的玉石(如岫玉)也称为“软玉”,是不对的。硬玉则专指“弱翠”而言。称“硬玉”是因为这种玉石是由硬玉矿物组成,同时也有因其硬度比软玉稍大的缘故。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纳铝。以上概念已被现今国内珠宝界、考古界和地质界所接受。所以,现在当我们单独谈到“玉”的时候,就是指软玉和硬玉。不过,象玛瑙、青金石、绿松石、孔雀石、南阳玉、岫玉等由其他矿物组成的传统玉石,我们有时也称之为“玉”。为了避免与软玉和硬玉相混淆,最好称其具体名称或统称之为“玉石”。玉石,包括软玉和硬玉,而玉并不包括所有的玉石。因此,“玉”和“玉 石”两个不同的概念,必须分辨清楚。
从目前国内外的资料看,宝石绝大多数都是某种矿物的单晶体,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猫眼石、碧空、紫牙乌等等。宝石和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集合体的玉石,是容易区分的。总之,弄清玉、玉石、宝石的现代概念,对鉴别古玉至关重要。新手路过不敢大声说话,定下就走。